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方式的學習比老師單向給知識更能讓孩子印象深刻,只是該怎麼問?討論些什麼?可不是發散式的聊,都是需要經過老師設計的。

(親子天下提供)

閱讀素養怎麼養成?

過去老師回饋給學生的方法,就是努力將自己個人的閱讀心得與收穫全部說出來,期待學生能夠吸收。然而根據課後評量的結果,發現整堂課都使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差。

自從學校導入「學習共同體」後,不少老師被「教室氣氛變得更活絡,學生上課更主動」所打動。但過了新鮮期後,也有老師質疑課堂討論帶來的實際效益,畢竟帶討論的時間成本高,學生成績沒有進步反而下滑時,「思考、提問、討論」該如何融入教學,才能增進孩子的閱讀理解,同時提升學業能力?

哪些討論有助理解?扣住文章內容討論最有功效

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團隊在二○○九年發表了一項針對「文本討論」的後設研究,將一般課室熟悉的文本討論分成三類:

第一種是「扣住文本」討論(efferent discussion),亦即文章的內容是討論的重點,學生只能針對文本裡出現的詞句和圖片進行討論、辯證、釐清「這篇文章或這段文字說了什麼?」而不是談他們對文本的感覺。

第二種是「感覺延伸」討論(expressive discussion),這是課室裡最常見的討論形式,主要的提問是:「你對這篇文章有什麼看法?」「這段文字讓你聯想到什麼?」

第三種是「批判分析」討論(critical analytic),討論的用意是辯證想法,學生來回推敲文本,談論作者、文章探討的議題,比較讀過的類似主題或文本(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魯賓遜漂流記》)。這種討論最有利培養論證能力。

結果意外發現,最能促進「閱讀理解」的方法是「扣住文本」的討論。

但課堂上,這種討論反而較少,多數老師傾向詢問學生的感受,要求他們思考文章與生活的關聯,但若學生對文本的了解、掌握不夠,做這些延伸練習恐怕也是白費力氣。扣住文本的討論能確保學生理解自己的閱讀,唯有理解才能思考自己真正的感受或運用所讀的內容。

研究也發現,扣住文本的討論對於程度普通與中下學生的益處最高,也是縮短班上高、低成就學生閱讀理解差距的關鍵。但這不表示這種討論只適用於中、後段生,老師要能讓閱讀能力不同的學生一起討論,精熟型學生能藉由他人的提問,組織自己的想法;而弱勢型學生也能進入狀況,了解大家在討論什麼。

老師可以怎麼開始?

三個方法,不讓討論失焦

方法1|揪同事一起先模擬
許多老師因為求學時欠缺提問、討論的經驗,不知從何開始。猶他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潔妮斯.多爾(Janice A. Dole)建議,老師可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其他老師組小組練習討論,可以針對課文的文本、補充教材或專題做扣住文本與批判思考討論,體驗「討論是什麼感覺,怎麼進行?」才能了解實際操作的狀況,更同理學生的感受。

方法2|營造能安心發言的氛圍
老師要清楚讓孩子知道合宜的發言與聆聽規則是什麼。很多中學生對於在全班面前發言有心理障礙,好不容易鼓起勇氣來發表自己的想法,卻有可能因為老師不經意的評語或同學的訕笑,而受挫不願再嘗試。因此老師要能接納不同的觀點、避免情緒性的評語(如:連這都想不出來嗎?)多多聆聽。若班上內向的學生居多,可先進行小組討論建立學生信心,再進行全班共同討論。老師的示範和處理會引導學生形成更積極、友善的討論風氣。

方法3|隨時協助孩子澄清但不主導
美國國家教學中心(Center on Instruction)的研究發現,有組織且聚焦的討論都具備以下條件:

  • 對主題概念有持續的討論、提問和繼續追問,會比一來一往的「快問快答」更能增進理解。在實際的教學中,「提問澄清」是極重要的教學策略,但一般老師往往以為只要有提問,就能幫助學生澄清概念,其實這是極大的誤解。老師的提問若全部根據文章順序,且只提問表層訊息(如:日本松下的創辦人是誰?他被稱為什麼?),儘管問答之間沒有冷場,上完課後,學生往往會迷惑「這課的重點是什麼」,也不能提升學生既有的理解。
  • 精選能激發討論的文本,要能讓人提出有跡可循的推論,文本處理的議題要能提供多重觀點與詮釋。
  • 問題的設計是可探索、可討論或有搭建學習鷹架的。老師可利用找一找(特別、重要訊息)、說出主要的(統整概念)、為什麼(解釋表層訊息)、想一想(分析深層訊息),以及你認為(提出看法並舉證說明)等閱讀策略來設計問題。除了用說的,老師還可以根據同學畫出來的概念脈絡圖,了解學生理解的層次。
  • 對話的內容應該要聚焦在學生的思考歷程:所提出的結論是如何形成的,或解釋為何論點是合理的,甚至調整原先的結論、修正對文本事件或內容的解讀。

此外,老師要逐步把思考的責任分擔給學生,如果老師包下所有的發問,不管那些問題再好、再有深度,只有老師自己練習到「思考」而已,學生沒有練習到如何自己想出問題與提問。

如何提高學生參與度?

三妙招,程度不同孩子都能參與

招式1|用專題方式提供難易程度書籍
當班上孩子閱讀程度不一,老師可為同一個專題(語文、非語文科皆可)提供不同程度的文本,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擷取資訊、理解概念,譬如為還無法讀《西遊記》原典的學生慎選近代白話文版本,讓全班還是能一起討論小說的內容和概念。

招式2|與孩子分享自己的思考過程
老師可利用電子白板,邊讀邊寫下自己閱讀的疑問、聯想和思考歷程;順帶示範如何從文章找主要訊息的閱讀策略。美國密西根三火中學的八年級科學老師更進一步請學生在筆記本上劃中線,左欄寫下閱讀時覺得重要的資訊,右欄則記錄對於這個重點的理解、疑問或連結。這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在閱讀的過程中自己要主動做些什麼,這樣的紀錄也有助於後續的分組討論,學生思考過會更有信心發言。

招式3|把個人測驗換成小組測驗
為了讓學生持續有雙向反思,美國密西根州的沙林中學七年級社會老師把隨堂個人測驗改成兩人小組測驗。學生要一起討論、釐清「問題在問什麼」,一起推理、決定答案是什麼,這可以讓他們持續有對話且觀察彼此的想法異同。

提問與討論比起讓學生面對一紙試題更能「增進學習」。因為自己想不到的地方,可以聽到別人的想法。學生程度落差大也沒關係,學生經過比較對照後,立刻能了解應如何表達才準確;因為必須要討論,所以比聽老師一直講更容易懂。在你來我往互相辯證的過程中,學生開始不會只關心答對或答錯,而是覺得被挑戰到,想再讀得更透徹,再思考得更深入。

基隆市正濱國中國文科老師梁亞晴認為這樣的教學跟準備考試是不會有衝突的,因為基測和學測都更重視思考活用的能力。她自己改變教學方式後,才發現孩子可以吸收的東西很多,而老師給他們的東西卻太少。提問教學讓課程變得更有深度,可以幫助孩子給出比較有深度的答案,或看到他們原本沒看到的東西,梁亞晴很有成就感的說:「這讓我很快樂,我的動力其實也是來自孩子。」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 13年10月01日發佈)

延伸閱讀

出處:親子天下/ 作者:李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