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囧情境,開啟思考時機!學思考,閒聊比討論更有用
想提升孩子思考力,卻不知道怎麼拿捏?閱讀促進思考,但孩子喜歡的書沒內容怎麼辦?有心引導孩子透過生活中的事物學習,但孩子卻不領情?這些囧情境其實正是開始的好時機。
1.孩子太天馬行空讓人無法招架
好奇心是思考的起點,每個想法都值得尊重,都可以討論。思考必定先有一個搞清楚的問題,然後多方去找解答,比較後得出一個可以說服自己的答案。
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吳豐維在教養過程中,堅持一個原則,凡事一定說理由,他指出:「理性是懂得給理由的能力,理性的人一定會思考,替自己每一個行動和主張提供理由。」
不希望成為獨斷的父母、不希望孩子被灌輸,因此做任何事一定讓孩子知道為什麼,當他自己想過了,比較容易接受,也不會盲從。但同時,若孩子有道理,父母也要接受「孩子反駁的理由」。
吳豐維表示:「提供理由時,父母好像打開了一個理由的空間,是一個被檢驗的機會,把自己丟出去,沒有權威和年紀的問題,而純粹看誰的理由比較有說服力。」
2.安排多元活動,但好像沒什麼成果
思考力最旺盛的時刻未必是在讀書、學習的時候。孩子在各種環境中接收到許多訊息,需要時間去消化、整合。思考力也不是期待一個立即的成果。有時,課堂上當下沒有反應的孩子,不見得沒在思考,因為他忙著想,也許3堂課以後,才來問你一個相關的問題。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觀察,大部分孩子需要放空留白的時間,以及處理自己空閒的自主性。她的女兒只要做完功課,有支配大量空白時間的自由,即使看到孩子好像無所事事,媽媽也絕不做有目的性的建議,如:「要不要念一下英文?組一下積木?玩一下程式?」
小四的女兒三不五時,就會自己冒出一個作品,不論那是有草間彌生風格(半年前看過展覽)的勞作,或是一個她一直在嘗試的科學實驗(塗了護唇膏的紙船才浮得起來)。羅怡君很清楚,那是留白帶來的思考、創造力:「就像水一直晃一直晃,一定要靜下來,很多東西才會沉澱下來。」
3.想跟孩子討論,但孩子興趣缺缺
比女兒還愛問為什麼的羅怡君,從小就喜歡跟人聊天,特別喜歡跟人閒扯淡。「像小時候加入樹下、廟前老人家的聊天,不限對象,也不帶目的,有一搭沒一搭,不代表正式的答案,也不是針鋒相對的回應。」羅怡君發現,這樣的閒扯淡時刻,腦袋很放鬆,反而最能接受新觀點、新意見。
父母很容易帶著目的想跟孩子開啟對話,卻常踢到鐵板,因為「你可能期待一個立刻的答案或結論,然後丟給孩子你的價值觀和建議。」羅怡君建議,平常跟孩子閒扯淡、亂喇哩,很隨興很輕鬆:「就是一種不經意的對話,不期待回應和結論,也是一種陪伴,久了孩子就會開口。」親子關係也影響親子對話的頻率和內容。
吳豐維體認到,要有獨立思考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都要開明,「不能打假球,假裝開明,也不能害怕孩子的挑戰。」他表示:「思考是勞力密集的功夫,沒辦法請人代勞,也無法速成,父母就是要陪伴孩子做所有的學習。」女兒小五升小六的暑假,要找一個專題主題。吳豐維陪著一起看國家地理頻道介紹天文重大發現的影片,雖然無法解釋得更深,但他每看完一集,就陪女兒討論,牛頓、法拉第是怎樣的人?他們為什麼有那樣的發現?對我們的影響?引發女兒的興趣,結果做了重力相關的專題。
4.透過共讀設計提問,孩子卻不理我
繪本的圖畫和文字,的確可以帶領孩子跳出理所當然的思考,但不一定得根據繪本內容,設計出很多問題問孩子,尤其在睡前。「大人常認為要設計愈多問題,小孩才會多動腦,但『多問』一定會促成『多想』嗎?」專門出版兒童哲學繪本和哲學橋梁書的米奇巴克出版社藝術總監何香儒提醒,共讀時樂趣很重要,當大人絞盡腦汁想問題,一定很痛苦,結果一定不開心、不好玩。她分享法國兒童哲學繪本作家的建議:「大人只要說一個好聽的故事就好,不須設計很多問題,而是等孩子來問。」
童書作家王淑芬則認為,用繪本帶導讀本來就沒有固定、制式的「一種」方法,視繪本故事的類型、圖畫的氛圍、閱讀時間、環境,甚至當下的情緒而有所不同。「有些適合邊演邊讀,有些適合一氣呵成,讓孩子完整感受故事情節的豐富,」王淑芬在《繪本動起來》一書中表示。
讀後要不要討論?更該視情況而定。王淑芬認為:「有些故事不討論等於白讀,有些不宜說太多太滿;有時,故事說完,情緒還在書中盤旋,此時聊一下相關話題,會激出更多想法;有時則故事講完,大家哈哈大笑,或紅著眼眶,就夠了。」
5.孩子抗拒「機會教育」
數學其實可以是思辨過程的練習,邏輯、概念通了,就不會害怕。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在生活中就能享受到思考的快樂,而不是計算、考試帶來的挫折感,但常在帶領時遭到困難。
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瑽寧有一次帶小三兒子去海生館玩,看到養鯨魚的水族箱有7公尺高,就隨口問:「把拔173公分,你猜水族箱有幾個把拔疊起來?」他本意只是一個概念的討論,並沒有要兒子去算,但兒子抗拒的說:「出來玩你講這個幹嘛?」為討好爸爸,他很想講標準答案又講不出來,黃瑽寧很後悔:「我希望我在兒子心目中是愛他的爸爸,而不是他的老師。」
當家長想要「置入學習」時,很容易被孩子「識破」。因為學校的學習容易和考試、成績連在一起,孩子很小就學會「要答對」,有「害怕講錯」的壓力,擔心大人會失望。
從孩子有興趣的話題、鼓勵發表自己的意見開始,也許比較容易。
黃瑽寧也有過成功經驗;搭機回台進海關時,問兒子:「為什麼海關不讓我們帶國外的植物進來?」兒子說不知道。黃瑽寧不斷卸下孩子心防:「這不是考試,我也不知道,但我們可以一起猜、一起查。」爸爸先猜:「會不會帶進來的盆栽裡有什麼東西?有噁心的蟲?蟲蟲進來台灣有什麼不好嗎?」一步一步勾起兒子興趣,討論後還想知道更多。
6.孩子不愛「言之有物」的讀物
「大人常認為一本好書要言之有物,但你期待的『物』是什麼?」何香儒反問:「是道德教化,或跟學科內容結合的知識?還是允許好好笑、好感動、或得到一個問題,也是一個『物』?」15年來出版以法國為主的哲學童書,何香儒常遇到家長反應,「你們的書很好看,但看不懂,不知道哪裡是重點?」「這種書小孩怎麼看得懂?」
「法式思考」的何香儒再反問:「看『懂』是什麼意思呢?小孩會用他的方式去理解。懂,不是一個標準答案。」羅怡君也體會過「寓教於樂」的反效果。從小她帶女兒逛書店,會讓孩子自己挑3本書,媽媽一定買單。女兒低年級時有陣子很抗拒閱讀,有次繞了一圈後沒挑到任何一本,因為「那些都是要教你事情的書」。
後來羅怡君為《瘋狂樹屋》寫序,女兒翻到放在桌上未印刷的書稿,被一張樹屋主人舉辦一個「頭戴內褲日」的插畫吸引,就自己靜靜翻完,而且說一定要買。「出版後她果然自己看完300多頁的厚書,閱讀的那個障礙就跨過去了,」羅怡君回憶。事隔多年,女兒竟然有天突發奇想把內褲戴在頭上,請媽媽拍照留念。這件事讓羅怡君深思:「我們常認為只有學齡前孩子最有想像力需求,上小學後就一直塞東西給孩子,他們找不到讓頭腦休息的書。」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17年11月01日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