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偏鄉 閱讀孩子的希望
「長大後,我想變成一個導遊,因為媽媽總是看著天空的飛機流眼淚,我要帶媽媽回去越南,跟她介紹那邊變成什麼樣子。」來自全台各地偏鄉的孩子,站在台北的舞台上,大聲的念著自己的創作。聽不見孩童生活應有的無憂無慮,卻道出偏鄉外配、隔代教養、家暴,及各種家庭失能的狀況。
這是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希望閱讀」計劃所搭建的舞台,以提升偏鄉閱讀識字率為目的,逐漸牽引家長、教師、校長、各方的志工投入。最終也發現,原來需要「希望閱讀」的不只是孩子,而是所有的人。
有書 才能讓孩子走出去
拿著一張已發皺、寫滿筆記的偏鄉聯盟學校地圖,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凌爾祥,談起已走過十個年頭的「希望閱讀」,她時而溫柔、時而剛毅的神情,似母親,也似教師。
計劃自2004年啟動,隔年她離開熟悉的廣播界,接下執行重擔,並至政大EMBA修習非營利組織的運作模式。記者的習慣使然,她選擇親至偏鄉的「第一現場」了解現況,逐一拜訪近兩百所的偏鄉小學及國中校長。
「當時,一位校長想在校內推廣閱讀,鼓勵孩子帶書來交換,但偏鄉家庭普遍買不起書,於是阿嬤就拿了寺廟的『好書』,讓孫子來交差。校長看著心痛,感嘆連最基本的書都沒有,孩子哪來的競爭力。」所以他和凌爾祥說,送書來吧,這是孩子們唯一走出去的機會。
二手書品質不穩,基金會決定募款買新書,並由專家針對適讀年齡層選書,作為一份珍貴的禮物送給孩子。當書車駛入校園,孩子們好奇的奔出教室,看著彩繪的車門如鳥翅般展開,驚呼連連。「閱讀不一定要端坐在椅子上,隨手拿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在大樹下、草地上都能自在的讀。」10年過去,給孩子們創造許多美好的閱讀情境的書車已繞過台灣87圈,一號車也退休了。
「希望閱讀」引起的關注,讓各方愛心源源不絕的湧入,也間接促進教育部推動「焦點300計畫」,編列預算予偏鄉學校。書籍資源已足夠,她認為必須重視的是「先學會閱讀,再從閱讀中學習」的過程。流暢的閱讀,立基於識字和理解能力,培養閱讀習慣後,才能整合書中資訊。培養閱讀習慣必須有配套措施,於是又再設計出可換取獎勵品的閱讀護照。
但規劃仍是理想的,城鄉差距之大,是團隊難以想像的,很多孩子停留在小學四年級程度,就裹足不前了。「我們都認為國中的程度更高,但實際把書和閱讀護照送去後,才發現孩子都看不懂。」偏鄉的師資與學生不成比例,行政和教書作業交雜,根本沒有心力顧及落後的孩子。
繪本小作家 寫出生活之悲
閱讀有吸收必定也有產出,基金會開始舉辦「小作家圖文創作大賽」來檢驗成果,由中年級創作繪本、高年級寫作文,每年自合作的170所聯盟小學中遴選優秀作品,由家長陪伴孩子來台北發表、同時進行兩天一夜的學習之旅。
「我想變成一個魔術師,這樣就可以把不喜歡的青菜變不見、在樹上變出蘋果,也讓我的植物人爸爸醒過來。」「我想把自己變到高雄去,去找一直在那裡工作的爸爸。」台上孩子一邊念著,台下的評審委員一邊忍著淚,心疼這些孩子們必須背負的傷痛,和嚴峻的生活環境。凌爾祥說孩子們的生活圈很小,要的也很簡單,僅只於一份陪伴而已。
在台北的兩天一夜學習之旅,全程資助家長陪伴前往,對許多在偏鄉待了一輩子的家長來說,是難得的機會,也格外為自己的孩子驕傲。如果孩子的家長不能陪伴,就由老師代替,「孩子哀求舅舅陪自己去,因為其他孩子都是家長陪,她不希望遭受異樣眼光。」
「很難想像,這麼小的孩子,必須承受這麼多的苦難,光是他們可以平安健康的長大,我就感動得不得了。」「唉,我有好多故事想講,好多的事情想說……」,在凌爾祥的回憶中,這些孩子們即使長大了,脆弱的身影仍舊揮之不去。
幾年來,她看到幾個孩子,因為受到足夠的教育,才能克服艱困的環境,找到自己的方向,改變未來。一位是未來的老師,就讀於台中教育大學;一位則是在三歲得了肝癌,靠著毅力撐過多年治療,現就讀於台東女中。孩子們也仍惦記著參與希望閱讀的歲月,在基金會的邀請下,回來和學弟妹分享心路歷程。
站上舞台 發現與解決問題
近年國際教育趨勢強調共同學習,「希望閱讀」讓國中生製作專題,今年的題目是「我發現一個問題,所以我們一起來解決」,由團隊共同發現、並解決問題。「說實在,連我自己都覺得難。」但偏鄉的孩子卻展現驚人成果,其中一組,發現同校的許多新生在報到後沒幾天就中輟了,於是展開訪問,發現原因是跟不上進度,於是開始主動輔導這些同學,待成績揭曉,甚至有幾位考得比自己還好!
國中組的成果發表,凌爾祥特地找來建中的學生,和孩子們分享交流,原是想藉由資優生的典範,鼓勵部落的孩子用心學習,沒想到卻激盪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對偏鄉的孩子來說,學習機會是如此珍貴,容易獲得樂趣。反之,資源不虞匱乏的都市孩子,卻反而忽略學習的本質了。「建中學生對部落孩子佩服不已,認為自己國中時,也只會念書,缺乏找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表示假設今天『主場換到部落』,自己肯定毫無競爭力。」此外,實際瞭解部落生活狀況,也讓他們在會後,開始討論社會的「公平正義」問題,是否公平對待這些孩子們了。
凌爾祥強調的「走出自己的小圈圈,敞開心房,去理解別人的力量,才能打開視野」,已獲得應證。
走出舒適圈 他們渴望改變
偏鄉教育問題,最終仍直指師資。「希望閱讀」甄選20所的校長及老師,到香港及北京、上海觀摩學習。「剛開始老師會害怕,在自己的領域內待得很自在,何必再做比較?」凌爾祥說,後來老師們在別人的課堂上,看到學生熱烈回應的模樣,才回想起自己投入教學的初衷,不正也是為此嗎?
受到衝擊的老師,回到校園後重整教學模式,主動在課後幫孩子預習,接連影響其他老師群起仿效。「教學一旦改變,全部都跟著改變了。」該校校長這麼說:「花一趟高鐵來回票去參加甄選,送回一個好老師,太划算了!」
凌爾祥也發現,原本都來和台灣取經的香港,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幾年內自20幾名躍升到第2名,台灣卻落後了。她認為香港老師不只在教書,更懂得如何和學生互動、引導學習。
相較於不太干涉學校教育的香港家長,凌爾祥認為台灣的優勢在於強大的「教育夥伴」,家長熱衷於擔任故事志工,不僅可為工作舒壓,也促進親子關係。凌爾祥笑說:「那些平日在科技公司上班的爸爸們,講起故事來可不輸給專業的,還會自己準備道具呢。」
鼓勵偏鄉教師 找回教學初衷
辦理多屆的國際教育論壇中,除了邀請各國教育專家分享教育、閱讀方法,也獎勵閱讀典範教師。「對老師來說,現在的教學環境充滿打擊與失望,所以必須鼓勵他們找回初衷,讓他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在台下近千人的注目下,這些老師深受鼓勵,更能努力找回教學的熱情。
近來一段鹿鳴國中楊志朗老師的教學影片在網路瘋傳,充滿教學熱情與理想的他在偏鄉默默耕耘多年,成為第一屆獲獎人。天下雜誌也為他出版《記得這堂閱讀課:偏鄉教師楊志朗 用閱讀翻轉孩子的人生》一書,楊老師來信說:「願以版稅一半給基金會。一半捐給學生購書,可以嗎?」始終如一的教學信念,讓凌爾祥讚嘆不已。
眾人呵護 希望種子就會發芽
教學的質與量如何兼顧?基金會開始投入「數位」行列,在偏鄉設立教學平台和網絡,可同時在三個偏鄉學校教學,學生以即時回應系統回應螢幕端的教師。「面對未知的螢幕,教師自然是會害怕的,但不能因為恐懼就不敢嘗試。」
做再多也不夠,凌爾祥始終感到謙卑,她說:「能拉一個孩子就拉一個,能點發一個老師的熱情,就點燃一個。」
一顆種子的栽下,總有一天會長出芽。最終,越來越多人的加入,共同呵護著這個因為閱讀而凝聚,微小又巨大的希望。
(本文轉載自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