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閱讀出發,找回AI世代的思考力——2025國際閱讀教育論壇
在人工智慧(AI)浪潮席捲全球的現在,如何保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與創造力,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秉持對教育的深切關懷與前瞻視野,攜手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於今(10/22)日舉辦2025國際閱讀教育論壇,以「當紙本閱讀遇到AI」為題,共同探討在AI時代中,回到學習根本——「閱讀」的重要性。

國際人工智慧教育教授親臨現場 帶來教育批判性思維
本次論壇的亮點之一,就是邀請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工智慧教育專家、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人工智慧與教育批判研究教授韋恩 ‧ 霍姆斯(Wayne Holmes)親臨現場,依兩大範疇分析AI與教育的關係。第一類為「利用AI進行教學和學習」,稱為「教育中的AI」(AIED);第二類為「關於AI的教學和學習」,也就是涉及AI素養的建立。他認為,AI與教育至關重要,不能只交給技術與商業主導;「教育者必須積極參與,確保它真正服務教師與學習者。」
從腦科學角度打開大腦密碼 培養AI學不來的能力
活動也邀請到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李佳頴,為我們從腦科學和神經語言學角度,探討大腦與語言發展、閱讀發展的關聯。如同她一直提到的:「大腦具有可塑性,若要維持大腦運作,就要不斷學習。」用科學的角度為大家解開大腦的閱讀密碼,說明在AI時代之下,我們更需要透過閱讀來重塑大腦。
與AI共讀—— 教學現場看見的閱讀改變
此外,國內深耕教育多年的專家學者也共襄盛舉,為我們帶來第一手的實務應用分享,包括如何善用AI科技,讓孩子發現閱讀的喜悅,並找到持續閱讀的動力,以來自台灣教學現場的實際案例,帶你看見閱讀的力量。

「AI越來越普及,我們更需要幫助孩子喜愛閱讀、從小培養閱讀的習慣。」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歐人豪親自蒞臨,分享新北市「SmartReading(SR)智慧適性閱讀計劃」的成果,期待讓每一位孩子都能透過適性閱讀,培養終身學習力。
打造「SmartReading適性閱讀平台」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兼副校長宋曜廷,分享如何透過科學化的系統,實踐教育平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他表示要讓學生主動閱讀的關鍵,並不只是單純的一直讀,而是讓他們可以有意識地判斷自己正在讀什麼、以及需要讀什麼,孩子才會有學習的成就感。
新北市興福國小閱推教師林逸菁老師也認為,在書海中指引孩子找到適讀的書籍,需透過引導策略及方法,讓孩子做自己的閱讀設計師,才能體會到閱讀帶來的改變與成長。高雄市左營國小科技教育教師郭晴之則進一步提到「核心素養」的重要性,透過翻轉教學模式,奠定學生的深度閱讀與思辨素養,並且擁抱AI時代,讓學生學會善用工具、具備批判AI的新素養。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自2007年起,每年舉辦「國際閱讀教育論壇」,至今超過18年,不僅是國內教育界的年度知識盛會,也堅持以閱讀為核心,開啟多元豐富的議題深究和實作分享,期望帶動社會對提升閱讀教育的重視,激勵師長們對教學的熱忱與初衷,一起為下一代創造更多的可能與選擇!
總策劃: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
合辦單位: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承辦單位:新北市鷺江國民小學
場地協辦:新北市立圖書館
公益夥伴: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育秀教育基金會、陶氏化學、台灣艾司摩爾、台灣杜邦、台灣中油、中華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