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熱門的 SEL 怎麼教?台灣 KIST 這樣教孩子戰勝情緒怪獸
社交情緒學習已是近年來不少歐美小學的必修課,更有研究證實孩子情緒處理得好,就能學得更好。台灣 KIST 學校強調課程養成孩子品格力,採取 SEL 融入教學作催化劑,但理論如何在教學現場落地?KIST 實行了至少3年,大人小孩都能感受到變化。
走訪一趟美國的小學,低年級教室後頭或佈置懶骨頭小沙發,或掛起旗幟和小帳篷,還有絨毛娃娃和抱枕在旁,這裡不只是給小朋友休息的地方,老師們將這樣的教室區塊命名為「情緒角落」。當老師看見小朋友出現比較大的情緒波動,就會詢問孩子是不是需要走進角落?握著計時器坐在沙發上,小朋友可以透過情緒小卡、或運用在社交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的課堂所學,進行自我覺察和管理,學習如何管理壓力、控制衝動。
研究發現,進行社交情緒學習孩子能學得更好。OECD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花了3年,調查7000名英國、美國、愛沙尼亞的5歲學童,在2021年公布研究發現,孩子的社交情緒發展和認知能力有著緊密的關聯。譬如,孩子的讀寫萌發(emergent literacy)和計算能力(emergent numeracy)兩大認知能力,和社交能力與同理心二大社交情緒發展呈正相關。OECD 研究顯示,任何一個學習階段的認知與非認知能力學習,都支持著孩子在不同領域的未來發展。
在美國,有許多州都會要求學校將社交情緒學習 SEL 納進課程,希望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能分辨情緒,高年級則是學會解決衝突等。美國最大公辦民營學校 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知識就是力量計畫)近年導入社交情緒學習,帶孩子先處理好情緒再提升學習策略。
將視線轉回台灣,位在雲林縣的拯民國小,由誠致教育基金會承接,並借鏡 KIPP 辦學經驗,採行 KIST(KIPP Inspired Schools in Taiwan)教學系統,為孩子安排品格與學科的雙重科目的學習。KIST 教學獲得在地家長好評,翻轉偏鄉小校一度面臨廢校的命運,學生班班滿班。
曾隨著 KIST 團隊赴美國 KIPP 學校觀課一週,拯民國小老師李科賢因著當時的課堂觀察,調整自己在教室裡面對孩子的應對姿態。在校服務6年的李科賢,出席 KIST 共識營分享,自己曾任補習班老師,也曾運用過威權管理班級。但她發現,孩子在接受社交情緒學習後,低年級學生的課堂表現也能變得更穩定。原先會和同學起衝突的男孩,開始認識自己生氣時的特徵:上課不認真、說話不看對方,要讓自己平靜的辦法可以在紙上畫出當下的表情,直到情緒平緩。
「擁有堅毅的品格是願意根據長遠的目標奮鬥,但奮鬥的過程裡,可能會不斷遭受挑戰,特別是小小孩面對挫折可能會出現失望、想放棄的情緒⋯⋯」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吳明柱,原本是國中老師,曾任宜蘭縣課程督學。他表示,社交情緒學習像是孩子養成品格的催化劑,所以在 KIST 學校,老師們會先試著讓小小孩平緩情緒,再去思考面對學習、挫折的下一步該怎麼辦。
SEL 社交情緒學習分為以下5個步驟:
- 自我覺察:不去壓抑,知道自己在難過什麼?情緒怎麼樣?知道生氣或難過的來龍去脈,讓情緒出得來。
- 自我管理:穩定內心情緒,有效地管控壓力、控制衝動,設定達到目標的能力,激勵自己實現目標。
- 社會覺察:辨識個人與他人的情緒關係,自己生氣時,旁人也會受波及,感覺及表達對他人的同理心的能力
- 關係技能:溝通、傾聽、與他人合作,建立及維繫正向關係的能力。
- 負責任地作決定:和社會互動做出建設性的選擇,負責任的能力。
社交情緒學習並非一蹴可幾,李科賢每天都會陪伴孩子進行自我覺察。在課堂實踐社交情緒學習已有3年時間的李科賢,不僅邀請孩子在上、下課時,在海報上標註不同情緒的欄位,貼上姓名貼紙,標示自己當下的情緒狀態,像是:幸福、興奮、放鬆、安心、失望、無力、抓狂、憤怒等等,好讓老師掌握孩子的情緒變化。特別的是,當她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胡鬧時刻,李科賢會選擇先照顧好大人自己的情緒,喝口水、深呼吸,再去幫助孩子迎接心底「情緒怪獸」的挑戰。
李科賢分享,小學三年級的凱凱,平時是一個活潑可愛、和老師關係處得都很好的孩子,但有一次的掃除時間,她坐在教室裡批改作業,依稀聽見包含凱凱的幾個孩子,正在因為掃除工作起口角衝突。後來凱凱走進教室,大力揮灑沒有力氣擰乾水的拖把,將水滴四濺在各處。而後,凱凱見著同學集合放學,仍繼續待在教室裡,默默地唸著:「都沒有人要等我。」李科賢的第一步,是拿了蛋黃酥,要凱凱拿蛋黃酥給和他起衝突的同學,雖然凱凱沒有拒絕,卻作勢要吃掉它⋯⋯
「都快下課了,你剛也在教室鬧過了,還來這招!」李科賢回想,放學之際她見孩子調皮,也會感到不耐煩。但她快速轉換模式,「我覺察到他的情緒是要被處理的,凱凱需要靠身為大人、更有經驗的我去引導他,幫助他梳理情緒。」
李科賢喝了口水,平緩自己的情緒,她接著向孩子遞出邀請,請孩子走回教室。李科賢見著孩子背對著回答她的問題:「你是不是在生氣?是不是因為沒有人等你放學?」她不急著責罵,選擇擁抱摀著臉的凱凱,終於在老師懷裡忍不住情緒潰堤。待凱凱將淚水擦拭乾淨,李科賢和凱凱兩人一起重回掃除時間,梳理情緒歷程、思索接下來有意採取的行動。
李科賢指出,她這幾年進行社交情緒學習的體會是,帶領孩子面臨生命中這些突如其來的衝擊、情緒的時候,最好、也最關鍵的方式,就是與孩子的情緒同在。她也建議老師和家長,比起急著為孩子下指導棋、氣憤地指責,無妨嘗試專注傾聽,接納孩子的感覺,一起想想看,現在可以怎麼做?大人可以提供什麼協助?彼此共同進行社交情緒學習,一起面對生命中大大小小的課題。
「在覺察情緒的過程裡,我們都需要很長的時間練習感受,感受那些令我們想起來欣喜若狂的瞬間,也可能是那些讓我們扯心撕肺的過程,重新去了解感受背後複雜的情緒與帶來的訊息,比起『不准哭!』與『哭什麼?』這樣的壓抑,無論如何,能感受就都是好的,」習慣在個人臉書紀錄每一個社交情緒學習時刻的李科賢寫下,「重新感受情緒,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能更有機會更貼近真實的自己。」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22年08月10日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