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開學日越來越近,各校緊鑼密鼓展開新學期籌備,邁入第二年的「教師厚學計劃」,吸引近50所偏鄉學校加入行列,總計達91班、近千位一、二年級學生參加。參與計劃的學校和老師們,將一起「為孩子勇敢」,改變國語文課室裡的教學。

為了提高偏鄉學童讀寫力,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和清華大學柯華葳教授閱讀研究中心在110學年度共同策劃為期五年的「教師厚學計劃」,為偏鄉教師打造教育支持系統,提供融入繪本式的國語文教案,翻轉國語文教學模式。

一年來,許多參與計劃的偏鄉教師都發現,孩子的學習興趣及識字量均有明顯提升,也讓老師們重新看待國語文教學。甫獲111年教育部閱讀推手獎的基隆市復興國小老師林恩如也是其中之一。

從對教師厚學教案一無所知,到靈活運用教案、看見學生的進步,三百多個日子裡的挫折不曾少過,但她選擇為學生勇敢、踏出教學的舒適圈。

「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帶著害怕前進;勇敢,是不對自己說不可能。」林恩如很喜歡繪本《勇敢小火車》中的這句話,她帶著這樣的心志,與學生展開一段創新國語文「教」與「學」的旅程。

班上學生依據句型發表創作內容。(林恩如提供)

教案設計豐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這段旅程中,她首先發現,厚學教案中,繪本元素是引發學習興趣的功臣,「沒有學生不愛繪本的!」每個繪本的選擇都呼應課文內容,提升孩子們的專注力之外,在生字認識、語詞擴展、甚至是句子運用,都帶給學生許多刺激。

林恩如指出,偏鄉小校班級內學生數通常不多,在同儕刺激不足的情況下,老師需要花費更多精力引導學生思考多樣化的回答,繪本成為很好的學習媒介。而對老師來說,在備課過程中,可以節省許多尋找多文本素材的心力與時間。

她舉例,一次在一個主題為彩虹的課堂中,她額外介紹了虹跟霓的差別,也補充彩虹顏色的形成原因。沒想到的是,學生不但聽得津津有味,還主動積極筆記。「我看到七歲孩子對知識的好奇,以及旺盛的求知慾!」林恩如的興奮溢於言表。

配合大腦運作設計內容,抓取學生注意力

除了透過繪本激發學生興趣之外,為了配合大腦的運作,課程中安排不同任務的轉換,不斷喚回孩子的注意力。
有時是課前的提問,進行小組討論,有時是課堂中字詞分類活動,有時是課後讀繪本、發表想法等。

這樣子編排有其用意,「根據科學研究,我們清楚知道低年級孩子專注力約為10至15分鐘。」柯華葳教授閱讀研究中心主任陳明蕾教授表示,為了能夠穩住學生注意力,在教案設計思維上,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就調整教學活動。

而在生字教學上的設計,也配合著大腦運作邏輯,使用部件辨識方式,使學生在既有基礎上去學習新內容。「學生可以迅速連結過去經驗,而說出更多國字,」林恩如發現,經過一年課程,學生因為能夠與舊經驗結合,擴大識字的範圍,課本以外的國字也能辨識。

甚至是有位在學習障礙邊緣徘徊的學生,從原本無法分辨國字是上下或左右結構,到逐漸可以辨認,「都不用我點名,他就主動回答了,」林恩如分享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跨越自身挫折,突破過往教育思維

然而,在使用厚學教案備課過程中,林恩如也曾遇見挫折。

打開電腦螢幕,面對著豐富的簡報內容,「想讓學生了解所有新語詞,但光是一個國字就花了很多時間。」她坦承分享,對於新詞教學的力道拿捏,她感到困惑,對孩子的學習效益,更是沒有把握。

儘管過程中偶爾感覺沮喪,然而堅持不放棄的沿途中,前頭等著的是美麗的風景。經過一年的洗禮,現在的林恩如不僅逐漸掌握教案設計的脈絡,也在教學上突破自己。

暑假剛開始,林恩如就參加了教師厚學增能工作坊。(陳筱婷攝)

林恩如明白,可以透過更多句子讓學生精準且正確學習生字使用方式,而非傳統的查字典造詞方法。

她也在課堂中加入評量環節,提供學生現場練習書寫的機會,可以讓老師直接檢核學生學習狀況,也可以透過老師的正向鼓勵,使學生更願意學習。

「這兩個部份,是我自己參與教師厚學過程中,在思想與作法上較大的衝擊。」林恩如分享,運用厚學教案的過程中,不只學生成長看得見,老師本身也受益良多。

計劃邁入第二年,晉升為學姐的林恩如,繼續在孩子的國語文教學上努力,她也鼓勵參與厚學計劃的夥伴們,一起為孩子勇敢一次!

出處: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 作者:黃憶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