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探索的殿堂裡,一群年輕的國中生以他們獨特的視角與熱情,將課本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為在地的永續發展提出創新解方!2025年國中專題研究競賽「探究X提問,在地共好的N種可能」,7月10日在台北熱鬧登場,6隊入選決賽的隊伍分別從南投、屏東、花蓮與台東北上,展開一場激發創新思維的決賽暨頒獎典禮!

以在地視野 探索家鄉的美好

屏東滿州國中「把酒承風」團隊

首先登場的是來自屏東滿州國中的「把酒承風」團隊,作品《滿州新視野》以自己的家鄉為主題,聚焦於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融合SDGs目標,並透過定向越野活動,推廣當地的自然與文化特色,為評審心中的優良佳作。

南投三光國中「塑塑退散」團隊

同樣關注地方環境議題的,還有初次入圍決賽即獲銅獎佳績的南投三光國中,他們以極具挑戰性的垃圾處理為議題,展開一場環保與垃圾減量的論述。評審天下雜誌總編輯陳一姍表示:「團隊勇敢選擇這麼廣大的議題,並且清楚提出具體的垃圾減量策略與方法,參賽研究精神可貴!」

南投鹿谷國中「COCO小隊」

並列銅獎的南投鹿谷國中「COCO小隊」,同樣選擇艱難的塞車議題作為題目,利用問卷調查與實地訪談,深入了解南投觀光景點假日塞車的因素,並設法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期望達成鹿谷鄉的永續發展。

失傳的記憶 傳承當地文化特色

南投北梅國中「Sai ta phuma di(我們來種吧)」團隊

再度蟬聯金獎殊榮的南投北梅國中,以作品《Wada skdiyan macu na utux rudan 找回祖靈的小米》感動大家的心,透過訪談耆老、請教專家、親自嘗試種植,更以歌曲貫穿主題,帶大家找回賽德克族快要消失的小米文化,評審一致認為報告的完整性極佳,並在報告過程中,展現了他們對自身文化的深厚情感與守護決心。

台東卑南國中「蘇坡idol的笑容」團隊

首次參與決賽的台東卑南國中,也將焦點放在當地文化傳承,用作品《走進台東認識卑南》為題,打開一頁頁卑南族的文化與歷史,這份研究源於學生對身邊文化的重新發現與關懷,並以數位科技為媒介,發展出介紹卑南族文化的互動網站,結合導覽地圖與語音功能,實踐文化永續與在地認同的深遠意義。

AI科技輔助 解決校園困境

花蓮富北國中「4x15 夢想家」團隊

而在AI科技時代之下,校園裡可以如何應用呢?榮獲銀獎的花蓮富北國中,從滾球場上的「4x15」神奇數字出發,深入探討學校的法式滾球隊困境,並透過AI機器人(Petanque_couch)結合專業教練諮詢,協助隊員改善控球、拋球等技術問題,充分展現了「從問題出發、以科技助力」的研究理念。

從家鄉的困境到當地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光大,每一項專題都承載著學生們對周遭的關懷與改變的渴望,而在頒獎典禮之後,也開啟一場拓展眼界的學習之旅,分別由台大Maker社學生帶領大家動手製作彈珠台,隔天(7/11)上午前往中華航空進行企業參訪,一探翱翔天空的秘密!

夢想啟航 華航企業參訪

華航空服員模擬訓練場地

「有人知道這架飛機有幾個引擎嗎?」、「這個空氣溜滑梯要花幾秒打開?」學生一踏入中華航空的大門,就難掩興奮心情,無論是華航博物館中的精彩史料,還是機師模擬艙的晃動,都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而走入空服訓練處的模擬教室,也看到難得一見的機艙大門與「最貴溜滑梯」,讓大家更了解空服員的工作內容,以及多樣化的訓練課程,一窺充滿神祕的機上世界。

機師模擬艙

最後更接軌現今必備的AI科技,帶來一場AI應用的精彩講座,看見它是如何在企業裡運作及優化工作流程,讓孩子們相信只要持續學習、持續幻想、持續體驗未知,雖然AI可以生成,但我們能做到的是感受生命的獨特力量。2025國中專題研究競賽,不僅提供一個展現才華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在偏鄉孩子們的心中播下了探索、創新與社會關懷的種子,更為他們的學習歷程,點亮突破自己的耀眼光芒,打開學生們的非凡視野。

精彩的AI應用講座

- 2025希望閱讀國中專題研究競賽 完整獲獎名單 -

總策劃: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
公益夥伴: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聯華神通集團/育秀教育基金會、陶氏化學、台灣艾司摩爾、台灣杜邦、中華汽車
共好夥伴:信義企業集團、中華航空

 

出處: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 作者:鄭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