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年來,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投入「希望閱讀」公益計劃,深入200餘所偏鄉國中小,結合社會力量,提升學童的閱讀能力。基金會秘書長凌爾祥在2021天下經濟論壇(CWEF)冬季場,分享背後的精采故事。以下是演講摘要:

(王建棟攝)

1981年,《天下雜誌》創刊;2002年,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正式成立,可以集結很多社會的善意力量,認養偏遠地區200所小學,我們啟動了「希望閱讀」計劃。

《天下》是出版業,但我們的發行人規定,自家出版書籍只能佔15%以下;因此每年7月,全台出版社的新書會送到辦公室,由老師、專家選書,我們再送到偏鄉。

「希望閱讀」計劃每年捐贈2萬本書,至今累積34萬冊書。我們的希望閱讀書車,已經繞行台灣176圈。

有人說,也許偏鄉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所以我們招募企業志工、大學志工進入學校,陪孩子讀書。

做一件事,讓改變看得見,我們始終相信,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如同給他一雙飛出低谷的翅膀,讓他有機會海闊天空飛翔。

我們看到什麼改變呢?兩個故事。

首先是位在台南西港的松林國小。

照片中的潘豐富校長退休時,從台南搬了一個盆景到辦公室送給我,也謝謝我們基金會。

教育改變的偏鄉孩子,長大成為國小老師

他說,他接手這所學校時,正面臨人事糾紛,以及少子化可能倒校的問題;接手以後,閱讀書車進入學校,只要我們介紹哪一所學校的老師講得不錯,他就開著9人座的發財車,四處載著校內老師去學習。

他的努力被玉山銀行看見。玉山銀行捐贈100萬,在四周都是胡麻田的校園,興建新的圖書館;剪綵時,台南市政府教育處長看到圖書館,他說,在他任內如果有機會,一定撥款,讓台南市每所學校都有這樣的圖書館。

潘校長當時對我說,「這樣的影響力還不夠大嗎?」

在他8年任期結束後,為了延續累積的成果,他找到台南市候用校長第一名的張志全校長。張校長從屏東鄉下出身,從小跟著母親在市場賣菜。

經由他不斷努力,松林國小獲得兩次教育部閱讀磐石獎,也是台南市的閱讀量點學校;6個班級擠進121位學童,我們也引進台積電志工,每個月到學校陪伴學童閱讀。

來自偏鄉的林文祥如今成為老師,繼續影響下一代的學生。(邱劍英攝)

這位是林文祥,2005年,他在高雄內門金竹國小念四年級時,參加基金會舉辦的「小作家圖文創作大賽」,有機會到台北受獎、發表。

2年前,我去找他,他剛從台中教育大學畢業,在高雄民族國小實習。我一進學校,他說很高興看到我;他人生許多第一次都在2005年發生,第一次到台北、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第一次搭捷運。

他在升學推甄時,老師問他,別人的備審資料都是寫志工、學習經驗,為什麼他寫繪本創作比賽?他說,「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外頭的世界。」

對一個全部的學費都得靠慈濟獎學金的學生來講,這是很珍貴的經驗。

資誠希望調查基金會「希望閱讀」計劃的社會投資報酬率。當專訪員問他,他願意用什麼來換那次的繪本創作比賽,他說幾萬塊;如果是「希望閱讀」資源進到學校,他願意用童年換。童年值多少錢?他說100萬,因為是人生第一桶金。

如果沒有金錢考量,他說,肯定上億了吧!因為閱讀給他終身帶的走的能力,給他自信、表達能力。

現在的林文祥在桃園新街國小當老師。他喜歡這個工作,如果教育改變他的一生,他也希望可以試著從改變一兩個孩子開始。

耳垢太多,聽力回不去了

去年9月,我到台中舉辦百本好書的導讀會。休息時,一位南投縣偏鄉小學的呂老師找我,他說,他在偏鄉服務16年,當基金會的閱讀書車開進學校時,他充滿希望,一定可以為偏鄉做什麼事;但最近3年愈來愈焦慮。

他給我3個例子。有頭蝨的孩子愈來愈多,蟯蟲比例愈來愈高,從六分之一到二分之一;20個孩子有7個聽力不好,帶到耳鼻喉科檢查,原來是耳屎、耳垢太多。清完之後,聽力好了,但是時間晚了,「手拉手」聽成「走拉走」。

呂老師說,偏鄉孩子的家長為了拚生計,到外地工作的人數本來就多,單親、隔代教養的孩子與父母的相處時間少,但手機更奪走了與家長相處的機會。

他問我,《天下雜誌》能做些什麼事?我開口,卻無言。我後來把這個訊息轉編輯部,再由記者深入調查。

有時候走在偏鄉,也許很無力,覺得是漫漫長路,但是,教育改革跟環境保護一樣,影響好幾個世代,錯綜複雜,需要大家一起參與。

我們不要期待所有人都改變,但只要有關鍵少數,20%的人動起來,就有希望。偏鄉的孩子,到底有沒有海闊天空的未來,在座的您,只要加入關鍵的20%,偏鄉的孩子就有希望。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


延伸閱讀

出處:天下雜誌/ 作者:天下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