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加入兩項國際閱讀評比「PIRLS」和「PISA」,不高不低的名次引發各界討論。 擔任台灣PIRLS召集人的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深入分析名次背後值得注意的危機和隱憂。

2006年,台灣首次參加以小四學童為施測對象的PIRLS國際評量。隔年底公布結果,狠狠敲了教育界一記警鐘。

在這個由國際教育評估協會(IEA)所主導的「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46個參加評量的國家裡,台灣排名22;而過去一度被視為「文化沙漠」、與台灣同樣使用繁體字的香港,卻從先前的第14名,5年後躍升至第2名。尤其最值得警醒的是,台灣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因興趣而每天閱讀課外書籍的比率,在所有參與國家中敬陪末座,僅24%。

這個讓人震撼且辛酸的數字,讓「教閱讀,應該要有策略與方法」的觀念,頓時受到重視。但根據我的觀察,目前雖有一些教師改變,但整體教育現場,並沒有被撼動。

國際閱讀評比,為何而比?

PIRLS結果公布後,當然有些人提出批評:如質疑我們的成績不好,恐怕是因題目翻譯不夠好,或是文章太長,我們的孩子不習慣等等。更有一種聲音認為,難道我們被比得還不夠嗎?閱讀不是一種興趣嗎?為何連閱讀也要比?

我的切入點是,若仔細看PIRLS的題目,會發現它不是考實質內容,而是考思考能力。這個結果明白告訴我們:今天若有個國際比賽,比賽項目是「誰能馬上從網路上判斷資料價值,並把它整理好」,我相信我們會輸!因為我們會抓資料,可是不會判斷。倘若絕大多數國民都是如此,怎不影響國際競爭力?

這兩年走訪教學現場,也不斷省思評比數據背後的意義,我愈來愈覺得:閱讀,就是「自學能力」,也是「思考能力」。如果,我們的老師與學生都已具備這個習慣,我認為下次根本就沒必要參與閱讀力的評比。

但現在情況如何?我曾問過不少老師:「若給你大一物理課本,你有沒有信心能透過閱讀自學?」結果,99%都連忙搖手、回答說:「不行不行,我沒有那個細胞。」一個「不行」就把學習之路堵住。我當然知道多數老師離大一物理很遠,但我覺得最根本的問題是,老師不覺得閱讀是項自學工具。

最近有一本以英國女皇為主角的虛構小說《非普通讀者》,描繪女皇迷上閱讀後的心情:「閱讀就像肌肉,我似乎漸漸練得愈來愈結實了。」深得我心。

為什麼我會問老師大一物理的問題,正是如此。第一次看,我可能只看懂字跟詞,可是愈讀下去,你會慢慢知道「大概在講什麼東西」;透過上下文,你的知識會增加,這兩者是互動的;知識增加後,會讓你更有能力再繼續念下去,並想辦法更加理解內容。

(楊煥世攝)

所以「能力」、「知識」與「理解監督」,這三者是彼此交互影響的關鍵。

《非普通讀者》所說即是因閱讀產生「富者愈富」的道理。我只要開始閱讀,讀得愈多,在這個領域認得的詞彙就愈多,我就更容易理解這些知識在講些什麼;我愈不讀,這個能力就會慢慢如「化石」般僵固、退化。

如果我們的老師都覺得「太專業的東西,就一定要上補習班才能學習」,那他傳達給孩子的訊息,一定也是如此。我寧願老師回答:「沒關係,我就是去讀,讀到不懂的地方,就再查資料、然後回過頭再讀一次,或是去問專家。」那表示至少他肯嘗試。師長能否先養成用閱讀自學的習慣,是極重要的關鍵。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

出處:《親子天下》0~15歲閱讀力實戰關鍵/ 作者:柯華葳口述 / 李佩芬、李雅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