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閱讀現況2:閱讀的核心,在於思考
再來談更重要的:思考。
很多老師覺得,閱讀理解策略這東西,和他過去所想的「語文教學」差距太大,所以就直接告訴你「不可行」,而且這種老師比率很高。
第二種較好的情況,老師會說:「要我做可以,但可否把每科該怎麼教,統統寫好告訴我,這樣我就可以教。」但是,閱讀就是要教思考,缺少最重要的「思考」那一塊,教師豈不是自廢武功?這是我認為在教育現場中,更值得深思的第二大問題。
(楊煥世攝)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有句話非常好:「讀一本書,其實是一種對話……讀者才是最後一個說話的人,因為作者要說的話,都已經說完了。」就好像《紅樓夢》如今已成為「紅學」、金庸小說創造了一批「金學」社群,那是因為一堆人已經開始對話。這個精神,我認為在閱讀課裡,老師一定要充分體會。
我曾看過一堂國語課,老師教「寫摘要」時,竟然是要孩子把標準答案填入正確格子裡。我們剝奪了孩子說話的權利,並代替作者告訴孩子,說作者的意思就是這樣,這其實不是閱讀。
為什麼孩子的閱讀興趣會被剝奪?正是因為本來應該讓孩子「投入、對話」的閱讀課,我們卻極少讓學生去感受「主角的感受」,沒讓學生有機會對話,孩子沒有省思過這本書是否滿足自己的期望,也不知如何向別人介紹這本書,甚至問問自己「假如我是作者,可以如何續寫發展……」
上面這些問題,都是PIRLS國際評比題目中的核心,但我們的老師很害怕這樣問,因為這種問法,沒有標準答案。我們暑假在各縣市所辦的閱讀理解策略開發工作坊中,幾個老師坐在一起出題目,總會習慣性的問「標準答案是什麼」。
我們安慰老師:「放輕鬆,這不是考試題目,是你上課和學生『討論』的題目。」但老師就是會擔心。
老師可以朝哪些方向提問,來提升孩子的閱讀思考力?我認為可以從請學生多舉出文章中的「兩個支持」、「兩個例子」、「兩個證明」、「兩個故事」、「兩個教訓」、「兩種不同的感受」、「兩個不同的提示」、「兩個角度」開始著手。
我們的小朋友,寫完一個理由後,往往就找不到第二個,我覺得這是因為平常缺乏這樣的思考練習。在課堂上,老師能不能經常提醒自己這樣問學生:「除了這個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讓孩子認認真真回到文章裡面,理解文章的意思,好好找出兩個理由、兩種看法、兩種感受,而不是一有孩子回答,就馬上換到第二個問題。
所以,我覺得學校最該做的,是建立一個看完書之後,可以說出來分享、討論的機制。老師應扮演第一個「說出對這本書的感覺」的人,然後你說你的想法、我說我的想法,共同的平台就是那本書。
老師如何影響孩子?不是讓他去背老師說的標準答案,而是分享自己對書的感受。
PIRLS閱讀素養研究,不是單比學生測驗分數,而是包含學生、家長、教師、校長、課程等五大層面,所以可一窺各國學生的閱讀態度、父母閱讀習慣、教師閱讀教學、學校的閱讀教學政策、整體閱讀課程安排等等。
在五個指標中,有一項「參與學校與生活中閱讀社群活動」的指標,其實講的正是討論分享。問卷裡會讓孩子勾選「這個星期有沒有看過(學校課程以外)書」、「會不會跟爸媽、同學或老師討論書裡內容」。我愈來愈能體會,PIRLS真的不光是看分數,更是在看整體,看各國在何種環境下培養孩子。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