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ChatGPT?要如何聰明地使用?身為家長,你能清楚地回答嗎?針對這個半年來喧囂不斷的議題,人們討論很多,學校可能禁止孩子使用,其實父母可以在家教似懂非懂的孩子從玩開始,如何善用 AI,成為不被它淘汰或宰制的人。

(親子天下提供)

自從 ChatGPT 去年底公開以來,人們對於下一代有很多擔心,怕他們的未來被取代、又怕他們抄襲作弊。但對於 AI 在教育上的運用,具體的建議多是針對老師,關於孩子,則只有概念式的討論。

家長試著自己、或問孩子 ChatGPT 是什麼,自己或孩子能否清楚說明呢?其實多數大人都不是專家,更何況是孩子。如果因為擔心作弊、抄襲,原則上禁止孩子使用 ChatGPT,而是以輔助老師的教學法為主,孩子在學校就不會有機會系統性地學習,只能從媒體或同儕的說法中了解片段,或不知如何妥善地使用。

美國非營利組織「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聚焦在協助數位時代的教育與教養,從親子觀點,針對 ChatGPT 與 AI 的發展、對孩子的學習與影響,協助家長填補學校教育的缺口,為孩子上一堂 AI 課,並且具體告訴家長怎麼跟孩子談 AI 及 ChatGPT ,以及如何善用這類工具的教戰守策。

以下摘錄「常識媒體」所整理、淺顯易懂的內容,教父母認識、以及讓孩子容易理解的全面觀。

ChatGPT 是什麼?

ChatGPT 是美國研究公司 OpenAI 的產品,使用人工智慧,蒐集大量在網路上的資料,跟使用者像對話一樣,一來一往,回應使用者提出的要求。所以它可以回答問題、寫文章、算數學、寫程式⋯⋯等等。

要怎麼使用 ChatGPT?

父母可以直接在 OpenAI 的網址申請免費帳號。之後就可以登入,輸入想要問的問題,或希望它幫忙做的事情,例如翻譯、解題、寫文章,像是根據家裡有的食材可以做什麼食譜,或用誰的語氣寫什麼樣的文章。使用者給的指示、說明愈多,它就更能精確詳細地提供更精準的回答。

它是如何運作、資料是怎麼來的?

ChatGPT 是將網路上蒐羅來的資料混合使用,但不見得會告訴使用者每個資訊的由來。這個程式還在不斷發展中,所以它所提供的答案不見得是最新、正確的,也會誤用假訊息或會錯意,需要使用者自行判斷真偽、妥適與否。

學校為什麼要禁用,擔心的是什麼?

有些學校直接在學校的網路封鎖 ChatGPT,或是不准學生用它來做作業,是因為 ChatGPT 給的答案不見得是正確的,擔心學生太依賴它來學習、代做功課,可能學到錯誤的資訊。另一方面,大人也擔心孩子直接照抄,變成作弊或抄襲的工具,養成不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

中小學生可以用 ChatGPT 嗎?該怎麼用?

事實上,OpenAI 的條款規定,要滿13歲才能申請使用,而且若未滿18歲,還需要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不過,父母應該都有經驗,很多孩子會欺騙包括社群媒體等數位平台,這些平台也很難驗證。

「常識媒體」建議,如果孩子好奇,大人可以陪著他們使用 ChatGPT,讓他們在上面詢問、學習有興趣的事情。在過程中,可以試用不同的段落描述,問有趣、或有幫助的問題。也可以問它,大家可以去哪裡從事什麼戶外活動,或是在家可以做什麼有趣的手工藝,避免一直盯著電子螢幕。

如果孩子要用 ChatGPT,要提醒孩子留意什麼?

就像使用其他數位工具,父母要教孩子如何負責任地使用 ChatGPT,以及保護自己。例如,不要在其中輸入個人資訊,解釋與提醒他們要如何確認回答內容的真實性,告訴他們直接引用回答的內容是一種剽竊、不能被接受、欺騙的行為。

如何跟孩子玩 AI,教他們善用 AI?

「常識媒體」跟《恆毅力》作者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所創辦、聚焦於教育與教養的非營利組織「品格實驗室」(Character Lab)都建議父母,無論學校禁不禁、教不教,父母都可以在家就幫助孩子鍛鍊善用 AI 的能力,千萬不要在家裡禁用,以免孩子變成過時、落後於時代發展的人。

要不被 AI 宰制或淘汰,最重要的是創意與好奇心,ChatGPT 之類的互動式 AI 工具正可以刺激與滿足好奇心。

例如,把 AI 當作互動式遊戲,在家帶著孩子玩 AI,問它各種大人或孩子有興趣、好奇的問題。除了用 ChatGPT、Bing 的文字,也可以用語音問 iPhone 的 Siri、或是 Amazon 的 Alexa。更進一步,還可以要求 AI 進行創作,像是請它為全家寫一齣每個人都有角色的劇本、或哪個人物特色類型的詩,或是數位語音作品,然後評論、修改這些作品,成為 AI 的主人。

另外,大人還可以示範、並與孩子演練,透過與 AI 來回互動,用不同的方式問 AI,練習如何問對問題、更精準地溝通,能問出更多、更好、更精確、更開放、更符合所需的答案。

當然,父母也要藉這些過程,帶著孩子逐一討論答案的合理性、驗證資訊真偽,才能比 AI 更有智慧,擁有機器此時還無法取代的判斷等能力。

(資料來源:賓州大學品格實驗室、美國Common Sense MediaOpenAI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23年05月09日發佈)

延伸閱讀

出處:親子天下/ 作者:黃敦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