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山海科學營,用愛與溫暖包山包海
在國際做出了口碑的台灣杜邦科學營,2025年再發起「山海科學營」,70多位志工來到希望閱讀的起點,用愛與溫暖「包山包海」,點燃孩子心中探索知識的小火苗。
「來了!來了!第一台車來了,是霧鹿國小和利稻分校的學生!」天方破曉,當孩子們一個個從大巴士下車,一群身穿白色上衣、印有「DUPONT」字樣的企業志工,早已各就各位,準備帶給孩子們最棒也最好玩的科學營。
他們是來自台灣杜邦公司的跨廠區同仁,工作地點位於苗栗、新竹、桃園和雙北地區,平時沒有太多機會見到面。然而,自2023年杜邦首度舉辦科學營開始,每年5月初,當全台放勞動節假日時,他們就會集結起來,像是實現一年一度的約定,從各地搭乘不同交通工具,前進偏鄉學校服務。透過好玩有趣的闖關遊戲,傳遞生活裡的科學知識,讓每個孩子看得眼睛都直發亮。
杜邦科學營做出國際口碑
第一年的澎湖科學營(2023)、第二年的花東科學營(2024),今年再推出山海科學營,在台東海邊的都蘭,以及山上的海端鄉舉行。每年杜邦志工都會想方設法優化活動內容,並根據孩子的學齡調整難易度。每年參與的志工人數都達70多人,連續三年下來,志工人次達225位,共服務了28所偏鄉中小學,超過1000位小朋友受惠。
只要當年度的科學營規劃成形,這些在研發、製造、人資、安環、產品安全與法規、總務、業務、醫護、供應鏈等不同崗位上的杜邦同仁,就會在幾個月前排定行程,定期線上討論關卡內容,還手作準備各種道具,期待讓偏鄉學童和科學有最美好的相遇。
台灣杜邦積極投入社會參與的動員力,在國際做出了口碑,不但被寫進杜邦全球永續報告書,吸引杜邦永續長Alexa Dembek來台,就連東京同仁也專程飛來觀摩。
究竟,杜邦科學營有什麼魔法,讓志工們樂於使用個人年假、自己出旅費,甚至帶著爸媽或孩子,繞過半個台灣、搭6個小時火車,跟著希望閱讀到偏鄉學校服務?而且,活動據點的鄰近學校,也都願意把握難得的機會,帶隊參加?
回到「希望閱讀」故事開始的地方
這次2025杜邦山海科學營的服務對象,涵蓋台東東河、海端、池上、關山等4個鄉鎮,共12所國中小學400位師生。活動分為國中場和國小場,參與學校有:都蘭國中、泰源國中、初來國小和新武分校、關山國小、大坡國小、電光國小、霧鹿國小和利稻分校、廣原國小、海端國小,以及崁頂國小,影響了許多山和海的孩子。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凌爾祥分享,「20年前希望閱讀計劃就從海端鄉開始;20年之間,偏鄉的狀況有些改變,但『人和軟體』仍是最需要的。20年後的今天,我們帶台灣杜邦最優秀的人才來到這裡,帶給孩童不一樣的學習機會與文化刺激,別具意義。」
科學營的魔法之一,在於人。參加活動的各校校長和老師,是科學營的成功關鍵。今年提供活動主場地的都蘭國中校長張筱白,以及初來國小校長吳運全,更大力投入促成。在台東縣政府的支持下,吳運全校長還費心調度200位國小學童的交通接駁,張羅志工所需的硬體設備,確保所有準備工作樣樣到位。
「希望讓孩子們能從做中學,從遊戲中學習,真正體會到科學的樂趣。」吳運全校長分享,看到學生們盡情參與每個關卡,仔細聆聽志工解說、親自操作實驗,眼裡流露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深受感動。趁著活動空檔,吳校長也嘗試挑戰「魔法泡泡」;當製造出超長型泡泡時,他也笑得開懷。
有科學、有故事、有情節
連大人都著迷的科學小遊戲,就是魔法之二。闖關遊戲隨著故事開展,小朋友彷彿掉進愛麗絲的兔子洞,走進故事裡:邦幫偵探事務所收到委託人寄來的一封信,有個珍貴的寶藏在美麗的台東被神祕怪盜偷走了!如要破解真相,小朋友必須結合科學知識,從5道關卡破解謎題,才能綜合全部的線索,揪出真正的神祕怪盜。
為了增添趣味,杜邦志工印製「案發現場遺留證物」海報,顯示怪盜所留下的5個跡證,例如沾有飲料漬的口罩、鞋腳印上有未知粉末等,小朋友必須透過科學實驗,研判怪盜喝的飲料是水、還是碳酸飲料?腳上的粉末究竟是鹽、麵粉、糖、還是小蘇打粉?每一項跡證背後都有其科學原理,一場活動就含括了光的反射原理、液體溶解、酸鹼值、表面張力等等,學生在解謎過程中,不僅學習到生活裡的科學,更點燃了心中探索知識的小火苗。
「在水裡加鹽巴可以導電,這件事我覺得非常酷!」台東都蘭國中學生林慧芹提及每個關卡的學習,一連說了好幾次「好酷!」
更重要的事:溫暖與包容
台灣杜邦永續長鄭允豪表示,杜邦是一間有200多年歷史、強調科學與創新的公司,能有機會到偏鄉服務,透過志工分享科學的樂趣,期盼能帶給偏鄉學童愛與希望。
在闖關過程中,杜邦還安排5位嫌犯在每道關卡出沒,他們身上都有不同的特徵,有人喝著礦泉水、有人拿著汽水瓶,或是持有酒精噴罐,讓學生辨別誰才是真正的怪盜。當小朋友一邊看著眼前的嫌犯,一邊思索方才破解的線索,大大增加了懸疑感,令人沈浸其中。
不過有趣的是,有一位小男孩志工「正正」每年都跟著媽媽參加,擔任活動小幫手。活蹦亂跳加上童言童語,無論在哪一關,他都早早「破梗」,手指著真正的怪盜,昭告天下:「怪盜就是他!因為去年就是他!」話一出,全場笑翻。
不只是他,現場還有許多志工的孩子和親友,他們盡心投入每個環節,讓闖關遊戲順利進行。有的孩子在主持人爸爸解說遊戲規則時,在太陽下高舉「案發現場遺留證物」海報展示;年齡較長的孩子則擔當小隊輔,帶領小隊學童完成闖關。還有另一位連續三年都參加的「小Q」,在換關時,只見他快速地清洗一排試管,方便下一隊闖關時使用。
不分大人和小孩,都展現出這樣的服務精神。活動偶有突發狀況,立刻有人接球,化解問題。現場就像有一個超大型的魔法泡泡,把所有人都圈在一起,每個人都感受到那一份溫暖和善意,是課室裡沒有的學習。
相信也正是這樣的觸動,杜邦的志工們才會一年又一年地,相約來年再前進偏鄉,再辦下一場科學營;讓孩子們的人生道路上,充滿著愛與希望。
延伸閱讀
杜邦總動員,跟著希望閱讀一起愛上閱讀
杜邦澎湖科學營,把科學變好玩了
背起希望的行囊,跟著台灣杜邦一路向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