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注意教育成就並非側重菁英或個人表現,而是國家整體的表現,從最新的PISA閱讀評比報告結果來看,不論孩子的成績好不好,家庭社經地位狀況如何,台灣教育未來的方向,可以放在讓所有的孩子都有平等的機會,幫助弱勢的孩子向上提升。

從2009年PISA閱讀素養評比結果看台灣的閱讀教育,PISA閱讀專家團隊主持人約翰.德容(John Dejong)今天(12/9)應天下雜誌之邀來台表示,和國際相較,台灣學生的整體閱讀表現在中上水準,但基礎閱讀能力不佳的學生比例卻很多,對於台灣未來的閱讀教育方向,他建議,閱讀教育的資源並非一直放在精英學生身上,而是要扶持程度落後的學生,讓所有學生的能力一起提升,全國學生的閱讀能力都在一致的水準之上,才能帶動社會進步。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於12月9日舉辦「閱讀.決勝未來的關鍵能力,2010國際閱讀教育論壇」,邀請PISA閱讀專家團隊主持人約翰.德容(John Dejong)、香港PISA 2009閱讀團隊專家、台灣PISA 2009計劃主持人洪碧霞、韓國兒童青少年圖書館館長李淑鉉、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曾淑賢進行演說。會中除了分析台灣與香港2009 PISA閱讀評量結果,約翰.德容也提出台灣閱讀教育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

2009年PISA閱讀素養評比結果,台灣學生的閱讀素養在六十八個國家中排名第二十三名,遠落後第一名的上海及第四名的香港,相較第二名的韓國及第三名的芬蘭,約翰.德容認為,台灣要注意教育成就並非側重菁英或個人表現,而是國家整體的表現,從最新的PISA閱讀評比報告結果來看,不論孩子的成績好不好,家庭社經地位狀況如何,台灣教育未來的方向,可以放在讓所有的孩子都有平等的機會,幫助弱勢的孩子向上提升。

從多項指標檢視,台灣學生的閱讀素養並不差,但為什麼最後的總體結果卻在華文世界中墊底?台灣PISA 2009計畫主持人洪碧霞認為,主要是台灣學生沒有「言而有據」的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PISA閱讀測驗的開放性試題中,會要求學生依據文本、充分而精準的陳述自己的意見,這也是公民社會的重要素養,但台灣的學生會說話也愛說話,語言卻雜亂無章。 台灣學生閱讀能力值得擔憂的還有,基礎閱讀能力在PISA所訂定的低水準以下的學生比例偏高。PISA閱讀測驗重視的是孩子擷取資訊、解讀資訊、思考和判斷的能力,但洪碧霞說,台灣學生會讀短文、會做選擇題,對於文本深度理解、精準到位的閱讀能力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如何培養孩子高層次的閱讀能力,在2006、2009連續兩屆PISA閱讀評比成績亮眼的香港從語文課程改革做起,香港PISA 2009閱讀團隊專家、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系教授劉潔玲表示,新課程的重點有三:

一、從過往的教師主導學習轉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學重點也從知識灌輸轉變為閱讀能力的訓練。

二、閱讀文本多樣化:以經典文學為主,但增加了功能性、實用性的閱讀素材,課堂上會出現報紙、雜誌、廣告等閱讀篇章。

三、考試增加開放題:沒有標準答案,讓學生有發表意見的機會。

在論壇中,多位專家一致認同,老師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推手,在閱讀教育中,老師最重要的功能是引起孩子的閱讀動機,教會孩子「如何閱讀」,這也是2009 PISA閱讀素養評比特別強調的重點。不過,根據《親子天下》雜誌「2010國中生閱讀」的調查,台灣語文教育的現況與國際趨勢背道而馳,近五成(46.6%)的國文老師花最多時間在「幫助學生通過基測考試」,孩子學習國文的方式仍停留在二十年前的背誦、記憶,90%以上的教師教學在教修辭、形音義。

不過,也有一些熱情的老師開始改變,透過教學方式的活化、活動的設計,希望給孩子選擇題式教學外的陶冶。為鼓勵這些用心閱讀教育的老師,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請各縣市教育局/處推薦「閱讀典範教學」教師,獲選的老師並於今日的「2010國際閱讀教育論壇」中進行頒獎。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

出處:親子天下/ 作者:陳珮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