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澎湖科學營,把科學變好玩了!
它不是兒童遊樂園,享受到樂趣的卻不遜於任何遊樂場所。不但如此,它還結合了閱讀、SDGs永續、科學及藝術等跨域知識,幫助孩子從玩樂中學習,結束後還會開心地說:「好好玩!還想再玩一次!」
它是希望閱讀公益夥伴--台灣杜邦公司的「邦幫偵探科學營」。為了照顧更多離島孩子,台灣杜邦花了半年,投入超過600個人力工時籌備,號召跨廠區70多位志工和家屬,自5月1日起展開連續四天的澎湖跳島科學營。大隊人馬從澎湖西到東,再搭船往北到吉貝、向南赴七美,讓八所學校、約三百位學生受惠。
這批志工隊伍,有的人才剛結束產假,與先生帶著5歲大的兒子,拖著大包小包行李,四天全程參與,臉上始終掛著笑容。有的人是產品開發博士,穿著一身白袍,彎著腰為孩子細細解說科學原理。他們分屬不同廠區,可能原本互不相識,但經過這一趟志工服務,彼此都拉近了距離。因為,大家目標一致,就是要給孩子最棒的STEM科學教育體驗。
Dream Big,Aim High!
活動第一天,一行人來到澎湖西嶼鄉的外垵國小,帶領內垵、外垵和大池等三所國小近百位學生展開科學營。孩子們在志工叔叔阿姨的引導下,一起當偵探,必須運用每個關卡中習得的知識,解謎尋寶,獲得一組英文通關密碼。
包括希望閱讀書車在內的六道關卡,體現「R-STEAM」教育(Reading,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s, Mathematics),幫助孩子了解光的三原色原理、液體溶解度、酸鹼測試、字跡加熱顯像等。只要時間一到,各年級迅速換關,有「光之魔法師」,「彩虹飲料店」、「我是變色龍」、「不能說的祕密」、「魔法泡泡」等,一關一關解謎闖關。每關都讓孩子驚呼連連,瞪大眼睛觀看實驗變化,大人小孩都玩得開心!
第二天,志工團再到澎湖東側的湖西鄉龍門國小。在戶外的風雨操場,吹著澎湖的風,由龍門國小的國樂團演奏著輕快的樂曲,為活動揭開序幕。各關主也迅速準備就緒,小朋友按照組別依序闖關解謎,每道關卡一樣讓孩子大呼好玩。
在活動閉幕時,校長鄭文健刻意賣關子,把藏寶箱藏起來,營造活動趣味。當他端出藏寶箱的那一刻,全場70多位孩子都坐不住了,湧上前把校長團團包圍住,迫不及待想打開。
藏寶箱是杜邦志工手作,可旋轉的號碼鎖是由幾個英文字母組成,孩子要一起拼讀通關密碼:「D-R-E-A-M」(夢想),才算完成解謎,獲得杜邦精心設計的風箏組。事實上,這次杜邦志工服務的八校三百位學生,每人都可以得到一組風箏組。包括:內垵、外垵和大池等西嶼三所國小、龍門國小、吉貝國中和國小、七美國中和國小等。
「希望孩子能以『Dream Big,Aim High』(懷抱偉大夢想,設定遠大目標)的精神面對未來,同時能不忘初心,有一天可以回饋在地,」積極實現科學營的杜邦產品安全監管與法規亞太區總監鄭允豪,是這次活動的主要幕後推手。在科學營,他以一身卡通人物的裝扮,穿梭每個關卡,暗示「嫌疑犯就在你身邊」。不論到哪所學校,他總是熱心地教導孩子組裝風箏,陪伴試飛,甚至跟著七美國小附幼班的孩子拉著風箏跑操場,點燃他們的興趣。
書車相伴、風箏高空飛揚
其實,早在四月下旬,希望閱讀巡迴書車已先一步,搭乘台華輪跨海來到內、外垵,停駐數日。外垵國小一位孩子特別分享了他對於書車的喜愛:「平常假日都只能自己一個人在家看著書、寫著閱讀護照,有了行動書車,就能和同學一起看書,一起寫閱讀護照,讓我的假日不再孤單,有行動書車真好!」
緊接在外垵國小後,希望閱讀書車第二天也來到龍門國小。該校是在111學年度才加入希望閱讀,因此孩子都是第一次見到閱讀書車。有人說它像一隻蝴蝶,有人覺得它像大象,或是變形金剛。龍門國小閱讀推動教師林雅眉則把它化身為「神奇柑仔店」,先帶孩子理解17項SDGs永續發展目標,再利用投球板,讓孩子投中相關的SDGs目標,驗收學習成果。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每個人都玩得又跳又叫,開心不已。
特別的是,下午換由龍門的小朋友帶志工「下海捕魚」,到青螺溼地進行柵網抓魚,以及潮間帶生物體驗。大人和小孩都換上防滑鞋,帶上手套、捲起褲管,一步步往海裡走去。看到柵網上的魚,了解如何把魚從魚網取下來,認識每種魚的特性等。最後,孩子在徐徐微風下,在林投金沙灘上放起風箏。這一刻,風箏一面面飛起,大人小孩的夢想也一齊起飛!
不但如此,第三、四天上午活動之後,孩子們都忍不住想組裝,放起了風箏。沒想到,教導放風箏的志工們,無論怎麼跑速,風箏都飛不起來;但吉貝國中的同學竟然還躺著放,風箏放得又高又遠。他們說,「放風箏的線,就像在海裡釣魚一樣,一鬆一緊,控制得好,就能把魚釣上來。」厲害的是,當放得累了,他們還把風箏線輪掛在樹上,任由它飛,令志工們感到佩服。
而在七美國小現場,七美附幼的小小孩子們坐好坐滿一整排,大聲為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加油。為了滿足小小觀眾的期待,志工們頂著太陽,幫助孩子一個一個體驗放風箏。每位小朋友一抓到風箏線的握輪,都奮力往前跑,甚至跑完一整圈操場,讓志工叔叔跑得氣喘吁吁。
職涯分享,教導孩子定義自己的成功
此行還規劃了兩場針對國中學生的職涯分享。在吉貝國中場,講者范聖豐以自身的成長經驗,鼓勵孩子勇敢踏出舒適圈,「遇到不會的東西,去學就好了,不要因為不會、不懂而害怕。」
而在七美國中場,杜邦的一對「幸福」夫妻(編按:先生名字諧音「幸福」),以自己的經驗介紹《原子習慣》這本書,鼓勵孩子們只要每天進步一點,就可以帶來巨大的改變。同時強調所謂「成功」要由自己來定義。
杜邦資深專員彭可均說,「我認為自己就是成功人士,因為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而且我很快樂。」這次她不僅由先生林信輔陪同全程參與,還帶著5歲的小朋友一起,而她自己才剛做完月子。夫妻倆人一路上拖著三個行李箱,還要抱著小孩,坐船渡海、騎機車遊島、擔任科學營關主帶學童玩科學、到國中演講等,總是帶著笑容,孩子還是團隊的「開心果」。
另一位分享者是都源展博士,七美國中校長江淑芳一看到姓「都」,立刻介紹:「這是《來自星星的你》的都教授!」同學們都哈哈大笑,一下子拉進了距離。
都源展博士以日本動漫《航海王》中主角的名言「我要成為航海王!」作為開場,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他的父親開計程車,母親在電子工廠,兄弟姊妹眾多,家中經濟不寬裕,但他始終堅持「想開發新東西幫助世界。」雖然歷經多次的失敗及曲折,仍然靠自己的力量赴美國讀到博士,並在杜邦擔任產品開發經理,投入創新研究。他說這是他的「偉大航道」,鼓勵七美國中生不要怕失敗,更不要讓現有資源侷限目標。這些分享,講者與學生們互動熱烈,同學們也紛紛舉手述說自己夢想。
讓孩子都有機會「海闊天空」地自由飛翔
看著風箏一面又一面地升空高飛,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凌爾祥深受感動,「這就像『希望閱讀』一直努力的方向,讓所有偏鄉孩子都有機會『海闊天空』地自由飛翔!」而每一位參與的志工,熱情都被點燃,也期待這樣的交流,能在孩子心中留下印記。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許他們也能付出自己的力量,創造更多善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