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愈頻繁進行親子共讀,愈能促進嬰幼兒大腦及語言發展。近期台灣師大發表的學術研究報告顯示,台灣2歲幼兒每天接觸3C的比例高達93%,每天親子共讀的僅有18%,且親子共讀質、量,都和家庭社經地位有關。

2歲幼兒已有93%天天接觸3C,但是每天親子共讀的僅有18%。(親子天下提供)

台灣推動閱讀已經超過20年,從2007年起邁入「閱讀2.0」,閱讀教育更看重策略和方法,幕後推手就是台灣閱讀教育先驅、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榮譽教授柯華葳。國家圖書館與清華大學於2021年11月共同主辦「柯華葳教授逝世週年紀念會」,邀請教育部長潘文忠與多位學者,延續柯華葳的學術研究和理想,討論台灣閱讀教育的下一哩路,而最小的閱讀推廣對象是2個月大的寶寶。 

1991年,柯華葳就曾引進國際最新幼兒學習發展研究發現與觀點,影響了國內學者研究的方向。與會的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王馨敏就國際研究指出,2個月大的寶寶聽到自己母語句子的時候,大腦神經活化的通路和成人已經是一樣的,顯示2個月大就能處理母語句子訊息。研究也發現,愈頻繁進行親子共讀,愈能提升1歲嬰幼兒大腦預測力,促進語言發展。

王馨敏進一步根據研究說明,親子口語互動和投入程度也會影響大腦的活化現象。當大人分心,和不同對象說話時,小寶寶原先和大人一致的大腦神經活化通路,就會脫軌。但當親子共讀時,爸媽愈專注、和小寶寶互動度愈高,親子共讀品質愈好,小寶寶腦部負責語言、行為的前額葉就愈活化,到了1歲嬰幼兒身上也適用,更有助於提升幼兒的大腦預測力,促進語言發展。

只是多數台灣的爸媽並不習慣和幼兒親子共讀。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張鑑如,曾研究「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的7千多筆、今年已經是4、5、7、8歲孩童的家庭閱讀環境,她從調查發現,孩子年齡愈小、家中愈少有合適他們的書。比照數據更發現,孩子1歲時,僅10%家庭會每天親子共讀,但有59%家長會每天給孩子看電視、接觸手機、平板電腦等。2歲幼兒已有93%天天接觸3C,但是每天親子共讀的僅有18%。

不同年齡階段家庭閱讀與3C使用比例,左欄單位為百分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提供)

張鑑如交叉比對數據資料分析,親子共讀的環境甚至會依據家庭的社經地位,出現明顯差別。她指出,無論是家中適合孩子年紀的書本數、每週唸書給孩子聽的次數、或是平均每次唸書給孩子聽的時間,中低社經地位的家庭都低於高社經地位的家庭。而這些來自中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幼兒發展,無論是認知、語言、社會情緒、身體動作上都不如高社經地位的孩子,且有顯著差異。 
張鑑如呼籲,雖然親子共讀推動得早,但時至今日仍應正視親子共讀推廣的重要性,且政府應與民間協力推動。在弭平社會不公平的做法上,她與團隊建議,可透過主動、穩定、持續提供書籍到住家,並提供家長個別輔導、促進學校與家庭間的合作。至於幼兒語文教育專業養成師資方面,也可以提供老師在職進修相關研習課程並給予研習時數等。

雙閱讀世代到來,強化孩子數位閱讀的能力

「農曆十五號是哪個寶寶滿月?」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曾世杰在紀念會上分享國小學生因弄混了究竟是月亮滿月,還是寶寶出生週期的計算,誤讀了訊息,曾世杰由此延伸討論、強調跨領域學科詞彙研究推動的必要性。而此項建議,是8所大學團隊延伸柯華葳去年7月閱讀政策「閱讀教育的下一哩路」建議中的其中1項。

曾世杰說明,「閱讀教育政策的下一哩路」政策建議下的學生願景是,每一位學生雖處不同學習階段、社經地位和學校脈絡,都必須具備善用紙本與數位工具的素養,才能成為博雅、思辨,並能自學的讀者。政策建議方向有三:

一、確保學生具備中英文的基礎閱讀力。

二、強化學生數位閱讀力。

三、發展深度、跨域閱讀能力。 

教育部長潘文忠在會中提到,去年7月他也曾與柯華葳教授討論「閱讀教育政策的下一哩路」,當時他相當認同教授理念與建議,但不希望政策建議只成為白皮書。現在,「閱讀教育政策的下一哩路」已在教育部指導下,由清大柯華葳教授閱讀研究中心主辦、8所國立大學協辦,多方投入深度規劃。潘文忠允諾,未來5年會將進一步根據政策建議,進行相關行政規劃。

2018年,柯華葳就曾在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2018年國際閱讀教育論壇」上,以2016年「國際閱讀素養調查」(PIRLS)首次加入數位閱讀素養(e-PIRLS)項目成績舉例說明,台灣紙本閱讀成績在全球50個國家地區,排行第8,數位閱讀卻在14個國家中倒數第7,藉以提醒老師和爸媽應重新思考,與其禁用3C,不如教會孩子運用數位資源進行數位閱讀、自主學習。

直到現在,有愈來愈多的學校重視數位閱讀,參與2年前由柯華葳創辦的「線上探究競賽」,也成展現彈性課程成果的項目之一。今年參與「線上探究競賽」的人數已達2,597位學生、1,183位教師。即便是平均每年級有30個班的大校,新北市中山國中也投身其中,並已在校內彈性課程推廣3年數位閱讀。在今年,就有一學生隊伍以「各國對於敘利亞難民收留與否的做法之探討」為探究主軸,獲得優勝成績。

隨著線上學習成為教育新常態,未來將不再只有特定學校才有數位閱讀課程。清華大學教授陳明蕾在會中介紹,這學期開始,全台22縣市、已經有4,536位國中小老師參與教育部國教署委請清大辦理的「雙閱讀素養教學」計畫,目標在這些學校原本5節的國文課裡,加入團隊依據不同版本教科書設計的教學模組,循序漸進的教學生從單文本、多文本、進入數位閱讀,擁有紙本和數位訊息評估、整合,和表達能力。

陳明蕾以國小五年級鍾理和「我的書摘」一課為例,第一、二節課學生會透過老師示範,學著從課文、作者原文中,找出文章重點並能夠摘要內容,到了第三節課,會閱讀其他教科書課文,進行多文本的比較、整合。從第四節課開始,學生會接觸數位工具搜尋相關作者的影片、資料庫等,藉此培養學生能夠根據閱讀目標進行跨網站圖文訊息比較與統整,最後則是表達分享成果。

紀念研討會上,台北市興德國小學生、新北市中正國中學生現場分享數位探究歷程,讓不少與會者都期待,更多孩子都能和這兩所學校的學生一樣,儘管經歷面對龐大資訊「感到混亂」、或是「看到老師無情刪除我們查很久的資料很心痛」,但到最後,透過老師引導閱讀策略、一次次嘗試挫敗,現在都能侃侃而談自己學會了什麼,並擁有跨領域、跨紙本與數位的雙閱讀素養。

培育出這樣有閱讀歷程的孩子,正符合柯華葳曾在「2018年國際閱讀教育論壇」的倡議——

「孩子已經不再只是抬頭仰望老師,尋求知識權威的唯一來源提供答案,而是學會自己扛起學習的責任。」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21年11月19日發佈)

延伸閱讀

出處:親子天下/ 作者:陳瑩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