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為最多200所偏鄉中小學、帶2萬名學童「希望閱讀」,邀請200多位企業志工跟孩子們一起閱讀、開啟新希望。2020年11月25日,天下雜誌教育金會以「跨域閱讀」為主題,聚集500多位關心孩子們教育與學習成長的師長,一起分享「閱讀」的力量,培養未來人才。

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藍偉瑩。(王建棟攝)

閱讀是什麼?只是閱讀書本、網路、影像?

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藍偉瑩應邀分享「閱讀」時指出,閱讀不只有看書,更重要的是學習「覺察」,觀察周遭人事物。搭捷運到會場的她舉例,一路上她都在觀察人、閱讀人,出捷運站前她已感覺到,路上有不少同樣來參加論壇的人,她甚至不用找指標就跟著轉彎,果然順利到了會場,這也是一種閱讀。

跨領域才是真實世界的樣子

藍偉瑩大學唸化學工程,會去教書,只是覺得自己不適合去工廠,因此還沒做第一份工作就轉行教育。她問現場來賓:跨域跟閱讀是新的題材嗎?並不是,畢竟,人有哪一天是分科在生活的?她認為,跨領域才是真實世界的樣子。

藍偉瑩說,世界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學科是刻意區分,因為工業化後需要大量人力在工作現場,分科是最快訓練工廠所需人才的方法。

問題來了,誰能把閱讀、教育拼回原來的樣子?她說,其實從九年一貫教育就在推跨域學習,只要回到真實世界的脈絡,就可以知道什麼時候、需要用什麼方式與人溝通。

「讓孩子真實體驗生活,在學習歷程反思真實世界之於我的生命,我發現了什麼?」藍偉瑩說,我們花太少時間讓孩子自己去定義問題,自己決定要學習什麼,結果是即使學歷再高,對自己的未來都沒有興趣,也讓孩子喪失問問題的能力。

閱讀沒有特定素材,可以閱讀人,閱讀世界、閱讀他人、閱讀自己。她說,我們太少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卻用了太多時間回應外在的要求。

整個世界都可以是我們的文本,生活無時無刻都可以探究。第一件事,就是要覺察到世界跟別人看到的不一樣,「我讀到我內在的什麼?我為何成為這樣的人?」藍偉瑩說,沒有感受、沒有感想,慾望就不會被啟動。閱讀是主動的行為,教師是啟動者、引導者、更是同行者。

她體會,閱讀這件事,孩子得靠己的力量完成,教師的責任是讓孩子知道「我在旁邊」。

藍偉瑩進一步指出,跨域閱讀是一個敘事歷程,閱讀不是單純的理解過程,是一個說故事的過程。

每個人遇到外在世界,都會先去「現象覺察」,但在課堂上呢?我們常常會直接告訴孩子重點,但是,要讓孩子閱讀全局是什麼,脈絡是什麼,才能理解意義。看整體,會發現一加一大於二,知道原來以為的客觀是摻雜了主觀。

讓孩子成為控制閱讀過程的主體

藍偉瑩有一門課,是跟年輕人說,其實你是戴著眼鏡看事件。她讓班上一半同學先閱讀支持基因改革的文章,另一半先閱讀反對基改的文本,閱讀後收起來放旁邊;再發一篇比較中性的文本。之後,讓他們填問卷回答對基改的態度,在支持、反對、沒感覺、還沒決定四個答案中選一個。

結果,幾乎所有人都受到第一篇文章的影響,會先有一個態度。

之後,孩子一直以為有人在騙他們,他們在接受訊息時會變得非常有警覺,知道沒有人是客觀的。因此,閱讀的過程很重要,所有的觀察,絕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是在詮釋世界,所有的學科都有一套詮釋世界的方法,而我們都在學習這些學科專家腦袋裡面(詮釋世界)的那一套。

藍偉瑩說,跨域會進入真實世界的閱讀,所有人的詮釋都不會一樣。跨域閱讀就是讓孩子經歷、自己跳出來認識世界,讓孩子成為可以控制這個過程的主體,讓他自己去抓取外在世界的真實,走訪、原生材料、互動,產生更多想法。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舉辦2020國際閱讀教育論壇。(王建棟攝)

2021應該是打開的一年

2020年,疫情或許封閉了我們的生活,但透過閱讀,我們可以打開這個世界。《天下雜誌》社長吳迎春指出,2021年應該是「打開」的一年,打開受到疫情衝擊的過去一年,也為下一代的學習與教育打開新視野。

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歐人豪指出,過去說要培養孩子一技之長,但現在發現一技之長可能不太夠用。分科、分領域是大人分的,孩子沒有分,孩子需要知道整體再去探索,很多陪伴一技之長的其他專長,不是一個學科、一個領域就可以達成。

歐人豪對在場老師說,有很多機制,像是共同備課、協同,透過教學團隊的方式引導孩子素養學習,但孩子的自主學習就要靠閱讀。他說,只讀自己專長領域的閱讀不太夠,現在企業用人,看數理專長外,還會看有沒有人文素養,因此閱讀需要跨域。

負責《天下雜誌》「決戰未來—2020教育特刊」的副總編輯林倖妃說,教育是立國之本,人才是台灣最好、最需要的資源。

林倖妃以長期跑教育的經驗指出,學習力決定未來,未來世界需要終身學習。最近校園發生幾件學生墜樓憾事,背後代表的是學生迷惘,對未來焦慮,意味著教學生學習的方法更重要。

林倖妃分析,未來人才有五大特質,包括:創造思考力,這是區分我們與電腦不同的獨特特質;跨域力,因為混合型職位愈來愈多;科技力,就是不當工程師,也要有程式思維;自學力,學生要找到內在自主學習的熱情;最後是幸福力,我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國內有愈來愈多大學採取不分系、客製化甚至是空白學位,所有課程都可以由學生自己設計。林倖妃舉例,從北醫的跨域學院發現醫生也需要跨域,許多醫學系學生去唸法律,因為醫生是高風險行業,常常會有醫療糾紛;交大的百川計畫,讓學生100個畢業學分裡面有30個可以自由選擇;清大的實驗教育方案,規定28個通識學分必修之外,其他都自選。

科系、學程鬆動後,學生要自己找學習模組,這必須從高中就開始學習探索才可能達成。

《天下雜誌》副總編輯林倖妃。(王建棟攝)

在疫情危機中,不能只看到危還要看到機

人在香港的德勤中國及德勤亞太區學習與發展主管趙敏思,透過預錄演講分享企業要什麼跨域人才。趙敏思說,德勤在亞洲有100多個辦事處、7萬個員工,2020年這個「顛覆的一年」,不但可以看到科技、數位化帶來很多變化,也看到德勤員工學習的變貌。

她分享德勤「全球人才調研報告」指出,84%的企業覺得員工終身學習對企業轉型至關重要;74%的企業認為未來12-18個月,企業能否成功在於員工能否轉型。她說,重塑技能(reskilling)很重要,德勤分析出六個核心競爭力可以決勝未來,讓員工「應時而變,未來無限」。

這六個核心競爭力是:

  1. 擴展商機,與客戶、同仁保持良好關係,特別是這個顛覆的時代,與客戶不一定有面對面的機會,遠距要如何開發關係、管理關係?這是企業未來決勝的關鍵。
  2. 協作共贏,這跟合作有點不一樣,還包括跨區域、跨企業、跨商業模式的共贏;還有人與AI、人與科技之間的共贏。
  3. 科技至in(知音),對於無人車、AI等等新科技,不單要知道,要能追上潮流就還要能講。
  4. 創新,也就是設計思考,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事情。

趙敏思直言,上面四個競爭力並不是什麼新的課題,但第五個韌由心生與第六靈活應變,就是疫情後的新挑戰。在疫情挑戰下,人如何可以有韌力?而且要從心裡面生出來?要用什麼心態去面對逆境?是正面還是負面?從危機中,我們不能只看到危,更要看到機。

疫情之下要靈活應變,面對逆境與挑戰要靈活變通,要有「成長的心態」,而不是定性的心態,要問自己,面對逆境的時候,有沒有勇氣去改變?有沒有勇氣去擁抱改變,改變工作、生活與學習的方式。

趙敏思分享一個希臘神話故事「皮格馬利翁」,雕刻家愛上自己雕的女神像,最後雕像變成真正的女神,這其實是一種「自我應驗預言」的發展。這個神話故事在劇作家蕭伯納手中變成家喻戶曉的《賣花女》,一個教授認為可以打造賣花女成為上流社會淑女。

趙敏思還舉歌劇中的經典對白,「賣花女說,我對著你(教授)就是一位淑女,因為你這樣對待我、這樣期待我。」

趙敏思說,這告訴我們,內心要帶著正面期望,才容易成功。教育與培養者,怎樣看別人,帶怎樣的眼鏡,對方會慢慢在行為上配合教育、指導者的期望。她說,如果員工、孩子學習進度特別慢,而你的心裡真的有這種假設、有這種想法,你會不知不覺中讓孩子愈來愈懶惰。

天下雜誌教育金會以「跨域閱讀」為主題,聚集500多位關心孩子們教育與學習成長的師長。(王建棟攝)

從閱聽者到生產者,透過閱讀學會說故事

論壇也邀請在教育現場老師,分享他們的閱讀教學。台中教育大學實驗小學老師羅佳羚與高雄大同國小老師鄭鈿樺,兩人已合作五年、為兩個學校的孩子共備教學。

羅佳羚分享「地景與歷史文本的對話」指出,閱讀設計讓孩子與空間、時間對話,透過「家鄉的臉孔」,讓孩子有感、有感想、學會分享。

閱讀地景就是觀察人類的活動、聚落,從學校周遭出發,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她說,她們把課程鎖定在社區,當地有很多社區創生,連結在地的真實議題,活動單設計都是開放問題,讓孩子們寫發現到什麼?「地景的閱讀是一種觀察能力的培養,從人文社會角度的培養」。

羅佳羚也讓學生理解文字的力量,引導學生閱讀《天下雜誌》、《微笑台灣》,看記者如何寫好這個報導,從修辭、小標題、內容文學性等等,學習如何寫一篇好文章。

鄭鈿樺則指出,透過「跨域閱讀行動家」,培養孩子們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從日常生活的素材觀察,從閱聽者變生產者,學習說自己看到的故事。

閱讀,是一個敘事的過程。說好一個故事,則是從廣義的閱讀與觀察開始。透過論壇,讓更多人發

現「跨域」就是回到真實世界,是一個運作的整體,把為了便利與效率分割、破碎的世界再重新拼湊起來,讓閱讀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再是有壓力的學習,而是探究的起點。

台中教育大學實驗小學老師羅佳羚。(王建棟攝)
高雄大同國小老師鄭鈿樺。(王建棟攝)

(本文轉載自CSR@天下

出處:CSR@天下/ 作者:黃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