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研究已證實,孩子的閱讀能力將攸關未來的「學習成就表現」,若父母從小跟孩子一起「共讀」,對孩子的大腦的認知發展與語言功能更有遠著的正面影響。但你可知道,親子共讀不只是「說故事」給孩子聽而已,還有極其複雜的關鍵能力需要大人協助孩子發展。

(親子天下提供)

「你們猜猜台灣家長平均一週帶5歲孩子去書店或圖書館3次以上的比例有多高?」幾秒後,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張鑑如接著回答:「只有3成而已,比例真的不高!」而且,隨著孩子的年齡愈小,比例也愈低。

張鑑如曾研究「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的7,000多筆資料,統整出全台2至5歲幼兒的閱讀概況,除了發現家長帶孩子去圖書館的比例慢慢降低之外,更發現每天會親子共讀的人數比例也不盡理想,僅有不到2成的學前幼兒家長會「天天」與孩子共讀,「從不」或「幾乎沒有」親子共讀人數則高達3成。

何我們需要在意這件事?張鑑如指出,已有多項重要研究證實,閱讀能力會深切影響孩子的學習成就,「國外的研究早就發現,國小一年級被鑑定為有閱讀問題的兒童中,有88%在四年級時依舊為閱讀困難者,這顯示,閱讀能力的高低會為孩子帶來持續性的影響。」

究竟親子共讀對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家長又該如何與學齡前孩子進行親子共讀?以下整理張鑑如接受《親子天下》演講邀約的精華內容:


華人社會常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也有人說基因很重要,三歲定終生。對研究孩子發展的人來說,我們很好奇到底是 Nature(先天基因),還是 Nurture(後天環境)比較重要?是不是基因決定了一切而且無法被改變?還是透過後天的環境培育,人還是有機會可以改變自己?

這個問題在後來很多的大腦研究實證中已經有了答案。其實,我們要關切的重點不在於孩子是否擁有什麼樣的好基因,因為基因是會變的,這個變化如何產生?就是經由孩子所經歷的環境。嬰幼兒生命最早期的經歷會對其大腦結構產生持續且深遠的影響,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基因只是繪製人類成就的基本藍圖。

基於這樣的立場,再來聊聊閱讀這件事。閱讀的重要性大家應該都非常清楚,我們現在所有的生活、學習都依賴閱讀,也影響孩子的學習成就,不管是語文甚至數學,很多科目其實都跟孩子的閱讀力很有關聯。

國外研究也發現,閱讀能力不好的孩子,他們長大後的社經地位很可能都會比較低,而且會難以翻身,所以閱讀還影響了孩子未來的發展。

但大家知道怎麼閱讀嗎?學習閱讀這件事情,其實沒那麼簡單。如果你看到希伯來文的文章,你知道怎麼讀嗎?知道文字順序該是從上讀到下、還是從右讀到左嗎?當孩子沒有閱讀經驗的話,拿起一本書,他根本不會讀。更別提我們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學習,所以我們必須去理解文本、去跟作者產生交流溝通,還可以去建構文本的意義。

所以閱讀沒那麼容易,閱讀中經歷的歷程其實非常複雜,需要很多先備能力,閱讀歷程包括9個面向:感官、知覺、順序、經驗、思考、學習、連結、情意跟建構。

閱讀是一連串複雜的歷程 需要大人協助學習

1. 感官:包括視覺和聽覺。你要看一本文本,視力是不是要夠?像我現在老花了,有時候看東西必須拿很遠,對閱讀會有障礙,有時候會產生困難。所以視障的孩子,他的閱讀能力會不會受影響?答案是肯定的。

聽覺也很重要。大家記不記得小時候都要學注音符號?注音的功能是幫助孩子把音念出來,知道每一個不同形狀的音有哪些意義。讀出來就是要跟他本來的口語詞彙產生理解,所以聲音是很重要的。

2. 知覺:你光聽得到、看得到還不夠,你還有一個重要能力是有辨識的知覺。譬如說你看到「草莓」兩個字,你要能辨識出他們的差別。聽到「草莓」、「倒楣」兩個詞,音很相似,可是你能夠辨識這是兩組不同的事物。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辨識這些差異,所以聲韻覺識就是在講知覺。

3. 順序:我們的閱讀是有順序的,如果閱讀的方向錯了,文本就一定會讀錯。所以要讀懂一個句子或者一篇文章,你必須了解方向、句法規則,才能判斷出順序。

4. 經驗:這跟背景知識有關。我們在看一篇文章的時候,不見得所有東西都夠理解,如果沒有背景知識,書裡的每個字可能都認得,但是你可能沒有辦法完全瞭解。在學前這個階段,我們為什麼鼓勵家長要多跟孩子共讀、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去體會不同的事情,就是要擴展孩子的經驗。

5. 思考:我們閱讀不完全只是把文字讀出來而已,裡面有很多寓意或思想,可能是文字沒有辦法傳達出來的,所以你要去推論、評價。要怎麼讓孩子去思考?其實很簡單,閱讀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拋出一些問題讓孩子去想。

6. 學習:這很重要,因為我們希望孩子看過能吸收、了解內容,不是看完就忘了,而學習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就是剛剛前面提到的這些能力的全面建構跟統整。我們期待孩子不只要學會怎麼閱讀,更期待孩子之後可以靠著閱讀來學習。

7. 連結:指的則是將看到或聽到的文字「形」、「音」、「義」能夠順利連結起來,產生對幼兒有意義的文字或詞彙,例如名字。

8. 情意:指的則是一個人有沒有閱讀興趣、願不願意把一本書讀完、對閱讀這件事情的態度是什麼。

9. 統整建構:最後透過統整上述這些能力進而理解文本,甚至可以自己建構出對文本的意義。

愈小開始學習閱讀其實就很像投資,你前期投入很多,累積一筆可觀的資金,之後回收就很可觀,但前提是要讓孩子在一個愉快而不是壓榨的環境下好好閱讀,然後把前面提到的能力連接起來,把能力全部建構在一起後去理解、學習,閱讀真的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閱讀及早開始 給家長的親子共讀建議

因為閱讀很重要,所以愈早開始愈好。就跟嬰兒發展很重要一樣,閱讀這件事也是一樣的,因為閱讀可以預測孩子未來的表現。

我們在推早期閱讀的時候,有時候會用另外一個名詞叫做「讀寫萌發」,它主要是要翻轉閱讀準備論的觀念,擁護閱讀準備論的人認為閱讀這件事不用急,等孩子發展成熟到5、6歲再來帶孩子閱讀。

但紐西蘭學者 Marie Clay 認為,在嬰幼兒時期就可以發展讀寫的經驗,而且發展是連續性的,不是有或者沒有,因此提出「讀寫萌發」的概念。但是這個經驗當然跟國小、國中那種學習經驗很不一樣,「讀寫萌發」一定要是要鑲嵌在孩子的生活情境裡面,不是當作一堂課或學科來進行,是跟著孩子聽說讀寫的能力一起進展的。

讀寫萌發主要有兩個面向能力,一個就是基礎的解碼能力,一個是口語相關的能力。基礎解碼的能力是跟聲韻覺識概念相似,孩子要能夠知道字音的關係、辨識不同的字音。口語能力前面也有提到,閱讀要把內容唸出來,才能把看到的東西跟聲音連結,如果只看不念,口語能力可能就會變弱。這些能力都不是孩子天生就會的,一定要給孩子機會去學習怎麼閱讀。

根據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發表的《踏出閱讀的第一步》這本書的研究,從出生到3歲所需達成的能力,要包括:能認出某些書本的封面、能假裝閱讀、能對書中角色做一些評論,或能開始與主要照顧者進行書本分享的日常活動。到了5歲,孩子甚至要能夠使用新的詞彙和文法結構,或是可以將書本的資訊與日常生活經驗產生連結。

可是根據我們「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的調查,台灣小孩讀寫萌發的表現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這麼好。台灣的學前兒家長最早從孩子6個月大時,就開始讓他們學注音,到了5歲,更有超過5成的幼兒開始學注音跟國字,可是相較之下,去圖書館的比例卻很低,不到3成。

特別是在親子共讀的部分,2歲後「從未」或「幾乎不」共讀的比例高達3成,更驚悚的是,孩子每天接觸3C產品的比例真的偏高,有高達9成的2歲幼童幾乎天天使用3C,我們離親子共讀還有一大段路需要走。

當然,還是有很多家長知道共讀很重要,但是不知道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書、怎麼跟孩子一起看書、互動,因為對有些大人來講,共讀是一個很陌生的經驗。針對這部分,我有幾個建議可以給家長參考:

1. 對話式共讀:在國外其實有很多種不同的共讀方式,比如對話式共讀,意思是說你在跟孩子共讀時,要跟孩子一問一答,適時地拋出問題,讓孩子來去回答。

2. 文字指涉:共讀的時候要指著文字,唸到哪指到哪,還可以跟孩子討論文字的形狀、發音等等。在國外研究發現,共讀不見得會促進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因為很多家長都以為共讀就是說故事,所以不會特別提問、指文字,或是針對閱讀需要的基礎能力來加強。

3. 要給孩子回饋:學前階段的幼兒很需要和大人互動,因為孩子有很多東西不知道,透過大人的提問或說明,孩子才能夠理解,互動其實也是一種有助於孩子擴展生活經驗的方式。此外,根據哈佛大學早期發展中心的研究,充滿互動、有來有往的親子關係,也有助於孩子大腦發展、強化核心生命技能 ,減少壓力來源。

4. 讓共讀變成常規(routine):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也提到,不用把共讀想得太嚴肅,一定要找個安靜的地方,正經的拿起一本書來,其實你就放鬆的帶著孩子看看書,讓這件事變成生活中的小習慣,定期的共讀。

最後我想提醒家長,要記得讓共讀變成一個愉快的活動或經驗,而不是要逼孩子要有什麼樣的學習成效,或是要孩子給出什麼反饋,如果家長太急切,反而容易弄巧成拙,讓閱讀這件事變成孩子的壓力。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22年2月23日發佈)


延伸閱讀

出處:親子天下/ 作者:黃怡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