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研習的講師群都來自教學現場,知道現場實際狀況和進度壓力,讓我們知道厚學教案的教學重點是什麼。我喜歡這種經驗分享的研習,覺得學到的更多。」

「謝謝教師厚學計劃每個月的線上社群陪伴,在教學的道路上可以一起討論,我知道我不是孤單的。」

「很高興能參加教師厚學計劃,看到班上小朋友的進步,令人欣慰,尤其到二下時,幾乎每位小朋友都能直接朗讀無注音的句子,學校發的通知單也能自己看懂,真的很神奇!」

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以及柯華葳教授閱讀研究中心三方共同合作推動的「教師厚學計劃」,已經邁入第五年,共175位老師參與,1,740名學生受惠。

五年來,「教師厚學計劃」不再只是提供教案的計劃,它正在形塑一種新的教學文化,在專業研習和定期的社群交流中,突破偏鄉教師的地域限制,幫助更多教師穩定、持續地厚植自己閱讀教學專業。

從學理到實踐,針對教學盲點升級

「每次的回流研習,都能重新審視自己的學理知識、教學是否有『走鐘』,還能再補上新知!」一位多年帶班低年級並使用厚學教案的老師,在研習回饋表單上有感而發。五年來,為了讓更多老師接觸並學習「厚學」教案的使用,基金會在學期初、期中及寒暑假,都會舉辦不同場次的教師研習和工作坊。

114學年度的暑期教師工作坊,更挑戰老師們將授課影片上傳,並在研習中與柯華葳教授閱讀研究中心主任陳明蕾教授及專家教師們互動交流。一想到要公開自己的教學畫面,可能許多老師都會卻步。但這群厚學教師卻勇於接受挑戰。因為他們深知,唯有透過授課影片的相互討論,改善自身教學盲點,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的學習。

(林本郁 攝)

「我終於了解,孩子在做閱讀推論的時候,會經歷這麼多複雜的歷程!原來我有時候對小孩的要求太高了。」

「回到教室,我會更有方向、有意識地去監控自己跟學生的言談品質,以及更深度的發掘文本中需深入推論的層面。」
老師們在研習中,針對授課影片和厚學教案提供的不同文本,互相討論交流。

每次的教師研習工作坊,不僅厚植老師們的學理知識,他們的教學專業也不斷穩步提升,更有同理心地看待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

在教師社群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力量

研習,不僅是知識的傳遞,還建立了「教師厚學社群」的凝聚力。偏鄉教師一人身兼多職,看似獨立自主程度很高,難免有孤軍奮鬥之感。然而有教師社群的支持,教學路上才會覺得不孤單。

從113學年度開始,每個月一次的低年級和中年級社群開始成形,從厚學教案的精神、單文本和多文本教學重點,到班級經營,幫助老師們減少備課時間,能將心力專注在孩子們的學習反應上,給予更多差異化的教學。

社群的夥伴也是彼此重要的支持。老師們之間的分享,不論是教案使用上的困難,或是課堂間每一位學生小小的進步,都可以獲得社群老師之間的共鳴與回應。彼此交流,把所學實踐在自己和孩子身上,能夠相互鼓勵、打氣,一起持續在厚學計劃的道路上。

(林本郁 攝)

一位參與老師道出了「教師厚學社群」的重要性:「它讓我在教學的路上多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夥伴,可以給予支持、建議和傾聽,真好。」

柯華葳教授閱讀研究中心主任陳明蕾教授和老師們分享「教師厚學計劃」的精神,就是陪伴老師一起專業成長。

變動的時代,每位老師都在負重前行。透過教師共備社群的建立、厚學教案的提供、閱讀教學專業研習的舉辦,「教師厚學計劃」持續讓每位老師都感受到自己不是單獨奮戰,而是和有志一同的教學夥伴在身旁。當老師們的教學能量被點燃、心理與專業都被照顧到,就能更有自信地回到教室,用更豐富、更精準的教學方法,陪伴孩子們長大。
 

出處: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 作者:林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