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是孩子,有多久沒拿起一本書好好讀了?向來鼓吹閱讀的《紐約時報》教大家怎麼好好「活讀書」,一天一個簡單訣竅,跟孩子一起收心、紓壓、變聰明,迎接新的學習!

(親子天下提供)

長假之後,該怎麼帶著孩子收心,接軌新的學習呢?

《紐約時報》推出讓人變聰明的閱讀術,每天分享一個重點、循序漸進,不僅教大家閱讀與思考的技巧,還教大家怎麼訂閱讀計畫,獲取更多閱讀的好處。例如,增進專注、更有同理心與創造力。尤其,根據英國的研究,閱讀比散步、聽音樂、喝茶更能達到舒壓的效果。

這7個步驟,無論大人、小孩都適用,更適合在開學前親子一起練習,不但可以在假期結束前趁機收心,藉此練就的技巧,也可以在開學後運用,讓學習更輕鬆。

第1天:靜下心來,選一本書

可以問問自己,有沒有本來就想讀的書,無論是為了放鬆、想研究一件事、隨意擴展見聞、跟人聊天時能跟進時髦的話題、一直想讀卻還沒讀的書等,都沒有關係。如果還是想不到,也可以在家中的書架前、或是到圖書館、書店晃一晃。總之,就是選一本書。

第2天:訂閱讀計畫

別把閱讀計畫想得太複雜,其實也就是想想,每天要花多少時間閱讀,然後把時間訂下來,空出來做這件事。因為有計畫,而且把它寫下來,會讓人更容易成功。如果真的太忙,可以想想,生活中哪一件事情可以犧牲,用來閱讀。例如,看電視、追劇、滑手機,或是運用上下班通勤的時間。

如果要更積極一點,還可以訂出,在未來一個月、一季、半年或一年,想要讀哪些書、需要多少時間,然後照表操課,一定會豐收。

關於計畫,《紐約時報》也建議,盡量嘗試更多不同領域的書籍,如果讀到一半不喜歡,也可以隨時喊停換書。還有,找個讀書的伴,會一起讀更多、學更多。

第3天:練習深度閱讀

要更了解作者深義,從書中獲得更多,讓自己更有深度,就要深度閱讀。但是,只要慢慢讀,就可以獲得這些好處。就像運動改變人的身體,慢慢讀會改變人的心智。因為慢慢讀,可以深入體會書中的情境,為自己打開一個新世界,感受別人的想法,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感動,甚至改變自己的行為。

如果已經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連讀書也慢不下來,可以試試用手指著正在讀的字,手指滑太快時、或覺得有哪裡不太懂時,就停下來,回頭再讀一次。另外,萬一讀到不懂、卻又影響理解後面情節的事,最好做個記號,或是先停下來查資料、弄清楚。

自己也可以考考自己,是否讀得夠深入。例如,讀完一個段落時,要用自己的話摘要,對自己重新解釋一次。

第4天:學習批判性閱讀

當我們學會慢慢地、深度地閱讀後,就可以晉升到下一個階段,帶著批判的眼光閱讀。因為當我們慢慢讀、邊讀邊想時,自然而然地就會對手上的書、作者的觀點,有更多想法,而且會想到別的事情,觸類旁通。

鍛鍊批判性閱讀的方式包括:問自己,這個作者想要表達什麼?這一章的重點是什麼?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例子來詮釋這個想法?自己認同作者嗎?為什麼?
甚至,還可以問自己,作者哪裡寫得好,是哪些要素成就了好的寫作技巧,這也有助自己的寫作與組織、溝通、創造力。

第5天:嘗試不同的閱讀形式

有些人一直讀紙本的書、或抱著同一本書,會覺得無聊,或是看紙本久了就想睡。這時,就可以用其他的閱讀形式突破撞牆期。例如,請人念給你聽、找人一起讀,或是把紙本換成螢幕,讀電子書,或是有聲書

最簡單的嘗試方法,就是用隨身攜帶的手機、平板,下載或上網讀。這樣,無論是在等車、等看診、搭捷運,還是等人時,就算手上沒有書,也可以繼續閱讀。

有聲書也是很好的嘗試,尤其是在顛簸的通勤路上、開車、做家事、煮飯時,都沒法拿著書讀,但可以用有聲書填補空檔,時時都可以學習。

第6天:試試社交閱讀

剛讀完一本書時,是不是滿懷感想呢?不妨跟別人聊聊那本書。例如,喜歡或不喜歡哪些部分?有什麼難以理解的?啟發自己想到了什麼事?在跟別人分享、討論時,除了可以聽聽別人的看法,還可以讓自己反思,學習更多。

如果沒有合適的朋友可以聊,也可以試試參加讀書會、書店舉辦的作者座談或演講,甚至網路上的讀書會社團
另外,現在多數的作者也會在書中公告他們個人、或是那一本書專屬的社群帳號、網頁,也可以嘗試跟他們聯絡、交流,或在這些專頁上找到同好。

所以,在找下一本書時,不妨自己組個讀書會,或是探詢上述的社交平台與機會,一邊讀,一邊聊天、討論,甚至交到新朋友。

第7天:展開書本帶來的新生命──找下一本書

讀完一本書,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因為書會為生命帶來啟發,無論是更認識那個議題、跟作者互動、還是改變原來的想法與生活,都會讓你凡讀過,必留下痕跡。

如果覺得自己讀書有如船過水無痕,有讀跟沒讀一樣。《紐約時報》建議了幾種作法,可以提醒自己、讓自己自然而然地去思考、更有感。例如,將讀過的書列成清單,或記下心得;隨時記下想讀的書名,讀完一本書後,就會很容易找到下一段心靈旅程;試試從不感興趣的書,帶著人生探索新的領域;或是讀書評,也會刺激自己有不同的感受。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19年08月20日發佈)

延伸閱讀

出處:親子天下/ 作者:黃敦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