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美國數位教育浪潮──最自由也最焦慮的時代
拿起手機、平板電腦,輕輕一滑連上全世界,「滑」世代把世界和改變,放在口袋裡。科技,正以超乎你我想像的速度和方式, 改變孩子的生活與學習型態。
對這個世代而言,這是最好的學習時代。
手指輕滑,就能跟哈佛學生上一樣的熱門課程;任何題材只要想學,YouTube上多的是專家、老師;免費合作工作軟體,還能把個人創作分享到全世界。 但是對「滑」世代的父母、老師,這也是最焦慮的時代。拚命追趕,也無法掌握孩子的數位足跡;擔心孩子手指一滑,將世界之惡,帶進客廳和教室。 但不管你喜不喜歡,科技,只會愈來愈便宜好用,這波數位浪潮,擋也擋不住,眼見這回不去的劇變,教育,要如何接招?
《親子天下》決定兵分兩路一探究竟,一組人馬飛到全世界數位學習的領導者──美國取經,另一組則深入台灣在地現場。在美國,我們驚訝的看到政府、民間企業、教育單位聯手,全國總動員的進行一場科技融合教學的實驗。而身為科技產品製造大國的台灣,卻陷入一場政策搖擺不定,教育現場無所適從的卡關窘境。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美國的經驗又可以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2011年9月,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在白宮宣布推動「數位承諾」(Digital Promise),企圖連結教育家、創業者、專家與學校,用科技翻新教育。「數位承諾」旗下「創新學校聯盟」,集結美國21州36個教育社群(中小學、學區、城市),測試最新研發的教育軟體,此舉帶動教育科技產業,並複製成功教學模式。歐巴馬的「奔向卓越」教改計畫中,預計投入43億5千萬美元預算,在2014到2015學年度,將各州標準學力測驗改採電腦線上進行。
2017年,美國中小學教科書將全面電子化,預計帶動媒體與出版商大量開發中小學電子教科書,搶進這55億美元的市場。其中,Discovery開發全方位線上教科書Techbook,適用於各種載具,可按學區需要,提供客製化服務;蘋果電腦結合美國三大教科書出版社,出版線上教科書iBooks textbooks;Google則推出Google in Education,提供各種學校需要的工具和資源,甚至開發硬體載具…… 對美國人來說,這場數位學習的革命,不僅僅是「教育政策」,甚至是動員並整合美國科技產業優勢,開創新需求的「全球產業競爭」。不論成功與否,都將影響全世界的教育與科技發展。
三個E,拆解美國成功關鍵字
探訪美國數位教育,我們發現有三個成功關鍵字:Equip(裝備)、Empower(授權增能)、Engage(參與),值得參考。
裝備(Equip):硬體不必炫,導入數位資源讓課程創新
科技的使用,已深入美國師生的教與學。根據Pew研究中心「網路和美國生活計畫」2013年調查,有近9成國高中生上網學習或完成作業;高達73%的國高中老師和學生,在教室中利用手機從事教與學,用平板的比例則為43%。一項調查也顯示,2012年底,82%的教師,已經加入至少一個線上教師成長社群。
貧富差距極大的美國社會,並非所有的學校都如想像中的「班班有電子白板」或「人人有iPad」。但政府和學區的領導者,透過資源的統整與共享,幫助學校在數位學習的實踐上,有效率的上路。
「繫好你的安全帶,這會是趟瘋狂旅程,」紐約市哈德遜科技高中校長安玲(Nancy Amling)傳神的形容。她講的是紐約市政府訂出充滿挑戰性的數位藍圖中,教育的公校創新計畫iZone(Innovation Zone)。
全美人口最多的紐約市有1700所學校。iZone集結透過科技,改變課程設計、上課方式、評量,使趨近「個人化學習」的學校,共享各種教育資源、數位教案。至今有250所(大部分為國、高中),明年預計擴大到400所。
iZone學校並非光鮮亮麗,許多學校必須和其他學校「同居」一棟大樓,最高紀錄是6校共享一棟大樓。空間擁擠到沒有地方可以上體育課,學生只能選擇如瑜伽等室內的活動。但年輕校長和老師們利用有限資源,勇於創新課程和教法,與學生互動密切,培養學生未來所需「溝通、合作、批判性思考、創造」能力,讓iZone計畫底下的iSchool頓時翻身為1500人排隊申請、只能取100人的明星學校 。
數位轉型,成功的關鍵就在好老師
北卡羅萊納州摩斯維爾(Mooresville)學區,近兩年成為全美數位教育取經的必訪之地。5年前,該學區八所學校實施全面數位轉換:3到12年級學生一人一台筆電;捨紙本教科書、用線上內容;所有課程改為專題式學習;資深老師帶領其他老師合作設計;家長、地方電信業者密切合作,確保每個家庭都能連接網路。
科技導入教育,成效常無法具體衡量,但是摩斯維爾學區的整體學業成績的確明顯提升。在北卡150個學區中,摩斯維爾從42名進步到第二名;高中升大學的比例從74%提高到88%;非裔黑人學生的高中畢業率也提高到95%。
摩斯維爾掌握的教育預算是全州末段班,但數位成就成為全美典範,學區長艾德華茲(Mark Edwards)也獲選為「2013全美最佳學區長」。
在《親子天下》的專訪中,艾德華茲表示,剛開始有很多壓力,老師有適應困難、硬體不能出錯的壓力,學區有確保基礎網路建設的壓力,每個人都要接受訓練。「我們提醒老師,轉型需要時間,給他們很多情緒上的支持,也榮耀他們的努力,」艾德華茲也一再強調「數位轉型,成功的關鍵就在好老師。」現在學區老師離職率只有1%,全美約100個學區,正預備複製摩斯維爾的模式。
授權(Empower):權力轉移,創造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
「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是當前美國數位教育的主流。這種結合線上學習與師生實際面對面討論、指導的課程,能讓學生得以按照自己的步調學習,老師能掌握個別學生的學習現況,隨時以一對一或小組的方式,因材施教
加州有全美最多的理念學校(Charter School),新校多半強調混合式學習。去年才成立的艾爾發理念中學(Alpha Public Schools), 雖然校舍簡單,得和隔鄰小學共用操場,但每間教室都有十幾台電腦。六年級上數學、英文課時,老師用投影機、教具對一組約十人講解新觀念,另一半學生則戴上耳機,連上線上評量工具 Mastery Connect,繼續前一天自己的練習進度。
卡珊卓很快就完成,她志願整理全班作業,「我喜歡這樣,可以選擇我要做的練習,很好玩。」學習有困難的路易斯,就有即將取得教師執照的「學習教練」來協助他。
這裡170位學生每人都有個人的學習計畫,每6週,校長和7位老師、兩位學習教練開會,分析、討論所有學習數據,即時調整學生的學習目標。艾爾發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獲得「矽谷學校基金」30萬美元的獎金。
以研究企業、組織、政府成功關鍵著稱的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預言,數位科技必然「破壞」原有教育窠臼,創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提升美國競爭力。2008年,他和門生在舊金山灣區,設立非營利的教育智庫「Innosight Institute」(現改名為「克里斯汀生破壞式創新研究所」),全力推廣混合式學習。
而全世界使用率最高的免費教學資源網站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則創造了「翻轉教室」模式:學生自行在家看影片「上課」(預習或複習),到學校不是為了「聽講」,而是為了與老師討論,與同儕共同完成作業。可汗學院不但翻轉了傳統學習的順序,也改變了老師的角色和任務。
參與(Engage):給學生付出和貢獻的機會,主動回饋,終結被動學習
數位學習的投入和規劃,首要的考量是什麼?我們訪問美國參與甚深的教師和校長,得到的回應不是硬體、軟體,而是「學生如何參與」。這波數位革命,讓掌握科技工具的「滑世代」學生們,第一次擁有比成人更熟練的使用能力。因此學習歷程的設計,必須向他們招手,讓他們主動參與。
什麼可以吸引學生趨近?在台灣,線上遊戲被家長老師視為洪水猛獸,嚴重影響孩子的心智發展與學習。在美國,卻連歐巴馬都呼籲,要增加美國在教育科技上的投資,發展「遊戲式學習」。試圖擷取遊戲中任務/目標導向、破關、回饋、互動、團隊合作等元素,放入教育歷程,希望「讓數位家教跟真人家教一樣有效,教育軟體跟線上遊戲一樣讓人想一玩再玩。」
紐約市甚至出現全美第一所「遊戲」中學「Quest to Learn」,全部課程以線上遊戲的精神來設計。每堂課學生都以小組為單位,去打怪、克服挑戰。功課除了傳統的閱讀、紙筆作業,還有玩電玩、多媒體創作、部落格經營等,更重要的,每個學生都要設計自己的線上遊戲。學期成績沒有分數等第,而以遊戲語言分為新手、學徒、大師等。這些聽來就令人眼睛一亮的課程,可以想像學生有多投入。
弱勢孩子更有學習動力與自信
在台灣談到數位教育,昂貴的科技設備讓人以為那是富裕家庭孩子的特權。但是美國數位學習風潮中,反而特別強調運用科技跨越貧富落差,幫助弱勢孩子建立自信。例如全美已成立300多個的學生社團「滑鼠幫」(MOUSE Squad),專門替學校解決數位軟硬體的疑難雜症。滑鼠幫成員很多是弱勢學區的中小學生,受過訓練後,替學校省下龐大維修經費,學生也看見自己的能力和貢獻,成為學校英雄。
多項研究也發現,使用網路和新科技融入教學,對弱勢與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有提升學習動機的功效。美國一項針對底特律六到十年級的國中小學生研究發現,使用網路,對低收入家庭的學童,特別有鼓勵閱讀的效果;有助於閱讀測驗成績和在校成績的表現。
滑世代教學新挑戰:科技不是萬靈丹
數位浪潮排山倒海而來。美國老師的電子信箱,經常被各式科技新名詞和新趨勢信件擠爆:「學區數位升級,Chromebook、iPad優劣比較」、「OER(開放教育資源):取代紙本教科書的最佳選擇」、「提醒:今晚七點數位領袖網路高峰會」。老師開始質疑,科技真是教育的萬靈丹?
專研數位媒體對兒童發展影響的非營利組織「媒體常識」(Common Sense Media)調查,幾乎所有中小學老師都肯定科技帶來學習資源的豐富。但是,七成老師觀察到,學生專注力降低,六成老師認為科技帶來的干擾大於幫助。
《紐約時報》童書評論編輯保羅(Pamela Paul),則看到太多教育類App和線上遊戲,只偏重聲光和互動效果,卻忽略兒童發展。她提醒,科技應該在教室裡扮演輔助教學的角色,但對中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更重要的是必須了解,「學習不必然有趣好玩,有時必須透過一些無聊、重複的苦功,才能學好。」
美國已經開始衝上數位浪頭。正如可汗學院創辦人薩曼.可汗(Salman Khan)所說:「一切都還在初始的階段,一定會有成功、失敗的經驗,每個涉入其中的人都要有很開放的心態,去實驗,找出有效的教與學方法。」
教育,是幫助孩子面對未來不可測的世界,不是重複成人的過去。 當美國孩子人手一台「Made in Taiwan」的尖端學習平板,重新拿回自己的學習主導權、大步跨進未來的同時,台灣,要如何善用科技優勢,裝備我們的孩子?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13年06月01日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