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中年級已經歷第一次的期中考試,不少父母被孩子的成績嚇到,明明有準備,成績卻和低年級差很多。三年級孩子面臨課業加深加重的挑戰,卻也是開始練習規劃課業能力的好時機,資深老師們提供4方法,為中年級培養自主學習好習慣。

(親子天下提供)

宥宥現在就讀國小三年級,經常抱怨功課好多寫不完,提到考試就愁眉苦臉。以前讀低年級,不用準備就能拿高分,進入中年級之後,考試成績明顯下滑,讓他感到相當沮喪。

上述個案其實不是單一情況,而是很多中年級孩子常見的課業卡關期。儘管從9月開學到現在,已經半個學期過去,仍有許多孩子感到課業應接不暇,讓家長相當苦惱。

課業蜜月期結束,中年級孩子需調適課業衝擊

現任新北市莒光國小三年級導師的陳彥冲表示,中年級新增社會、自然新科目,孩子面臨考科變多、內容變難的挑戰,是和低年級最大的差異。

高雄市新上國小三年級教師賴秋江也說,很多孩子在幼稚園的時候就學過簡單數學或注音符號,因此進入國小不會感受太大的課業壓力,但是三年級「國語文本加深加長;數學計算從十位數加減、九九乘法,進階到百位數起跳的計算、除法、應用題等等,」不只難度加深,內容幾乎都是孩子以前沒有學過的。

另外,相較於低年級比較多趣味、遊戲的學習方式,中年級增加更多的內容記憶、理解、思考。賴秋江指出,「以學習植物主題為例,低年級多以遊戲、觀察、手作、體驗、畫畫、拼貼等方式進行;中年級改為自然科之後,孩子開始要理解和記憶葉子的形狀、葉脈、種類、生長狀況等知識,」相對於低年級時的學習感受,孩子進入中年級所感受的課業衝擊,相對來說比較大。

三年級孩子「規劃能力」仍不足,家長引導是關鍵

三年級孩子雖然挑戰更大,但也意味著孩子開始要學習為自己負責,這個時候是讓孩子練習自己管理課業的好時機。不過,對8、9歲的孩子來說,是否具備自主規劃複習進度、掌握考試時程等能力?父母能期待孩子做到什麼程度?

陳彥冲指出,中年級孩子後設能力仍不足,「無法做到提前規劃複習進度,並且有系統的紀錄自己的安排,光是檢核自己有沒有完成每天規定的項目,已經要花很多時間。」

賴秋江也表示,中年級孩子「頂多只能做到明天要考什麼,晚上就念什麼。」因此,訓練孩子自己管理課業,首先要從練習時間規劃開始著手,建立時間感。

方法1:以「時間軸」取代時間計畫表

賴秋江認為,若要求孩子自己擬定「一格一格、幾點到幾點要做什麼事」的計畫表,三年級學生還無法依循和掌控,結果可能會不如預期。她建議家長從時間軸的簡單二分法開始練習,「不要限制孩子的時間計劃和內容」,可以讓孩子更清楚看到自己該完成哪些任務,也可以練習簡單的規劃能力。

時間軸就是在白紙上畫出一條軸線,左端是軸線起點(放學),右端是終點(睡覺),賴秋江會讓學生自由在軸線上列出放學後「所有要做的事情」,但是不包括僅需極短時間就能完成的事情,例如上廁所。

她表示,多數孩子會列出安親班、寫功課、複習考試、玩電玩、玩手機、吃飯、洗澡等事項,她再和孩子討論,在有限的時間裡,「哪些事情是該做的,而哪些是想做的。」在下一次畫時間軸的時候,就請孩子先列出需優先完成的任務,引導孩子思考,「有想做的娛樂,該做的事就要盡快完成;該做的做完,就可以做想做的事。」

方法2:養成每日預習、複習課業的習慣

其次,培養孩子每天預習和複習課業的良好習慣,讓孩子在過程中,建立起「學習不只是在課堂上聽講和完成每日功課,也要做到課前和課後的準備及規劃」的觀念和能力。

那麼,該如何帶孩子預習和複習?除了在前一天翻閱課文內容,在有疑問的地方做記號,課堂上再找答案,2022年暢銷書《小學生高效學習原子習慣》作者趙胤丞也在書中建議家長,在孩子預習之後,進行提問,引導孩子在腦中整理和消化念過的內容,複習的時候也可利用相同概念,讓孩子回想當天所有學過的內容,寫下各科關鍵字和理解的重點,家長再和孩子一起回到課本對照,是否有遺漏。

賴秋江也建議,孩子的專注力和耐心有限,讓孩子從自己覺得最困難的科目開始複習,再處理簡單的科目,效果會比較好。

方法3:建立自我檢核表,將各科複習重點「項目化」

另外,考試前幫助孩子將每個科目需要複習的重點項目化,可以讓孩子具體了解複習各科目的方向,建立自主規劃課業的概念。陳彥冲建議家長,幫孩子將必須學會的內容,列成一個一個檢核項目。

以國語科檢核表為例,可列出「是否能寫出生字正確的字音字形」、「能指出生字的部首並分類」、「理解課文裡新詞的意思」等項目,目的是幫助孩子「檢視哪些內容必須學會和完成複習」;若是數學、自然科,可列入「善用白紙或筆記本,動手計算」、「搭配課本重新練習習作題目,至少兩遍」等項目,強調的是讓孩子檢視自己是否確實做到「複習的方法」

檢核表提早在考試前就發給孩子,提醒並指導孩子完成複習重點,「千萬不要讓孩子為了交差就亂勾,請孩子誠實面對自己,有做到才勾選。」陳彥冲強調,檢核表單並不是作業,是幫助孩子思考如何複習的參考方向,在有限時間內進行有效率的複習。即使是沒有勾選的項目,也可作為考後檢視自己課業學習的參考。

陳彥冲也說,透過自我檢核的練習,以及大人的引導,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複習方式,隨時調整,未來更容易找到規劃複習大量課業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方法4:開始做簡單筆記,練習抓重點

不管是課前預習、課堂聽講,或是課後複習,都強調訓練孩子抓重點和掌握學習內容,再慢慢培養成自主規劃課業的能力,但需要家長的引導。

趙胤丞在書中建議簡單的做筆記方式,其實就是一種統整規劃的練習。可以先教孩子找到關鍵字,注意格式一致,同時利用縮寫或符號取代文字,例如,以「=」取代「等於」、「e.g.」取代「例如」、「↑」表示增加、「↓」表示減少等方式替代文字資訊,方便記憶。

賴秋江則說,三年級學生要練習「可以聽懂老師的重點,在課本上找出來,再標記符號。」可以的話,再試著「將老師的話,轉譯成簡短且自己能夠理解的話,記在課本上。」

一次一個指令,先求有再求好保留彈性空間

針對學習動機弱的孩子,賴秋江表示,父母更要放手給孩子嘗試的空間,「一件事一個指令就好」。陳彥冲則提醒家長,幫助孩子練習規劃課業時,建議只給一套方法,「孩子若要同時達到多方期待,又會是一個壓力。」

中年級孩子需要開始練習為課業負起更多責任,賴秋江和陳彥冲一致認為,引導孩子練習規劃能力時,先求有、再求好。在過程中,對任何做法和訓練都保留彈性調整空間,慢慢的就能培養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自主規劃課業。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 22年11月29日發佈)

延伸閱讀

出處:親子天下/ 作者:高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