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以「自發」、「互動」、「共好」為核心精神,希望能培養孩子成為能「自動好」的終身學習者,同時也是能迎向未來的世界公民。教育部長潘文忠接受《親子天下》專訪,解析「共好」的內涵,以及如何能在生活與學校中落實。

(楊煥世攝)

最初規劃108新課綱,我們從教育本質、學習者的角度來思考,期待培養未來的社會和世界公民,該如何在過程中學習、在大環境中彼此共好,因此「自發」、「互動」、「共好」成為新課綱的核心素養。

過去在教育現場過度強調競爭,常讓每個學生想要把自己先顧好,但108課綱希望教學和學習活動,促成更多互動、互助、學習的機會,因為要去完成一個共同的成就,就不再只展現自己的學習表現,彼此之間就會是合作者的關係,在過程中就養成一種學習態度。

歷經2020年全球疫情的衝擊,相信大家都有很深刻的體會,尤其,當人類面對這麼大的一個挑戰時,通常無法單打獨鬥,必須靠大家共同的力量來面對。台灣這次在防疫上,其實某種程度就是在呈現一種「共好」,例如,當口罩資源還不太夠的時候,有些年輕人就發起「我OK你先領」,那就是很不容易的共好精神,我們也應該在孩子學習的過程當中,讓他們能逐步參與跟養成這樣的態度。

培養共好世代 從關心公共議題開始

要成就共好目標、培養共好的世代,共同為公共事務來努力,我覺得願意參與公共事務的議題是一個起步。前陣子有許多教育相關的公共議題提案,例如延後上學、服儀等,引發大家各種討論。我覺得公共事務就是這樣,不是有誰下一個命令就該如何,結果也未必如願,但這就是一個非常珍貴的參與跟學習過程,也是一個民主素養的培養過程。

108課綱強調的核心素養,不是等到學生完成學業,才來開始培養什麼樣的能力或態度,而是孩子的學習伴隨著這些經歷,不僅讓學習變得有意義,也讓學習變得有熱情,因為這裡面是有太多太多不是標準答案,孩子經過這樣的探索、互動,甚至遭遇困難,之後再發展出各種能力,我覺得這是非常非常珍貴的歷程。

因此,這次108課綱在課程的規劃設計理念中,希望增加探究實作、從做中學的活動,引導孩子跳脫單純在課本上的知識學習,希望他能走出課堂,找出自己生活周遭、社區相關的主題。

過去一年,我發現,許多老師已經開始這樣實踐了,例如:雲林縣麥寮高中,因為學校當地較多新住民家庭,學校進而推出校訂必修的「翻轉東南亞」課程,課程設計從讓學生發掘過去對新移民的刻版印象開始,最後深化對多元文化的理解 認知到尊重,這個過程就是在實現共好。

只有當孩子參與公共事務,你就會發現那種學習成長的速度跟幅度,是超乎想像的,而且,年紀跟成熟、是否有見解無關,過去我自己主持每一場的課綱審議大會,由學生代表來參與課綱審議,這在台灣教育發展上是一個很特殊的。但我親眼看到那些學生代表,他們都是依照規定的程序選出來,在過程中言之有物,提出很多關鍵性的觀點。他們顛覆了先前外界的質疑。

支持公民權下修 多給孩子機會

以這樣的親身經驗,來看把公民權的實現下修至18歲,我很有信心。不要用「他是小孩子都還不懂」去否定他,參與就是最珍貴的經驗,給孩子這樣的機會,在這歷程當中,讓他長大,而不是不相信。

尤其,對現在這個世代的孩子來講,合作和跨域尤其重要。現在的知識量大、速度快、取得也非常方便,用手機google所有資訊都有,教育不該再是給孩子固定的知識、固定的觀念、固定的答案,讓他記住,大人應該盡量給孩子參與的機會,只有當孩子參與公共事務,你就會發現那種學習成長的速度跟幅度,是超乎想像的。給了機會之後,其實孩子不見得完全都會成功,他在過程中遭遇的困難、挫折,或是因而觸發、聯想到其他的議題,都會是成長的養分,可以獲得不斷擴充的動能。

現在, 正面臨教育典範轉移的過程,當然這不容易,因為我們都有太多過往的框架。但是,我一直深信一件事,孩子在學習過程當中,說不定一個課程、一個主題,或是一個接觸的歷程,都有可能帶給孩子很多深刻的改變。

在面對、在引導孩子時,我們絕對不能只要他準備考試就好,而忽略了他在成長過程、他未來要面對的這個世界會遇到的問題,不能說,你走出校門再來想那些就好。這條路不好走,但我有信心,因為108課綱下很多老師家長已經開始突破很多原有的框架。(逐字稿整理:陳奕安)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21年02月25日發佈)

延伸閱讀

出處:親子天下/ 作者:賓靜蓀、邱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