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父母的語言》作者 丹娜.蘇斯金: 3T原則+1T提醒 創造豐富語言環境
「三千萬字計劃」創辦人丹娜.蘇斯金博士提出,孩子不是生來聰明,而是透過大量親子對話而變得聰明。只要掌握三個簡單的親子對話互動方式,每位爸媽都可以創造豐富的早期語言環境。
編按: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重要、最美好的事,就是與他們親密交流、好好說話。
無論貧富,父母或許很難想像,正向的親子對話,其實就是孕育與促進孩子大腦發展的那把鑰匙。而增進父母與孩子語言互動的質與量,不必花一毛錢,不必假以外求,只要知道方法,每個人都做得到。
曾受邀至美國白宮演講的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也是小兒人工耳蝸植入外科醫師丹娜.蘇斯金(Dana Suskind)博士,同時為「三千萬字計劃」創辦人兼董事。這個計劃的倡議目標,是希望讓大眾理解:「我們必須改善兒童的早期語言環境。孩子不是生來聰明,而是透過家長或照顧者與孩子對話而變得聰明。」
她指出,我們和成長中孩子說話的方式深具影響力;親子對話能大幅改善入學後甚至未來的學習,包括從數學到藝術等不同領域;也是塑造恆毅力、自我控制、領導技巧與寬厚為人的關鍵要素。
究竟該如何與孩子「好好說話」?以下是蘇斯金在《父母的語言:三千萬字,給孩子更優質的學習型大腦》一書中,針對「全心全意、多說有益、雙向互動」的親子對話互動方式能如何影響孩子大腦發展,提出具體方法與深刻提醒:
人類大腦的基本連結,是思考與學習的基礎。拜縝密科學之賜,我們知道最佳的大腦發展狀態取決於語言;而一個人聽見的話語、聽見話語的多寡,以及話語是以什麼方式表達出來,則是語言發展的關鍵。
智力成長也需要最佳的「社交營養」
早在一九八二年,兩位美國學者哈特與萊斯利,便曾將親子互動的「對話二重奏」依照功能區分為「談正事」與「談其他事」兩類。「談正事」如:「下來、把鞋子穿起來、把晚餐吃完」等,是為了完成生活中的工作,推動生活前行;而「談其他事」則像是:「誰是媽咪的寶貝啊?好大的樹啊!這冰淇淋好好吃!」等,屬自發性閒聊的錦上添花話語。
透過家訪的實證研究我們理解到:不是所有孩子都曾經歷過照顧者的「自發性逗弄」,但這種趣味橫生的交談,似乎對孩童特別有影響力。因為「談其他事」的話語中蘊藏了許多養分,有助於大腦的良好發展,這種持續的親子口語互動,被研究者形容如同「社交舞」,伴隨著每個腳步或回應,口語的複雜性會增加,並進一步強化孩子的智力發展。
傳統上,父母對孩子咿啞的輕聲細語,如:「誰是小寶貝呀?」「誰是世界上最棒的寶寶?」似乎僅是展現父母關愛。但事實恰好相反,我們應該要為類似「小寶貝」這類話語喝采,因為這與神經連結體息息相關。
一如牛奶被認為是身體成長所需的營養,現在我們了解,智力成長也同樣需要最佳的「社交營養」。而這兩項需求,全仰賴照顧者供給。如今,社交營養被視為「使腦部達到最佳發展狀態」的基本要素,親子對話就擁有培育大腦的驚人力量。照顧者的話語,無法被變賣或儲存,也不能在證交所掛牌上市,卻是每個國家、文化、個人必要的資源。而且,還不須花任何一毛錢!
3T 原則:全心全意、多說有益、雙向互動
嬰兒大腦,是個持續施工中的作品。「三千萬字計劃倡議」是奠基於科學證明的事實:嬰兒不是生來聰明,而是積極、正向的親子對話,讓他們變得聰明。
我們知道豐富的早期語言環境,對嬰幼兒的大腦發展至關重要。而我們團隊夥伴關注的重點問題,就是如何幫助家長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獲得最佳益處。針對這問題所研究出的結果,「3T 原則」正是三千萬字計劃的核心策略──包括了全心全意(Tune In)、多說有益(Talk More)、雙向互動(Take Turns)。
在 3T 中,第一個 T「全心全意」最微妙而不易察覺。它需要家長有意識的努力,留意嬰兒或孩子正在專注的事物,然後在適當時機與孩子討論那些事物。
換句話說,就是專注於孩子正在專注的事物。即使孩子小到無法理解大人說的話,或是他專注的目標不斷變化,家長也要與孩子位於相同「頻道」,跟隨並回應孩子的帶領。這是用親子對話塑造孩子大腦的第一步,如果不能「全心全意」,其他兩個 T 也無法生效。
這是因為,孩童的執行功能尚未充分發展,只能對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保持專注;如果沒興趣,即使是精采絕倫的文字或故事,都會左耳進右耳出,對孩子的大腦發展幾乎沒有影響。
這個原則之所以重要,原因在於若家長在孩子專注的領域跟他一起玩,即使只持續專注玩了五分鐘,孩子的大腦發展還是增強了。透過親子處於同一實體高度,可以讓「全心全意」更為落實,包括:遊戲時間陪孩子在地板上活動、讀故事書時把孩子抱在膝上、用餐時間坐在一起,或者抱起孩子讓他從大人視角看世界。
第二個 T 是「多說有益」。這裡指的不僅是話語數量,話語的類型與說出的方式,更是主要因素。
有幾種方法,可以幫助照顧者達到這個目的。如敘述自己所做的事、實況報導孩子正在做的事、少用代名詞多用具體的名詞,或是為孩子搭起鷹架,幫助他們擴張、延伸句子。
學說話的孩子,會用不完整的字彙和句子。家長可以在「多說有益」的情境下擴張語言,藉由填空的方式來重述孩子說的話。當孩子說:「狗狗傷心」時,家長可以擴張為:「你的狗狗很傷心。」流暢的擴張語言,能提供孩子更好的說話方式,並避免「糾正」帶來的負面影響。
當你做家事時也同時敘述自己所做的事,或許旁人會覺得你不斷自言自語真是瘋了,卻是讓小孩被語言環繞的一種方式,不僅能增加字彙量,也了解語言跟行為的關係。
比方邊做邊說著:「讓媽咪幫你拿掉尿布。喔,好溼!再來聞聞看,好臭!」「拿你的牙刷!你的牙刷是紫色,爸比的是綠色。」每個字彙與敘述,對小小孩來說都極其寶貴,能將日常活動轉化為語彙,用以塑造大腦並建立依附關係。
最後一個T「雙向互動」,鼓勵孩子參與對話交流。這項原則是發展孩子大腦的親子互動金律,是3T 原則中最寶貴的部分。
「雙向互動」的方式,會隨著孩子長大而改變。嬰兒在會說話以前,其實就是有效溝通的高手:哭泣,是表達尿布要換了;揉眼睛,是在說睡覺時間到了。家長破解隱含於嬰兒各種行為的意義並給予回應,或許不是一般人認為的典型「溝通」,但這些來來回回的交流,不僅能塑造孩子大腦,更能建立親子依附。
當嬰兒長大一點,進入學步期,「雙向互動」也變得更多樣。對孩子來說,從嬰兒期就慣用的表情和姿勢,會逐漸變成自造字、相似字,以及真正的字。這階段特別重要的是,家長要回應這些信號,然後耐心等候孩子回答。容許孩子有多點時間回憶字彙,以及多問開放式問題,就是一種可行的方式,而且對小小孩特別有用。
小小孩很擅長打開話匣子,簡單詢問「怎麼做」或「為什麼」,就能讓小孩用天馬行空的字彙、想法和概念回答。面對「為什麼」這種問句,無法只用點頭或手指回答;孩子透過「怎麼做」和「為什麼」展開思考過程,終究會學到解決問題的技巧。
1T 提醒:關掉數位工具,用心回應孩子
然而,3T 原則在當今環境下,似乎還得搭配另一個 T。過去當人們不專心時,我們通常會說他們是「心不在焉」。現在我們可以很有信心的說,他們是「心在數位」。若家長對孩子的回應範圍,僅限於「嗯哼」到「等一下」,再到完全沉默,也許第四個 T 應該是:「把它關機」(Turn it Off)。不只我們相信「過度使用科技對兒童有害」,美國兒科學會也建議家長,兩歲以上的孩子的螢幕時間,一天應少於一至二小時,同時也應就內容加以限制。
科技確實有用,但它絕對是一項需要留意的習慣,而且如果干擾到家長與小小孩之間的互動,那就是需要節制的事物。「三千萬字計劃」有項課程稱為「科技飲食」(Technology Diet),內容包括誠實判斷「科技攝取量」。如了解在一天之內,我們到底使用了哪些裝置?為何使用?使用多久?檢視裝置如何干擾我們的人際與跟孩子的關係後,才能規劃攝取量,有意識的努力監督自己。
排山倒海而來的數位科技,已勢不可當;但在早年成長期的生命中,嬰幼兒與家長及照顧者間的互動,影響的不只是讀寫能力,更影響並塑造著每個孩子。這仰賴的不只是話語,更仰賴說話的方式、環境,以及家長或照顧者的溫暖與接納。
作者簡介│丹娜‧蘇斯金(Dana Suskind)
芝加哥大學小兒外科學系教授,專長為小兒耳蝸植入手術。2010年創立非營利組織「三千萬字倡議」,呼籲重視父母語言的力量,並提出可行的方法協助父母,在孩子出生後到3歲,提高親子互動的質和量。
(本文摘錄自親子天下出版《父母的語言》,並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19年04月30日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