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克服法,打造男孩的語文力
要男孩練習寫國字,他勉強寫了幾個字,就說很累;問他對書中人物的感覺,他一臉不解;問他今天上學如何,想了半天,只擠出一句「今天上學真好玩。」如何克服語文弱勢,提升男孩的表達力?
你家男孩討厭練寫國字?總是抓不到文章重點?每次搔首抓耳寫出的作文都千篇一律?大腦研究發現,男孩的「語言線路裝配」遠遠不如同齡的女孩。
國語文素養不但是孩子學習的起點,更是表達溝通的基礎。一旦男孩對國語失去信心,將削弱其他科目的理解程度,影響整體學力表現。
調查也顯示,在國語文學習遭受的挫敗,是男孩在學校出現問題行為的主因之一。
其實,國語是生活中的活語言,不只是一門學科。除了反覆練習,更需要日常的理解和體會。以下綜合專家意見,針對男孩常見的學習國語疑難雜症,提供具體可行的克服法:
弱點一:「兒子很討厭練寫國字,寫得再多還是記不住,怎麼辦?」
◆克服法:運用三度空間、變化書寫的工具,讓孩子在趣味中練寫國字。
反覆練習是提升語文能力的必要工夫。對於不喜歡重複單調動作的男孩來說,反覆書寫同樣的國字,可說是件苦差事。運用立體三度空間,譬如用手指騰空書寫,或寫在爸媽的手心或背上等,增添書寫的新鮮感,可減少練寫的抗拒,加深孩子對國字的印象。
變換書寫工具和練寫速度,也能讓男孩從遊戲中熟悉國字的正確寫法和筆順。可以請孩子用彩色筆、毛筆、白板筆、複寫紙等不同書寫工具練寫國字。或拿出計時器,依次用極慢或極快的速度書寫,最後鼓勵他把學會的國字確實寫在紙上。
平時父母可用孩子喜歡的事物,比如,請他寫下晚餐想吃的食物、幫忙列出零食採買清單等,激發他主動練寫國字的意願。
《性別優勢學習法》書中提到,當男孩手上有事可做時,才學得好。練寫的同時,最好能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譬如:用國字卡玩拆解合成字的結構,或動手查字典,加深男孩對字形結構的印象。
弱點二:「孩子總是抓不到文章的重點,如何是好?」
◆克服法:大量閱讀、擴充語彙、濃縮大意是辨識重點的三樣基本功。
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曾在一場演說中指出,很多孩子看文章抓不到要旨,是因為閱讀量不足。他強調大量閱讀的重要,「不要考慮書讀了有沒有用,讀就對了。」與其歸罪於孩子,不如提供他多元涉獵的機會。
日本語言學家金田一秀穗強調,語彙是文章的畫素。畫素愈高,解析度愈高,對於文章的理解能力也愈好。他建議父母,每天針對一個語詞,和孩子查辭典了解定義,一起腦力激盪找出同義詞和相關詞,逐漸擴充孩子的語彙量。
專家也建議,遇到孩子弄不懂的字義時,可舉用生活中的實例,增進孩子的理解能力。經常和孩子玩文字接龍也很有幫助。
《教學生做摘要》作者、全美傑出教師瑞克‧沃摩利認為,做摘要是教孩子辨識重要資訊最有效的策略。爸媽應跳脫教科書的限制,藉由孩子感興趣的主題,例如科學實驗書或歷史故事集,和孩子輪流練習用自己的話說出分段大意。和孩子一起動手畫心智圖,練習用視覺圖像,引導孩子整理出文章結構的思考脈落,篩選出段落與段落間的重要線索。
弱點三:「孩子很難理解故事主角的心情,該如何引導他?
◆克服法:用二選一的方式提問,引導孩子一步步釐清主角人物的感受。
心理學家利奧納德‧薩克斯在《浮萍男孩》書中指出,對大多數的男生而言,「假如你是**,你會覺得怎麼樣」這類問題是很難回答的。因為從大腦結構來看,女孩的大腦感覺區,正好和語言區域緊密相連,男孩則不然。如果故事的情節和男孩的個人體驗相差太遠,無法引起共鳴,他自然很難理解主角當下的心情。
可能的解決之道是,父母先用二選一的方式,引導孩子一步步釐清主角人物當下的感覺。先提出兩種對比的情緒語彙供孩子選擇,問孩子:「你覺得主角現在是開心,還是後悔?」接著,教孩子區分情感的輕重程度,譬如:「如果換成是你,這時你會後悔得不得了,還是只有一點點不甘心?」之後,擴大範圍繼續旁敲側擊:「這時主角除了覺得不甘心,你認為他還會打算怎麼做,例如下定決心再試一次?」,教孩子漸次融入角色人物的內心世界。
《Boy Talk男孩大聲說出心裡話》書中強調,幫助男孩認識感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和他討論彼此的感受,引領他辨識並說出自己的感覺。陪孩子閱讀情緒主題的相關繪本,甚至模擬故事人物說話的口氣,都有助於孩子養成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弱點四:「孩子對作文一點興趣也沒有,如何鼓勵他提筆練習?」
◆克服法:從描述具體事實寫起,會比形容抽象感受來得容易。
《朱天衣的作文課》書中提到,培養孩子寫作的樂趣,要先幫孩子袪除障礙,把寫作當成生活中一件很自然的事。父母要從旁引導,不要急著當批閱者,以免讓孩子提不起勁。
美國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曾坦言,自己是藉由寫信磨鍊文筆。對於不善描述感受的男孩而言,從描述具體事實的寫信著手,也會比較容易建立信心。可以請孩子寫信給耶誕老公公或寫封邀請卡、謝卡或短信給親友。當孩子清楚自己要寫給誰,要寫些什麼,就有勇氣提筆練習。
美國知名家庭物理治療師麥克‧古瑞強調,要讓男孩參與寫信的每個過程,舉凡:寫信封、貼郵票、投郵筒、把親友的回信唸給家人聽等,讓孩子將組織文字的能力融入實際生活,即時回饋來提升孩子的成就感。
日本首創「四格漫畫作文法」的「國語專科教室」老師工藤順一認為,《西瓜太郎》漫畫很適合當做男孩練寫的題材。父母藉由「5W1H」的提問,讓孩子看圖練寫,用自己的語言把漫畫情節濃縮成二百字的文字,培養敘述事實和細節的能力。
邀請孩子擔任家庭小記者,把家裡最近發生新鮮事寫成「家族新聞」,也是一種很好的練習。形式不拘,短文、詩或畫上插圖都可,定期舉辦溫馨的發表會,藉由家庭儀式的趣味,激發孩子的寫作動機。
弱點五:「孩子的作文總是千篇一律,內容相當貧乏,如何補救?」
克服法:寫作必須扎根在真實體驗的土壤上,才能言之有物。
專家分析,現在孩子寫出來的文章平淡無味,多是因為「生活經驗太過貧乏,心中沒有料」。少了真實體驗做支撐的文章,像騰在半空中,無論如何瞎掰,也很難讓人感動。為了擴充孩子寫作的素材,父母應在生活中製造機會,從動手做家事到探遊自然,積累孩子各種真實的經驗。
相對於「真實體驗」,透過廣泛的閱讀,締造孩子的「假想體驗」,也可以增加想像力和思考廣度,豐富寫作的內涵。
此外,觀察力和感受力的養成也很重要。日本「國語專科教室」老師工藤順一建議父母,運用生活事物,像是隨手拿起桌上的巧克力或水果,討論它的外觀、顏色、味道、香氣等,培養孩子「五感俱全」的觀察力。
表達力也是作文言之有物的重要指標。愈不善言辭的孩子,愈習慣用一句話交代了事,例如「今天上學真好玩」。這時,父母不能「到此為止」,而是持續親子對話,主動提問:「玩了些什麼」,「跟誰一起」,「發生了什麼事」,讓孩子練習為細節找到各種可能的描述方法,提升語句表達的能力。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09年12月05日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