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新趨勢
「多鄰國」(Duolingo)入選時代雜誌的100大影響力企業,一個來自瓜地馬拉的理工男,怎樣顛覆全世界孩子的學習?
(親子天下提供)
我們的生活,正深深受著哪些人與機構影響呢?答案不一定是大公司、大人物!
數位時代、商業世界流行的大數據,在「教」與「學」也能派上用場。雖然教育不是算術,不能只看數字,橫跨全球3億學生的大師分析卻可以帶著學校、老師、家長與學生突破盲點,思考如何讓教與學都更有效。
數位時代讓孩子更容易透過網路、電子設備閱讀,但OECD在30個國家的研究發現,電子閱讀養成的閱讀力,卻比不上抱著紙本書的傳統閱讀方式。他們在成績優異的孩子身上,找到如何平衡兩種閱讀模式、累積閱讀力的方法。
(親子天下提供)
研究顯示:電子閱讀不比傳統閱讀
孩子沒有耐心、不願等待嗎?耐性不是天生的,他們更不懂什麼叫做等待,但這是可以學習的。學會耐性、願意等待的孩子,還會更快樂,囊括人生更多收穫。
(親子天下提供)
小小孩沒耐心的時候怎麼辦呢?叫他們要有耐性,不要急、等一下嗎?
但很可能,他們根本不懂什麼叫耐性與等待。大人再怎麼說,他們還是停不下來。
教人們與組織如何成功的管理大師,教養孩子的秘訣竟然是如何犯錯與失敗!全球管理學者排名第一的哈佛商學院名師分享如何分辨聰明、正確的錯誤,帶孩子安心地犯錯,安全地失敗。
爸媽們有多常望著手機,不知不覺愈來愈專注,而忽視了身邊的孩子在說些什麼呢?在孩子眼裡,他們看到的是面無表情的臉、冷淡的回應、不耐煩的態度,而且從小就默默的學了起來,影響他們如何與人互動和長期的情緒智商。
(親子天下提供)
別讓小孩常常玩手機,但是大人滑手機沒關係?
教育現場常有老師問:「為什麼要做SDGs?」其實SDGs和大家熟悉的108課綱有共通的教育本質,都是讓學生的學習與真實世界連結。
孩子善體人意嗎?別以為這只是討人愛的特質,可有可無。同理心可是吸引哈佛大學跨學院研究的顯學,因為這是孩子能否與人合作、溝通、建立信任與影響力的成功基礎。
孩子喜歡上學嗎?英國大規模的研究發現,6歲時在學校愈開心、喜歡上學的孩子,在16歲的會考成績愈好。
(親子天下提供)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效果與學業成就,希望幫助孩子能以有效、愉快、享受的方式學習與成長。
大人常抱怨孩子沉迷於手機與社群媒體,影響睡眠、成長與學習。但一名爸爸把青少年女兒送到不能用手機的學校一年後,發現全家的收穫良多。或許需要反思與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
(親子天下提供)
試想把孩子送到沒有手機、也不能時時上網的世界,回到爸媽們小時候的年代,會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