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閱讀與寫作力,是提升語文能力、乃至於所有能力的重要指標。在政府帶頭推動閱讀這麼多年後,台灣的校園有什麼改變?國語文教育下一步該怎麼走?

(邱劍英攝)

「貧者愈貧,富者愈富」,這個在閱讀研究和文獻中相當著名的「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在台灣M型社會中作用逐漸增強,學生學習各科領域成就的雙峰漸漸明顯,並開始向兩極移動。

「國語文學不好,其他科目的學習都會受到影響,」淡江中文系教授曾昭旭強調,國語文與數學是中小學最重要的兩個科目,國語文又比數學更重要,國語文是學習各個學習領域的總基礎。

閱讀和寫作成為學校教育的新元素,逐漸引發學校和老師對圖書館認知、課本課程的設計、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網路科技運用等開始新的思考與做法。

不是沒書,而是如何閱讀

「沒書可讀」是基層學校最初在推動閱讀普遍面對的最大問題;但這6年來政府從中央到地方、民間從企業到社團,不吝將資源直接投入增添學校圖書設備,或以行動書庫、行動圖書館、閱讀專車在學校與學校之間巡迴,豐富不少學童的閱讀資源。

「絕大多數學校現在推動閱讀的瓶頸不再是沒有書,而是書怎麼用?」中央大學學習與教育研究所教授柯華崴,一語指出愈來愈多的學校在當前努力的方向。

趨勢一:從管理圖書到活化圖書

學校圖書館在過去總是被安排在最不起眼、離學生學習活動最遠的角落,甚至中部有一所學校就在學校大禮堂旁側隔出一個比普通教室還小的幽暗房間,就這樣掛上「圖書室」。圖書館的最大任務就是編目藏書與管理借還書。這樣傳統的圖書館空間與功能受到閱讀運動的挑戰,開始從被動等待,轉變為主動吸引學生。

「只要進到圖書館,就有機會借書,」桃園縣育仁國小教務主任袁明慶說,因此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扣住圖書館為主軸,讓孩子盡可能走進圖書館、多和書接觸,例如舉辦有獎徵答活動,鼓勵孩子去圖書館找答案;「背誦詩詞」選在圖書館進行,希望孩子能隨意的瀏覽圖書館的書籍。

有些學校圖書館會配合學校活動,或老師課程的需要,而進行延伸閱讀書展,或不定時舉辦主題式活動,例如台南忠孝國中的「偵探小說讀書月」,兩天內專區上百本小說搶借一空,炒熱學校閱讀氣氛。

培養閱讀習慣先要讓孩子「悅讀」。為了吸引學生愛上圖書館,不少學校用心改造圖書館空間,鋪上木質地板,開放式矮書架,有沙發有抱枕,把毛玻璃換上透明玻璃,圖書館成為心曠神怡的悅讀天地。桃園縣政府更是大手筆,將全縣國中小圖書館e化,借閱手續只要「嗶」一聲就完成。

「學校圖書館成為開放的社區文化中心,」雲林縣教育局長徐明和吐露這樣的夢想。這個夢想已經在南投縣虎山國小、桃園縣東安國中和台南市勝利國小等學校部份實現。這些學校圖書館在假日或寒暑假期間仍然開放,讓學生的閱讀不中斷。

趨勢二:從閱讀活動化到常態課程化

從閱讀護照,以量取勝類似小博士、小碩士、小學士等分級認證獎勵,讀書月、閱讀日、晨間志工故事時間、主題書展、晨光共讀、好書推薦、讀後心得比賽……,這些活動普遍盛行在各個學校。

學校的努力看得見,但師大教授黃迺毓認為,這麼大的努力未必相對能提升學生語文能力。不時來台參訪的香港教育學院副教授霍玉英,對台灣閱讀活動「花式太多」印象深刻;她提醒,「閱讀太活動化,離閱讀的核心會愈來愈遠。」

「讓閱讀變成課程的一部份,這樣才有品質,才會穩定,」這也是新竹縣竹北國小校長范揚焄堅持閱讀課程化的理由。

閱讀課程化逐漸受到學校的重視,愈來愈多學校排出每週一堂閱讀課,然而幾乎是交由級任老師或原班國文老師來上。老師遇到趕課、段考或其他重要活動大多暫停閱讀活動,在國中尤其嚴重。

台北市忠孝國中教務主任林秋蕙很堅持閱讀課,應由原班不同的老師進行閱讀教學。「國中大概只有我們這麼做,而且做到了,」她說,四年來不時有聲音要求「把時間還給原班老師」,但學校立場始終如一,「閱讀是所有學習的最基本能力,絕不能被犧牲。」

在忠孝每週一堂獨立的閱讀課,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以獲得個別化的閱讀指導,也可以在共讀的小組讀書會中和同儕討論、激盪。

這樣的努力讓今年基測成績得到正面增強,有8成8以上學生的作文檢測達到4級分以上,有17位學生拿到6級分,「如此成績對處於市郊、舊社區的學校很不容易,可以增強家長對閱讀課的支持,」林秋蕙說。

(邱劍英攝)

趨勢三:從國語文領域到跨領域

對於學生的閱讀力與寫作力的培養,一般認定應是國語文領域教學的目標:但對於花蓮教育大學附設實小的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團隊而言,閱讀教學不是國語科的專利,更需要為其他學科奠定基礎。「啟發式科學寫作」成了花大附小的學校課程教學特色之一。

「我們非常重視學生做筆記,」花大附小老師楊慶城說,高年級學生須做筆記,並寫下進行田野調查、實驗、影片欣賞等過程與內容,不斷訓練學生提問、思考,以及描寫、說明、議論的寫作能力。

花大附小自然科評量和作業異於一般。如段考題目「請寫出美工刀的說明書」,學生表現圖文並茂;課堂作業如「我最喜歡的動物」,規定不能出現動物的名稱或照片,而是由學生描寫該動物的特徵、習性等,並在班上口頭發表,讓同學猜測出動物名稱。這樣的課程引發學生的興趣和養成主動學習力,楊慶城希望學生將來「筆頭能寫,口頭能說,鏡頭能上,準頭要能抓。」

趨勢四:從紙筆回饋到多元產出

「學校不是只要強調如何閱讀,更重要的是,應該要讓孩子了解,讀了之後該如何展現及應用,」新竹縣竹北國小總務主任黃麗華指出。

然而,閱讀學習單、讀後心得在校園已氾濫成災。面對學生的抗拒,愈來愈多的學校以及老師走出學習單、心得的紙筆侷限,嘗試提供多元管道與形式,鼓勵學生展現對閱讀的理解、感受與想法,提升語文的聯想力、創造力。

根據《天下雜誌》調查,有近5成的學校採行製作繪本小書,做為推動閱讀的方法之一。例如台中縣潭陽國小中高年級學生不限題材、不拘表現形式,從紙雕書、布書到立體書都不是難事,創意盡出。

透過改編小說,竹北國小老師邱素雯讓孩子愛上閱讀的魅力。邱素雯針對小說延伸設計一些想像的情境,從提問開始,一步一步引導小朋友創作,發揮想像力延續故事。

有些老師則結合戲劇、相聲、偶戲等表演形式,來深化閱讀,例如宜蘭縣孝威國小老師陳保華的布袋戲創意教學,很受學生歡迎。

喚起學生過去的經驗來回應作者、深化學習,是桃園縣八德國中國文老師陳曉君給學生的作業。例如她曾經在教到作家洪醒夫寫的「紙船」時,要求學生摺紙船,然後把小時候的記憶寫上去。學生們別出心裁做了各式的紙船,船上承載獨特的童年記憶,「學生寫得遠超過預期的好。」「紙船」成了師生難忘的閱讀記憶。

趨勢五:從「寫給老師看」到真正發表

在英國推動「國家寫作計劃」的「英國學校課程委員會」檢討過去學生寫作活動後,發現學生在學校缺乏真正的寫作對象——讀者。「想要刺激學生有寫作的慾望和充實的內容,改變寫作對象是首要條件,」在香港推動閱讀與寫作教學改造的香港大學系教授謝錫金指出。

「寫作活動要回歸溝通的本質,」中央大學學習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劉子鍵大力疾呼。他說,有些教室情境中的作文教學方式是老師公布寫作題目、講解寫作方法、讓學生進行寫作活動、最後批閱並給予學生意見。這樣的寫作教學讓老師成為學生唯一的寫作對象,使學生無法燃起寫作的熱情。

劉子鍵以前在國小當老師時,有一次突發奇想要學生們寫信,但寫信的對象不是老師,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人物(例如總統),而是同學(且不限性別)。

他讓學生自擬主題並自找寫作對象,老師只負責在不改變信件內容下提供修飾詞句的建議,而收到信的同學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回信。那次寫作活動的效果出奇的好。許多平常寫作粗糙草率的學生,竟然能文情並茂的寫了好幾頁信紙。可見,許多時候並非學生不願寫與不能寫,只是他們沒有抒發己見的對象與管道。

愈來愈多的基層老師也發現,鼓勵學生投稿校外媒體、作品在班上分享討論或同儕互評、或在校園公開發表,當寫作對象改變後,學生願意投入更多的寫作熱情,也比起只是交出來給老師看的效果還好。

新竹縣新星國小在熱愛寫書的前任校長呂紹澄的帶動、以及發給相對稿費獎金的激勵下,學生非常樂於對外投稿,曾創下一年內全校200名學生,有100多篇文章在《國語日報》刊出的輝煌紀錄。

雲林縣國教輔導團國中國文輔導員、東仁國中國文老師許鈴佑,在崙背國中執教閱讀課時,見證公開發表對學生的正面影響力。

她曾有一班學生常規很糟,甚至認為閱讀課讀的書是騙人的,畫出來的「藏書票」全班一個樣,讓她教的很痛苦。但她仍決定把所有班級每一個學生的藏書票,一視同仁在校園張貼發表。之後,該班閱讀學習氣氛開始變化;到了下學期,在圖書館舉辦的「小書展覽」,那一班作品表現多樣。

(邱劍英攝)

趨勢六:從要求學生閱讀寫作到成為學生的閱讀寫作伙伴

「大人不讀書,光趕著孩子去讀,孩子怎麼會悅讀?」陽明大學教授洪蘭指出閱讀文化難以扎根台灣社會的主因之一。

在屏東縣羌園國小,學校圖書並不多,但因為校長蔡有福帶頭做閱讀,使得有限的資源仍能形成風氣。羌園的孩子在讀過一本書之後,會在書本後面簽名,蔡有福等到一本書有5、6位同學讀過後,就邀請這些同學一起開個小型的讀書分享會。

「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老師的態度和引導很重要,」北縣鄧公國小老師吳惠花說。她除了教孩子閱讀策略、帶領班級共讀,她還很喜歡和學生分享自己最近看過的書和讀後感想,然後故意把這些書放在導師桌上,「孩子下課就會來翻翻這些書,問一些問題,也有學生就這樣把書借回家看。」

孩子閱讀需大人的參與,寫作亦如此。英國學校課程委員會的研究證實,若孩子在寫作過程能獲得和其他人一起討論、研究和分享,寫作能力會大為提升,而當「寫作伙伴」是家長和老師時,作用會更大。

趨勢七:善用資訊科技,提升閱讀寫作力

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當今資訊知識社會,比過去更加重要。「我們的孩子就是生活在網路時代,學校要想的是如何運用資訊科技來提升孩子的語文能力,」高雄市瑞祥高中校長、國語文輔導團總召吳澤民強調,網路是學生每天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因此高雄市教育局舉辦「遇見寫作的幸福」,希望投孩子所好(網路溝通與發表),尤其對偏遠地區或缺乏文化資源的孩子更為重要。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育所副教授劉子鍵指出,國內外相關研究顯示,若能適當應用e-mail與討論區等網路溝通工具,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劉子鍵和他的研究團隊曾建構以自評與互評為主要學習機制的線上平台——「讀來讀往寫作天地」,藉由班級小組相互評作品的方式,讓學生獲得來自於相同年紀之真實讀者的回饋,以期能提升學生作品的溝通性與寫作的動機。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寫作能力、寫作態度以及對課程的滿意度有正向效果。

帶給孩子不一樣的人生和夢想

作家簡媜從兒子在美國就讀小學時,對當地小學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提升能力有所觀察。她說,要營造閱讀氛圍,並形成同儕之間的一種競爭或激盪,在學校產生的效果會比在家庭還要大。學校若能夠完整的針對閱讀和寫作做一個全套的配置跟演練,並付諸於實踐,「受惠的會是所有的孩子。」

學校和老師推動並實踐閱讀,對山上部落的孩子影響更大。「你只是語文能力發展比較慢一點,」南投信義鄉平靜國小老師謝宗原對一位在三年級被鑑定為學習障礙的孩子這麼說。

在孩子小五、小六這兩年,謝宗原念書給他聽,同學也幫著念書給他聽,喜歡打籃球的他尤其喜歡麥可.喬丹的傳記故事,也好喜歡謝宗原講讀洪蘭寫的文章,他在日記本上寫下自己的感受。這孩子在今年畢業前正式從學障生名單除名。孩子說,「我長大要像洪蘭一樣寫很多東西,幫助很多人。」

出處:《天下雜誌》特刊─教出寫作力/ 作者:林玉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