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費德一直站在擘劃教育方向的位置。2024年寫出《AI時代的教育》,提出 AI 科技驅使我們重新對焦教育的本質---重視動機、熱情、歸屬感和意義感。在這世界改變最劇烈的十幾年間,他對 AI 影響生活和教育有著什麼樣的觀察?

查爾斯.費德(Charles Fadel)。分享多年對AI的觀察與見解。(陳雅慧截圖,親子天下提供)

查爾斯.費德(Charles Fadel)25年前是高科技產業線上的工程師,曾任思科系統(Cisco)教育中心的全球總監。90年代初期,有感於美國教育無法培養未來劇變世界所需人才,美國教育部與蘋果、思科、微軟、戴爾電腦等美國國際企業共同創立「二十一世紀關鍵能力聯盟」(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期待推動教育改變,費德當時就是思科系統的代表。

2011年他參與撰寫《教育大未來:我們需要的關鍵能力》一書,提出21世紀教育要培養孩子的批判思考、溝通、合作、創造創新等 4C 能力等,「讓年輕人能夠做好準備,成為成功的二十一世紀個人、公民和工作者」,影響全球教育走向。
從半導體工程師轉換跑道成為教育政策倡議者,費德的生涯中總是不斷出現「跨域(span)」這個字,不僅在美國,他更曾參與超過三十個國家的教育計畫,也成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教育委員會(Education Committee, OECD)一份子。他並創立非營利組織「課程重新設計中心」(Center for Curriculum Redesign),為全球教育提供和時代關聯性更強的課程和課綱。

爬梳各國課綱、課程之後有什麼心得?幾十年來各國此起彼落的教育改革,他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而現今以更快速度演變的 AI 技術,將帶給教育現場哪些影響?《親子天下》在6月初越洋專訪費德,以下是專訪精華摘要:

Q:當初為何從高科技產業轉行投身教育?

半導體的工作對我來說很像是把很多零碎的東西、以更快速更聰明的方式往上推進,尤其進入網路時代速度再加快,技術知識上很有成就感,但無法得到心靈情感上的滿足。 
教育對我來說是個很迷人的領域,因為可以廣泛的學習各種事物,我就希望從事能夠讓心靈富足的工作。不只是電腦工程上的邏輯原則,我尤其喜歡閱讀那些教育原則、政策,那種「工程」令我著迷。 

Q:從《教育大未來:我們需要的關鍵能力》到《AI時代的教育》,兩本書強調的重點有什麼變化?

過去50年間,大家漸漸開始重視教育當中的心理層面,後來有些人稱之為「社會情緒學習」(SEL,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如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技巧、負責任的決定等,跟我們在2007年時提出的「21世紀的能力」類似,除了批判思考、溝通、合作、創新等 4C 能力,還包括資訊/媒體/科技能力,以及生活/職涯能力等。出書當時有點過早,畢竟 AI 技術是這幾年才迅速爆發、也才讓大家突然感受到各種情緒和非認知能力的重要性。

我們研究了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提供的110個國家的課綱架構,發現各國教育者關心的,其實都跟《21世紀的能力》相似,所以我才又整理出《AI 時代的教育》一書,提出知識、技能、品格、學會學習的能力(knowledge, skills, characters, meta-learning)。

我們要善用科技學得更好,也能用新工具協助打造個人化的學習。在愈加自動化的時代,單純學習知識是容易有惰性的,要能加上技能、品格一起學,然後增進學會學習的能力;換句話說,我們都必須重新學「如何學習」。

這幾年全球都在進行教育改革,最大的問題在於實踐和執行,很多 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比)表現突出的國家也是如此。我們從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中做了調查,發現教改新課綱出現之後,後續老師的專業培養沒辦法跟上。少了專業培訓發展和評鑑,教改和新課綱就無法有效的執行或有所突破。 

所以我們目前打造了一個類似 PISA 的計畫,包含課綱、課程和評鑑機制,叫做 Primo,預計今年10月到12月間在美國、加拿大共三所高中試行。 

Q:AI 帶來最大的改變是什麼?有哪些該教、哪些變得不重要?

如果今天 AI 能夠在法律或醫學考試上打敗人類,那就代表那些考試都只需要記憶背誦知識而已。不過當然,記住知識還是很重要,只是不應該直接延伸到考試設計上面。 

我們要面對的,是可以做很多事情、多元功能的高科技。但是,心理學稱人類大腦為「認知吝嗇者(cognitive miser)」(),無論智力如何,人們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時,傾向於使用更為簡單或省力的方式,而非更加深思熟慮。也就是說,只要能省力偷懶的,天性一定會選擇去做。在科技可以代勞的情況下,「學習動機」受到挑戰,這也是教育必須要個人化、設立目標的原因。就像吝嗇鬼總捨不得花錢一樣,人們在思考時總是避免那些需要算計的工夫。

學校要教什麼也需要重新思考。在高中端,目前沒有學校教工程、社會科學、創業(engineering, social science, and entrepreneurship)這三科,但我認為學生應該要學習;在國中小學階段,只需要認識工程學的內涵例如機械、電子、製造業等就好。 

我並不是指博雅教育(Liberal Arts)不重要,而是現代定義的博雅教育不包含 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科目,很多僅限於文科,然後文科生就會說自己不會算數學、不懂基礎科學。但是在古代,博雅教育是全科概念,這是我認為比較好的詮釋和教育內容。 

未來的學生要長得像「瑞士小刀」,具備非常多種刀刃,來因應任何狀況。我的意思不是一定要成為每個領域的專家,而是譬如說,當別人談論創業相關的話題時,即便你自己不是企業主,你也要具備一定的素養聽得懂對話、可以參與討論。

Q:最近生成式 AI 讓不少人又覺得要失業、而且不用學外文了,你怎麼看?

我覺得大家應該要先思考一下什麼是「工作」。 

我女兒10歲時某天跟著我去上班,她看了一天下來跟我說:「我不知道你在做什麼工作耶,就是打打電話、做做簡報,這怎麼行呢?」她對我的工作日常提供了一個非常門外漢、天真的觀點。

也就是說,當我們輕易地說出哪種行業要失業了,是不是也只是這樣的角度而已呢?當你問任何一個人,你的工作需要獨立思考的能力嗎?大部分都會回:需要,但是我們從來沒有真正去分析一份工作需要哪些能力。 

AI 的出現會提升工作效率,但不是取代人,而且新的科技也會帶來未知的新工作,經典的例子就是網紅,15年前應該沒人會想到這是一種職業吧。不論新的工具怎麼出現、衝擊、改變,人們最終都會學習調適,而且更創新。 

AI 的翻譯能力愈來愈快又精準,但是會說一種外語不只是翻譯語言的內容,而是一種全方位的溝通能力。這代表著,當你學習語言的時候,同時在建立你的認知能力和文化理解。就像你聽音樂時,是在訓練你整個大腦,機器人是無法取代你的認知、感受能力的。

Q:你會想要台灣的老師或家長提醒什麼?

每個國家都有入學考試,大家都只跟著考試改變。但是目前 AI 的進展速度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快許多,可是我們並沒有下一個50年可以慢慢來。 

我不覺得改變光要求家長和老師就夠,我想呼籲決策者,趁還來得及做調整的時候,做出更系統化制度上的改變,要更精確、更有執行力,家長和老師們也才有辦法接納,也對孩子最好。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24年07月15日發佈)

延伸閱讀

出處:親子天下/ 作者:口述:Charles Fadel/採訪整理:陳雅慧、賓靜蓀、程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