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老師在教室裡,一次講課給幾十位學生聽;現在雲端上,一堂熱門的課,動輒數萬人一起註冊、一起學。過去想要跳級念書,得要經過層層考核與認可;現在只要想學,一流大學名教授的課,網路雲端上隨時隨地任你選。

自2012年起,由名校結盟的巨性開放式線上課程(MOOCs,台灣譯為磨課師)如 Coursera、edX等翻轉了課堂,啟動教學、學習形式的質變。線上課程的彈性學習時間與即時反饋的兩大特質,開啟了邊練邊學的做中學風潮。

更重要的是,「高品質的線上課程把講課時間轉換成看得見的學習過程。學習者能在過程中檢視自己是否已經學會,」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與哈佛大學共同成立的線上學習網站edX的總裁阿加沃(Anant Agarwal)解釋。

「線上教育愈做愈好且有名校背書支持,中、小學和大學教育現場再不翻轉改變,幾十年後,實體大學還會有學生嗎?」阿加沃請大家想像。

今年1月中旬,他出席由時代基金會與美國MIT電腦科學暨人工智慧實驗室以及廣達電腦共同主辦的「改變學習翻轉教育論壇」。這場在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辦的一日論壇,邀請到MIT電腦科學暨人工智慧實驗室團隊來台分享線上教育最新趨勢,吸引了超過一百五十名大專院校老師、教育部官員和產業人士參加,現場座無虛席。一整天的研習中,揭示了三個關於未來學習值得注意的關鍵:

關鍵1:孩子怎麼學會?

除了免費提供大眾優質課程外,開放式線上課程的另一重大貢獻,是揭開學習歷程的神祕面紗。課程系統會追蹤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態,將使用者的每一次輸入與按鍵記錄下來,累積龐大的學習資訊。「學生在哪個時間點上線學習?在哪裡就跟不上,最後決定半途而廢?影片看到幾分幾秒就不看了?這些問題都可以從數據中找到明確的答案,」MIT大眾學習(ALFA)小組主持人歐萊莉(Una-May O’Reilly)表示。系統還可以觀察學生的學習習慣,好比拖到臨考前才開始抱佛腳拚命讀書,這個現象其實不分國籍,各國學生都一樣。

關鍵2:老師怎麼教最有效?

同理,從學習歷程中擷取到的數據,也能幫助老師們把課程設計得更好。

MIT電機工程與資訊科學系副教授米勒(Rob Miller)說明,根據數據分析,學生維持專注且吸收最好的時間介於六分鐘~九分鐘之內,因此線上課程的短片長度以七分鐘左右為佳。數據也顯示,四十分鐘長的影片,學生多半看到兩、三分鐘就看不下去了。既然如此,為什麼教學現場還要把每堂課設計成四十、五十分鐘呢?

此外,老師還能透過數據進一步分析影片的細節,調整精簡自己的教學。好比影片中哪一段被重複播放的次數最多?當某張投影片播放前出現重播高峰,這可能是投影片的資料很重要,但畫面停留時間太短;或某段畫面太長,於是畫面後出現重播的高峰,米勒分析。教師可以依據這類數據回報,讓自己做得更好。

開放式線上課程即時互動的學習方式,也能在思辨上帶給老師成長。當一堂熱門的課動輒有萬人報名,一個提問所帶來的回饋與延伸問題不論在量與質都將非常可觀。一個問題,老師可能也只想得到一、兩種答案,但幾萬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學生一起思考時,連老師都會被多元的答案啟發。

關鍵3:寫程式應列必修課

軟體、程式無所不在,學程式語言、寫程式,在不久的將來會和學外語一樣稀鬆平常。MIT電機工程與資訊科學系教授沃德(Steve Ward)認為,就像學語言、數學,我們學會描述、解釋、解題;同樣的,我們也應該學會寫程式。因此程式語言入門基礎的「演算法」(algorithm),應該要變成像閱讀技巧一樣的基本能力融入課程裡,「科學領域的思維與閱讀一樣重要,」沃德強調。電腦科學將不再只是怪咖或技術宅的專修科目,而是所有人都該學的知識。

這可不是MIT科學家的科幻大夢,事實上從今年底開始,電腦程式設計將成為英國中小學生的必修課,英國小學生從五歲開始就要學寫電腦程式,直到國中畢業。新加坡也打算跟進。根據新加坡晨間新聞《早安你好》近期報導,新國政府也在籌劃將電腦程式設計課漸進式的導入公校。

「線上學習雖翻轉了學習的內容和形式,但老師並沒有被取代,而是要做的事跟以前不一樣,」阿加沃再次聲明,當講課被提問和討論取代,老師要做的,就是設計出讓學生願意絞盡腦汁回答的問題,並激勵學生提出有意義的問題。

一旦雲端能提供豐富的自學條件,高品質教育就不再是特權,台灣大學副教務長周瑞仁認為:任何想學且懂得善用資源學習的人就會進化,搞不好未來國中生的實力比大學生還要好呢!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於2014年03月01日發佈)

出處:《親子天下》第 54期/ 作者:李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