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對嬰兒影響多大?研究:對「認知發展」帶來長期傷害
半歲大的寶寶,可能一天就累積看了近三小時的電視,讓很多爸媽不可置信。但更糟的是,爸媽們無法看出來,這在孩子一歲半時,腦部活動就可能已經出現異狀。如果持續累積,將造成長期的傷害,甚至在孩子上學、進入中年級時,還看得到負面效應。
父母從孩子多大起,就會讓他們用電視、平板等電子螢幕,以及看多久呢?
結果讓很多人驚訝。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研究,在孩子六個月大時,有人已經平均一天就看將近三小時的電子螢幕了,而且有七成的寶寶在睡覺的房間裡就有這樣的電子裝置。這大幅背離了美國小兒科學會的建議,在孩子18個月大之前,除了與親友視訊通話,應該盡量少盯著電子螢幕看。
這樣的發現的確令人難以置信。但更令人擔心的是,新加坡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寶寶時期大量看電視、影片,將影響長期的認知發展,帶來傷害。
《美國醫學會兒科期刊》刊登新加坡衛生部贊助新加坡國立大學等醫界學者的長期研究。研究人員在2009年時徵募四百多位懷孕婦女,追蹤她們的孩子出生後的行為,在孩子一歲時,請媽媽回報每天看螢幕的狀況。接著,在孩子一歲半時,為他們做腦波圖,記錄孩子大腦額葉中央與頂葉的活動狀況。然後,在孩子九歲時,透過問卷詢問這群孩子的老師他們的行為,藉以衡量他們的專注力以及執行功能相關的運作狀況。
結果發現,孩子的腦波活動跟看電視、平板等影片的時間長短相關,也跟之後老師回報的行為有關聯。這些孩子在嬰兒時期每天看螢幕的時間從一小時到超過四小時不等,看愈久的孩子,在一歲半時的腦電圖就已經出現執行功能、認知、工作記憶與注意力受到傷害的徵兆;他們在九歲時的執行功能也比較差,會影響很多高階認知能力,像是學習、學業成就、心理健康、情緒調節等重要的發展。
二歲前學習 更需與真實的人、事、物互動
這篇文章特別強調,孩子在二歲之前,要學習關注身邊的事物發展,把他們的注意力放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隨著事情移轉注意力。但是放任他們看電視、平板、影片,就減少了關注身邊事物與變化、鍛鍊專注力與注意轉移的能力。
這也阻礙了他們處理身邊資訊的發展能力,因為孩子的學習跟大人一樣,需要很多情境的觀察、與人互動、經驗、內化思考、或看著別人的行為,慢慢累積而成,這對規範生理機能也很重要。但是看電視跟平板是靜態、單一面向、也沒有互動與深度思考的行為,並沒有辦法達成這種學習效果,而且還會排擠真實行為中的互動時間與機會。
更糟的是,這些內容常常重複,而且嬰兒只有看到螢幕上平面、2D 的圖像,而不是真實生活中的立體 3D 圖像與親身接觸、感受,在在都減少了嬰兒應該收到的各種繁複刺激與發展。孩子從小就因此失去許多成長中應該有的學習與發展機會,長期累積成更大的傷害。
此外,嬰兒也需要大人的注意力,並且藉此學習與處理各種資訊。從這個角度看來,即使坊間有很多標榜有益發展的益智、教育、兒童節目,也需要大人在旁陪著解說與互動。雖然孩子也要學習獨處或自己玩,但仍需要大人看著他們,鼓勵他們發揮創意地探索與玩耍,而不是用電子螢幕佔據他們的注意力與時間、抱著只要孩子不吵就好的心態,疏忽了他們。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兒科期刊)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23年02月06日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