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愛學習的腦,從0歲起以「親子共讀」取代3C育兒
研究顯示,93%的2歲幼兒天天接觸3C產品,專家觀察,過度過早運用3C的幼兒,容易假性過動。全世界都在推動從零歲開始親子共讀,培育愛學習的腦,用共讀取代3C育兒,要如何做到?
3C育兒正夯,愈來愈多父母、阿公阿嬤或保母,為了短暫安撫(讓幼兒好好吃飯、安靜搭捷運等),把3C當成解決方法,但後遺症已不斷出現在幼兒園教室和診間裡。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都憂心忡忡。
「牧村親子共學教室」創辦人何翩翩觀察,「愈來愈多過早使用3C的孩子,他們的挫折容忍度很低、很容易生氣,沒辦法等待,也沒法專注;他們習慣被聲光刺激瞬間麻痺,也需要立刻的刺激和安撫。」老師們只能握著他們的手,轉移焦點,帶他們走出挫折當下,再用動手做活動、高強度的運動(如騎車、滑板、游泳等),讓他們得到滿足感,最後才能專注到閱讀上。「這時大人要夠穩、要撐住,」何翩翩強調。
兒童職能治療師黃彥鈞則發現,幼兒長時間使用平板、手機看影片、玩遊戲,會出現「假性過動」現象,最常見的狀況是睡眠不足。他表示,「3C螢幕的藍光以及內容多半伴隨高度聲光效果,容易分泌很多多巴胺,即使睡著也是淺眠,大腦一直處在『興奮但疲倦』的狀態。」
他更遇過一個過早、過度使用3C的幼稚園孩子,「分不清真實和虛擬情境,覺得現實的人是遊戲裡的殭屍,在學校很容易自言自語、情緒暴動。」最後必須請醫生和職能治療師到家裡評估診斷,並後續介入早療。
元宇宙時代,數位閱讀的載具、形式大增,也大幅改變親子共讀的樣貌。
2019年「台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針對全台7,000多個、家有2至5歲幼兒的家庭進行閱讀概況調查,發現僅有不到2成的學前兒家長「天天」與孩子共讀,高達3成「從不」或「幾乎沒有」共讀;而2歲幼童每天接觸電子產品的比例卻高達93%。
穩定的「發球與接球」 為幼兒語言學習打地基
兒童發展專家能夠同理自己都難以戒3C的父母們,在身心俱疲時,暫時先用3C產品充當保母,但前述計畫主持人、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張鑑如提醒,除了限定使用3C時間和內容外,更重要的是陪孩子「一起使用、好好互動」,而非全然把孩子交給3C。尤其0~2歲階段,盡量不要讓孩子接觸3C。
這並非道德喊話,而是多項腦科學研究已經證實,父母(或主要照顧者)保持穩定、支持性的親子互動,有利嬰幼兒認知和語言功能發展,並對孩子一生都有益處。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是全球幼兒發展研究重鎮。點進官網,就看到中心的倡議和主張──人腦是「建築工程」,先天的基因是「建築的藍圖」,但後天環境、經驗才是形塑孩子腦建築地基強弱的主力,深刻影響未來的學習、情緒、行為和健康。
嬰幼兒階段有高品質的互動,是腦部發展的關鍵養分。「『發球與接球』般的互動,形塑腦神經元連結。嬰幼兒會自然地用聲音、臉部表情、身體姿勢和周遭互動,大人要用同樣的發音、姿勢去回應……例如嬰兒看見一件物品,大人就說出它的名稱,或者共讀時,大人在書頁上用手指指著文字,都有助嬰幼兒腦連結聲音和物件。」力主國家、社區從零歲開始支持孩子的發展,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也成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第四項「優質教育」的唯一學前教育合作夥伴。
零歲開始早期閱讀 影響未來學習成果
科學研究也證實,「從零歲開始的早期閱讀」極為重要。
國立清華大學幼教系「幼兒發展與神經心理實驗室」,邀請許多台灣幼兒親子檔來做大腦、眼動、語料研究,結果和國際腦科學研究一致。「閱讀是驅使腦部很多區塊、同時且高度活化的活動,牽涉到很多複雜的能力,從眼睛看(視覺)、圖像處理、文字解碼、語意提取等『語言區塊』明顯活化,到提取背景知識、判斷因果、推理的『認知區塊』也活化起來,還有情緒涉入……」計畫主持人幼教系副教授周育如表示,「閱讀比拼拼圖、玩玩具用到的腦部區塊多得多。」
「閱讀能啟動孩子的大腦,絕對不是講故事而已,」周育如強調。0~6歲是孩子大腦發展的黃金期,透過親子共讀,能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從身體動作和自理能力、語言能力、認知能力、創造力、社會情緒力等,「幼兒時期打底出來的這些能力,會影響他未來的學習成果,甚至到中學的學習。」連動影響如此之長,父母要做的只是在孩子小時候拿起書,好好地陪伴他共讀,周育如肯定,「你的陪伴不只是孩子童年的美好記憶,更重要的,你的陪伴會促使孩子的智能全面開啟。」
紐西蘭學者 Marie Clay 則提出「讀寫萌發」概念,指出讀寫學習(包括基礎的解碼能力、口語相關能力)始於嬰幼兒階段。師大教授張鑑如提醒,「讀寫萌發經驗不同於小學、國中的學習經驗,不是當作一堂課或學科來進行,一定要鑲嵌在孩子的生活情境裡,跟著孩子的說聽讀寫能力一起進展。」
親子共讀減少學習落差 攸關國力
提前提早親子共讀,不僅是個別家庭的選擇,已開發國家紛紛投以政策和資源,全面性推動早期閱讀,因為親子共讀,能有效弭平M型化、克服貧富差距帶來的學習落差。國內外的研究也都證實,直接影響幼兒發展的因素是親子共讀的時間和品質,家庭社經地位僅有間接影響。師大教授張鑑如的調查發現,「沒有或幾乎沒有」共讀的幼兒,在所有面向發展的平均分數都低於每週共讀「1到3次」的幼兒;每週共讀「1到3次」的幼兒,在認知記憶、語言表達、讀寫萌發的能力也顯著低於每週共讀「4到6次」的幼兒。
除了共讀,和嬰幼兒聊天互動,也能提升未來的學習力。美國加州大學2018年發布一份長期研究報告,檢視一群9~13歲孩子的的智商測驗 (IQ)和三種語言發展測驗(詞彙量、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分數,並比對這群青少年在2至48個月時的語言分數,發現孩子18到24個月期間,若家長能給予孩子豐富的語言經驗(多和孩子講話,多和孩子聊天),不論母親教育程度如何,不僅可提高嬰幼兒的語言能力,還能影響孩子在9~13歲時的智商分數和語言測驗分數。
從零歲起的親子共讀,不是強迫學習,而是提供一個支持讀寫萌發的環境,愈早開始愈好。投入兒童閱讀近三十年、《親子天下》閱讀頻道總監張淑瓊觀察,過去推閱讀比較重視親子共讀的樂趣,「沒有『輸在起跑點』這件事,起步晚的任何時間都可以開始,但是科學告訴我們,共讀愈早開始愈好、愈容易」。她表示,「問題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必須做,因為這攸關國力。」
展開早期共讀 父母可執行的4大行動
家有0~3歲嬰幼兒,孩子都還在「吃」書和「撕」書階段,關注孩童成長的新手父母,該如何共讀起步?
1. 6~8個月的孩子 就可以開始共讀
孩子生命最初的1,000天,已完成80%的身體與智能發展,周育如建議,孩子六到八個月大、只要能穩穩地坐在爸媽的懷裡,就可以開始共讀,即使只有幾分鐘也好。
2. 孩子才是共讀的主角
很多父母以為共讀就是「我講故事孩子聽」,有的還「唱作俱佳的扮演起說書人」,忽略讓孩子有機會表達、互動、理解。周育如觀察,其實要把孩子當成閱讀的核心,說的、回答的都應該是孩子。
3. 採用適合孩子發展階段的共讀方式
周育如分析,幼兒閱讀發展有個三階段:看圖、說故事、認文字,父母要採用對應的共讀方式。
0~2歲的孩子,可用具操作性、材質不易損毀的翻翻書、布書。內容單純、語句重複適合大聲朗讀(read aloud),不重故事情節,而重聲音的音韻節奏、圖文連結與孩子的反應。
例如三、四歲前孩子都可能還在看圖,父母常會抱怨「孩子不專心」,但此時要觀察孩子在留意什麼,指物命名(例如這是「狗狗」),逐步加上形容(會汪汪汪叫的狗狗……),然後到口語延展,讓口語變豐富、句型變長。
等到孩子忽略跟故事軸線無關的畫面,開始看主角在做什麼,就進入故事線理解階段。跟孩子口語討論,做確認理解、預測回想、延伸討論等練習,豐富敘事能力。
「很多父母親子共讀就停在這裡,一直講故事,但孩子發現『我在看圖、大人在看字』。孩子開始對文字感到興趣,大人就要趕快支持,「在讀已經很熟悉的故事時,透過『逐字指讀』,幫助孩子連結聲音、意義和文字,」周育如說,再適時教孩子「部件覺察」,從部首認字、發音,共讀最終目標是讓孩子獨立閱讀,並且從閱讀展開自己的學習。
4. 定時定位,每天10分鐘,21天養成共讀習慣
養成習慣需要至少21天不間斷的練習。家長可以嘗試,固定在睡前共讀,不僅能培養習慣,也讓孩子時間到就會開始期待和爸媽的親密時光。至於要共讀多久,專家建議,沒有一定的標準,端視嬰幼兒的注意力,短短3-5分鐘也可以。等孩子漸漸長大,可以適度拉長時間,10分鐘、30分鐘都可以,重點是持續,讓共讀變成常規。
二須「定位」,固定位置。雖然任何地點都可以和孩子共讀,但若要和剛出生的寶寶,最好選擇安靜的地方。等孩子比較大了,就可以為孩子布置一個能夠自行拿取書本的閱讀角落,讓這個環境自己「邀請」孩子到那裡看書。
從零歲開始親子共讀好處多多,不僅提早促發兒童的學習腦,更重要的是,提升親子關係的親密感,創造閱讀與幸福感的連結。專家提醒,焦慮的父母也要放下過度教育的期待,親子共讀要能奏效,前提是讓孩子在愉快和期待的氛圍下,愛上閱讀。此外,父母的示範也很重要。孩子靠著模仿來學習新事物,想要孩子愛上閱讀,爸媽自己也一定要喜愛閱讀。
儘早和孩子一起共讀,讓閱讀成為他真心喜愛的遊戲和活動,讓孩子的人生「從閱讀開始」、「讀」在起跑點!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22年2月23日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