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北梅國中教導主任 許碧蕙:老師,我得冠軍給你看喔!
每逢開學典禮,南投北梅國中就像辦喜事一般,從各個領域參賽歸來的學生,不論是科展、國中專題研究競賽、機器人競賽、角力比賽等等,不管得獎與否,都有機會上台分享他們出外征戰的甘苦談。學校還會為獲獎的同學製作個人海報,然後在班親會上將這張海報頒發給學生的家長。
而一年到頭帶著孩子征戰各地,為學生尋找舞台的靈魂人物,是 20 多年來一直守護著北梅國中的教導主任許碧蕙。
以出任務策略培育學生能力與自信
政治大學教育系畢業後就來到北梅教書的許碧蕙,一直嘗試各種方法給學生出任務,「每一個小階段的任務完成,自信和能力就會長出來,」許碧蕙像個總教頭,清晰說明她的策略。支撐起這一個個小任務的背後,是她多年用心琢磨出來的閱讀課程。
2013 年,希望閱讀開始將觸角延伸到國中,北梅成為第一批加入的聯盟學校,逐步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閱讀課程。首先是主題式閱讀,圖書館每個月會選出主題相關的書籍,讓學生挑選喜歡的書來閱讀。
月底的時候,全校會進行主題閱讀分享。為了讓參與最大化,前 20 分鐘進行混齡的分組討論,後半段由各小組推派一人上台分享。這樣一來,學生一個早上可以聽到超過 10 本書籍的分享。更重要的是,每個孩子都有機會開口表達。
為了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北梅的教學團隊運用了一個有趣的方法。走進北梅明亮舒適的社區共讀站裡,最令人好奇的是展示在明顯位置的幼兒繪本,像是《小偷貓老大捕魚去》,國中生會有興趣嗎?不會覺得太幼稚嗎?答案是,「不會,他們很愛,他們會認真讀過,挑出喜歡的書去幼兒園說故事,」許碧蕙打開手機裡的照片,小朋友圍繞著大哥哥、大姐姐忘情聽故事的畫面很溫馨。
這群說故事的人,是北梅國中七年級的學生,他們每學期會利用 4 到 6 次早自習到學校隔壁的北港附幼(南投北港國小附設幼兒園)說故事。許碧蕙觀察,女生很會說、很自然,男生一開始扭扭捏捏,可是小朋友很崇拜哥哥,會一直黏著哥哥,所以這些男生逼不得已就會成長,一次比一次說得好。
到了八年級,北梅會安排學生跟長輩互動。結合家政課和綜合活動,老師會帶著學生搜尋食譜,搭配菜色,為阿公阿嬤親自煮好一餐,並送餐陪他們吃飯、為他們按摩、跟他們聊天,甚至讀繪本給他們聽。

有目標的孩子最美麗
對北梅的學生來說,每一次出任務,都是能力的深化,是對自我的了解。
2014 年,希望閱讀第一次舉辦國中專題研究競賽,至今 10 年來,北梅年年參加,而且幾乎年年奪得大獎。北梅的學生中有賽德克族、泰雅族、客家、閩南和新住民,第一次參賽的主題「發現家鄉」,剛好可以讓不同族群的孩子去尋找家鄉的亮點。
客家的孩子發展出騎鐵馬繞村落的內容。賽德克族的孩子,當時因學校參與《賽德克巴萊》電影的拍攝,發現賽德克族深刻的歷史,他們就從這個角度切入。第一年參賽,北梅就一舉拿下金牌和銅牌,賽德克族的孩子在比賽現場說起部落的故事甚至掉下眼淚。
2024 年剛奪得金牌的北梅國中參賽團隊,成員包括了原住民、新住民,他們在比賽現場因為機器出問題,影片播不出來,「沒關係,不用看影片,我們直接告訴你們!」參賽的北梅學生反應得漂亮,贏得評審青睞。歷屆參賽的孩子,有許多已經上了大學,曾佳瑜就讀中山醫學大學公衛系,她的妹妹曾佳雁進到中興大學企管系。曾佳雁說,國中參賽的經驗,讓他們不害怕做專題,更懂得自主學習。
北梅國中不大、學生不多,又位處偏鄉,卻吸引許碧蕙一待 20 多年,最鼓舞她的,應該是「有同伴一起努力的感覺」。對照冷靜低調的許碧蕙,熱情活潑的校長朱珮芬會隨時主動伸出援手。印刷海報的經費不夠,校長立刻募款。不忍心許碧蕙經常凌晨 4 點起床載學生去比賽,住宿舍的朱珮芬「規定」許碧蕙:「以後妳直接到高鐵等我們,這邊的孩子我來載!」
許碧蕙自覺擅長邏輯推理,少了點感性,於是找來容易跟學生打成一片的許智揚老師跟她搭配,一起討論語文課的教學策略,也輪流帶學生去參加比賽。許碧蕙要求嚴格,專題研究競賽出發前,參賽學生都要在全校師生前演練,報告完之後還要立刻接受尖銳提問。
參賽回來的分享,她會認真要求學生做好報告影片,有學生一開始把報告做得像畢旅短片,放一堆開心的照片,「就被我退件、再退件!」許碧蕙說:「我要的是人家可以看到你們的努力和成長,給人家正向的力量。」嚴格的許碧蕙,讓學生又愛又敬。她開玩笑說,她有訓導組長和角力隊教練當靠山,什麼都不怕。
這就樣一次又一次地勇敢出任務,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深化能力,北梅的孩子不一樣了。很多來訪的人都說北梅的孩子長得很好看,許碧蕙說,這是因為他們有目標,不會茫然。尤其是熱情的原住民孩子,每次出去比賽前,都會說:「老師,我得冠軍給你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