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桃園機場大廳有點冷清,20位來自全台偏遠小學的老師充滿期待與忐忑,她們正準備啟程前往香港進行學習之旅。這場由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召集的香港學習之旅,從全台2百所希望閱讀聯盟小學甄選種籽教師,希望透過考察他山之石,突破台灣推廣閱讀的瓶頸與困境。

3天的行程密集而充實,香港大學「高效識字法」的研發團隊與主持人謝錫金教授,安排了豐富的參訪,帶領台灣老師進入香港小學教室,觀摩創意的中文教學、與香港教師座談,甚至在離開學校後,台灣老師仍不斷討論:「我們可以怎麼做?」

從香港教改看台灣

觀課告一段落之後,領隊的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馬上請老師們回饋:「妳看到什麼?」「有什麼感想?」「有什麼困難?」「有什麼是回去可以馬上做的?」老師們分組討論、上台分享。

考察行程中,最讓台灣老師羨慕的是香港老師創意教學背後堅強的研發團隊,由謝錫金教授領軍的香港大學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持續研發高效中文識字法、撰寫完整 教師參考書與學生練習本,提供小學使用,並與小學保持聯繫,根據教學現場的回饋,持續創新研究,再進入校園實踐,是教育改革之所以不斷滾動的發電廠。

最令老師們讚嘆的是「課堂觀摩」,平常忙著教學管秩序的老師,難得在學期中克服請代課老師的困難,暫時離開台灣,走進香港小學的教室,觀摩「同業」的教學,多麼難得的經驗,在台灣,她們幾乎沒有機會看別人怎麼教書。

亂中有序的教室

在宣基小學,老師們看到有創意的「量詞教學法」,還有小組輪流發言的「麥克風」字卡,嘖嘖稱奇之外,不少老師都說:「回去馬上就來做!」

屏東羌園國小老師洪希菖一走進播道書院二年級吵鬧的教室,打趣說:「噢,這就是人本教學嘛!」可是一路看下來,學生透過老師的引導,雖然教室裡還是不斷有聲音,還是跑來跑去,可是他也不禁對學生表現的口語與書寫能力感到驚訝。

謝錫金教授強調:「學習是個歷程,經歷了,就是學了。」過程可以開心活潑,而非得死板限制學生必須確保每個字都懂了,才能繼續前進。

屏東市凌雲國小老師鄭慧華在觀課中得到啟發:「我們好像拖住了學生,原來他們可以跑得很快,卻被我們耽誤了。」她說,高效識字法鼓勵學生發展生活經驗的心 理詞彙,即使不精熟、寫錯字也沒關係,但是台灣的教育現場仍舊執著於「正確」,不允許寫錯字,讓學生始終在限制中學習,無法海闊天空。

挖掘古惑仔的智慧

謝錫金教授聽到台灣老師們來自偏遠地區,學生多來自經濟弱勢家庭,不同於香港的中產階級家庭。他採取正面態度,告訴老師:「學生在大自然的體驗,比城市的孩子更豐富,能發展出更多心理詞彙,是香港孩子所沒有的機會。」

播道書院總校長盧偉成教過菁英學生,也教過黑社會的古惑仔,他認為來自弱勢家庭背景複雜的孩子,心理詞彙其實更豐富,對世界的認識有更多層次:「要在黑社 會生存不容易,需要更多智慧。」他深信:「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因此教學方法非常重要,老師必須不斷學習,才能帶著學生一起進步。

看見港大與小學之間的教學研發與實踐關係如此密切,花蓮縣高寮國小老師陳怡文感觸很深,她說出台灣偏遠學校的結構困境:「我們只能靠自己單打獨鬥,沒有班 群討論,教學經驗無法累積。」教師流動率高、教師必須兼任行政等小校的困境,讓台灣偏遠學校老師負擔了許多教學之外的工作,專注教學研發,對偏鄉老師而言 是相當奢侈的條件。

老師追求專業的條件

香港小學的校本課程可由學校與老師自主決定,宣基小學一堂課35分鐘、一週有10.5節中文課。播道書院一堂課是50分鐘,每個年級有一班進行協同教學,有兩位老師同時上課,採取「老幹新枝」的教師培訓制度,班級內若有特殊生,還有專職社工人員進駐,維持課堂穩定進行。

看在台灣老師眼中,香港小學老師對課程的自主、充足的教學資源與行政支持,都令人羨慕。台灣的老師要管秩序、全包式教學、還要配合政府「節能減碳」政策融入教學,忙得不可開交。這些非關教學核心的「業務」,不免消磨教師追求專業的能量。

然而,老師們都明白,大環境不能改變,孩子的學習卻不能等待,如何有限的條件下,創造空間幫助孩子快樂學習、樂在閱讀,是她們的艱難任務,卻也是高尚的教學使命,更是這趟觀摩之旅的重要目的。

這趟香江行,彷彿是顆深水炸彈,給了老師們一記深深的震撼:「原來,快樂學習是可能的!」深受感動的種籽教師,即將回到學校,帶著感動與體驗,準備在台灣的天涯海角,開啟一場新的閱讀實驗,種籽教師們會在荒蕪的山巔水邊,耕耘出什麼樣的花園?我們充滿期待。老師們,加油!

(本文轉載自台灣立報

出處:台灣立報/ 作者:廖雲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