疫後時代的閱讀教育創新-重啟閱讀
南投縣信義鄉人和國小呂家賢老師,受邀於2022國際閱讀教育論壇上,針對「疫後時代的閱讀教育創新」專題,分享「重啟閱讀」短講。以下為演講精華整理:
多元體驗,幫助孩子連結生活
我在南投信義鄉的人和國小服務,那是個布農族的部落。
在推動閱讀上,我一直相信,真正的繪本是在大腦裡完成,所以要先營造一個孩子從小就喜歡閱讀的環境。學校花了非常多時間去改善孩子閱讀空間,也曾獲得教育部閱讀磐石獎,那,孩子的閱讀環境被翻轉了嗎?
四年前,我第一次接手一年級新生導師。學校大概會在十月底左右,收到孩子的體檢報告。當校護拿來11顆蟯蟲藥時,「真的?假的?」我的驚訝脫口而出,但讓我更震撼的事還在後頭,23個孩子裡面,有5張智能障礙類別的身心障礙手冊。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空前的挑戰,因為人的基因不可能在短時間劣化到這種程度,所以,一定有問題!
接下來,上課精神、學習態度、通報事件…,這些問題不斷發生,沒完沒了,特別是在家庭脆弱的孩子身上更加顯而易見。這其實直指一個問題──手機,然而又不斷的提醒我們,問題核心可能不只是手機。
《關掉螢幕,拯救青春期大腦》一書中指出,手機成癮的問題,是來自於兒童生活經驗不足以及社會適應的孤立,對幼兒而言,即家庭間的連結不足。
大學讀普通心理學時,有一張「皮質小人」的圖讓我印象深刻,如果人類的身體比例是按照大腦皮質部的神經元分佈的話,我們人類的手跟臉,會比軀幹跟腳大上許多,換句話說,手跟臉的神經元密度相對較高。
所以我決定從神經元密度最高的地方著手,希望能夠帶給孩子改變。第一,先戒斷環境毒素,暫時禁止孩子使用手機;第二,協助孩子重新與生活連結,以三大策略進行,首先是「大量閱讀」,若遇到孩子不會,我就讀給他聽。接著是「生活體驗」,不斷地帶孩子體驗各種生活。最後是「運動及手作」,教室裡的球跟圖畫紙全部免費提供給孩子。
兩年後,五位二年級的孩子再次鑑定,他們的身心障礙手冊全數取消。這帶給我很大的鼓舞,孩子的智能障礙是偽陽性,而這個結果背後的原因正是因為生活連結不足。
停課期間,想方設法找回孩子
當我正因孩子的成長感到興奮時,2021年,停課了,學生全部消失在我眼前,上班就像進攝影棚,我對著螢幕不斷丟訊息過去,但我卻沒把握孩子到底學會了多少。
過去我幫孩子戒斷的毒素,現在竟成為上課唯一的介面。
我的困境就從過去的酒精成癮、近年的手機成癮,以及現在的一隻狗。孩子連續好幾天沒上線,我只好到他家去,一下車,就來了一隻羅威納犬,實在很想掉頭就走的我,最終還是走了進去。
我在外頭一邊喊著學生的名字,一邊還得防止這隻羅威那犬對我造成的威脅。當學生下樓時,看見的畫面就是牠正在侵犯我,那讓我感覺自己很窩囊。但無論如何,我還是不斷試著要把孩子找回來,因為若不把孩子找回,那是更大的痛苦。
我讓孩子在畢業前,寫一封信給十年後的自己,這些信會被裝在玻璃瓶裡。當我把這封沒人會開的信放進孩子棺材時,感覺非常挫折,「我到底還要面對這種事情幾次?」直到現在,我在偏鄉已經送走四位孩子。
當我知道更大的痛苦是來自失去孩子的時候,我就明白,還有一些事情我必須要做。 所以當孩子不在我面前時,我要怎麼協助孩子閱讀呢?
然而暑假過去了,我的學生從低年級換成五年級。九月開學第一週,讓學生們進行測驗,測驗結果顯示他們是四年級程度;十二月時再測一次,四年級程度;隔年五月份再測一次,五年級程度。
咦?學生程度好像有變好!這個發現讓我一直思考,我到底做對了什麼?
我推估,「戒斷環境」、「閱讀」、「重新連結生活」是對的,所以過去一年,我花了很多力氣不斷讓孩子與生活有所連結。
教導孩童正確方式,停課在家也不擔心
不過,有個調整是我將環境毒素轉變為「數位養分」。
一至四年級孩子是以識字量跟閱讀流暢性為重點,而高年級孩子則是以閱讀理解策略為主,所以孩子在「數位閱讀」這件事上,將成為他們重要養分。
一個學期14堂國文課,顯然不夠。在過去受師資培訓時,我接受的全語文教育,當中有兩個重要的核心,影響我至今,分別是「大量的閱讀」,以及「有意義的讀」。
大量的閱讀,我採用每天二十分鐘晨讀。這並非緊急事件,常常因為其他事情犧牲,所以我列為生活中第一重要的事情。書要由孩子自主挑選,所以我會安排孩子自己到圖書館借書。此外,師長與父母的陪伴跟示範至為關鍵,所以「SSR(Sustained Silent Reading)持續靜默閱讀」,就升級到「MSSR(Modeled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
然而,讓孩子隨意讀,不免還是會有些擔心,「數位閱讀」就成為我很大的幫助。「品學堂」平台上有圖表、圖文等不同類型文本,孩子們每一天平均花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每一篇文本閱讀及測驗答題。
每一天晨讀,外加上一週四天的「品學堂」閱讀,經過一個學期,就累績八十篇文本閱讀,這些都是閱讀的基礎功,若以蓋房比喻的話,這就是最重要的磚頭。經過一年努力,他們的答對率約從五成提升至八、九成。
我越發相信,歷經疫情之後,如果我們需要「重啟閱讀」,孩子的閱讀動機將是重中之重。怎麼讓孩子閱讀呢?
我開始做一些事。每一個學期,我帶著孩子從信義鄉到台中去買書。當孩子在茫茫書海中,挑出一本他喜歡的書後,回程的火車上,即使車廂再擁擠,他們都會把書拿出來讀。
孩子不喜歡閱讀嗎?或許是因為我們沒有提供足夠的養分。
接著,還是得協助孩子重新連結生活,而另一種連結生活是「數位養分」。這世代的孩子透過網路自學,可以輕易掌握許多資料,但若沒有合適引導,陷入黑暗也是一時半刻的事。
然而,自學,還是要回到「自學的自學」,而非老師的自學,所以我們要把一些事情回歸到孩子身上。基本上,我帶著學生自學有三個原則:收集資料、開會討論、報告,透過這些過程,不斷修正他們的內容。這時,老師的身分就不再是主導者了,校外教學時,我常常是走在最後面的那一位。老師的身分也變成一個講台上的知識傳遞者。
校外教學時,孩子自己去買票,買票的樂趣或是恐懼,都讓孩子體驗。當孩子擁有足夠的體驗,他們會將這些過程記錄下來。比方說,在中正紀念堂看到的帥哥美女、101大樓的折價券、或是在濕冷冷的天氣跑到淡水玩的模樣。
我從來沒想過他們會想去二二八公園,但他們去了。拜訪公園的那一天,巴奈(原住民歌手)已經在那裏抗議快2千天了,她花了近一小時時間和孩子們談傳統領域、轉型正義。這些經驗也被孩子記錄下來,甚至有個孩子還立志要當立法委員,因為身為原住民的他也想要參與其中。
還有一個我絕無僅有的奇妙歷程,我遇到一個喜歡故宮的班級。
孩子們在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每年贈送的一百本好書裡頭看過《我的故宮欣賞書》,所以當他們在自主規劃行程時,孩子說,他們想去故宮。
我就邀請喜歡蒐集故宮寶貝的好友高老師來,他把家裡的寶貝全搬到教室,讓孩子去摸、去翻。接著,孩子進行資料收集、開會討論、報告分享。有一天,孩子拿平板跑到我身邊,問我說,江城子是蘇東坡嗎?就在我還沒意會過來時,學生接著說,就是「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江城子。
我沒有忘記「皮質小人」提醒我的事情,我們就帶著孩子去豬肉攤買四四方方、塊狀的豬肉來作東坡肉。我相信經過這些體驗,他們看到故宮裡的肉形石時,感受應該有所不同。
或許是豐富體驗的原因,孩子們非常喜歡故宮。回來之後,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寫作。你看到什麼事實?你感受到什麼情緒?你對這件事情有什麼想法及觀點?
每一個孩子,每一天寫一小篇。寫七個最難忘的事、六個想要感謝的對象、五件學到的事情、四個都市與鄉村不同的地方,「三」讓他們自己去設定,「二」是自己寫下的標題,最後我讓他們問問自己,「一」,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孩子洋洋灑灑的寫了很多,「我想要成為善良的人」、「我想要成為有用的人」、「我想要成為立法委員」、「我想要成為旅行家」…,孩子寫作量很大,每個人都寫了一本。然後,又停課了。
停課不停學,孩子體驗並記錄生活
然而,這一次停課,我再也不慌張了。孩子的大腦裡面有非常多生活經驗等著我去重新引導創作。我和孩子一起把這些經驗整理寫成網站,你會發現滿有意思的,第一,文字還不錯,第二,停課了,每個孩子在家裡,在數位平台用各種工具共編一份文件,他們需要大量溝通與合作。
我一個人在空蕩蕩的教室裡,沒有一個孩子,可是在我的電腦畫面上,是每個孩子編輯的進度,那個畫面令人振奮。在停課的一個月裡,我們一起完成了這份Google Sites網頁。
當我在談「重啟閱讀」時,我永遠會想到肯.羅賓森( Sir Ken Robinson)的這段話:「讓學生了解世界和自身的天份,幫助他們擁有充實的人生,並成爲有熱情、有生產力的公民。為此,學校應該如何運作與改變,是關係每一個人未來最重要的課題。」
我們需要帶給孩子更豐富的人生,當他有感,不管他聽、說、或者是閱讀,他更容易讀懂文本裡面的感受。當他寫作的時候,他的創作能量是豐沛的。更重要的事情是,我們愛這些孩子。因為我們愛他們,所以我們很希望他們成爲一個熱情而有生產力的公民。更重要的事情,我希望他們有充實的人生。所以當我們在「重啟閱讀」的時候,我相信閱讀是通往未來的鑰匙。
「重啟閱讀」這件事情,千萬別忘了把這一支鑰匙交回去孩子的手上。
(整理:黃憶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