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閱讀動態
我今天想要介紹的這本《動物媽媽的乳房:動物比較圖鑑》是高岡昌江寫的,他在台灣有好幾本著作,像是《公的還是母的?動物比較圖鑑》、《哪個是哪個?動物比較圖鑑》都是他寫的;監修則為今泉忠明,今泉忠明在日本是很有名的動物學家。
今天要介紹這本《不會寫字的獅子》,這本書我一直非常推薦,走到哪裡我都會推薦,剛好今天很幸運參加基金會百本好書選書活動,推薦給大家。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從小孩到大人都能看。小孩的話,可以看一個孩子在建立他的人際關係上的方式跟過程;大人的話,我們也可以看到說,文化內涵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如何結合永續閱讀,為自己的家園擘劃願景未來,展開改造行動?
看一群偏鄉國中生如何運用SDGs永續發展目標,為社區、為部落、為鄰里,提出各種生活行動方案。
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108課綱的19項議題息息相關,《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今年的國中專題研究競賽,就以「跟著SDGs,提出生活行動方案」為題,鼓勵偏鄉學生用SDGs探照在地,為真實世界的問題找解方。他們的研究題材多元,從海洋資源到永續城市,從健康福祉到食品安全,形成偏鄉國中孩子對願景家園的共同提案。
111學年希望閱讀「閱讀旅行護照」已陸續送到聯盟學校教師及學生的手中,而今年的「閱讀旅行護照」和往年比起來有什麼不同呢?快來跟著設計團隊的引導,認識這本豐富實用的閱讀護照吧!
你可能不知道,一些偏鄉小學的國語文課,正悄悄翻轉中。
30多位來自台灣北中南三地的偏鄉教師,在一場教師增能工作坊中,共同分享了他們對孩子們的學習觀察:一年來導入希望閱讀「教師厚學計劃」教學之後,孩子開始不一樣了。
教師厚學計劃第一次的實體工作坊,提供各地偏鄉小學教師跨校、跨版本的共學交流機會。(陳筱婷攝)
高溫和暴雨在七月輪番來襲,為酷熱的暑期拉開序幕。在孩子開心迎接暑假的同時,一群來自台灣北中南三地30多位偏鄉教師,卻整裝行囊齊聚一堂,參加「教師厚學增能工作坊」兩天一夜的培訓,為自己、也為孩子厚植教學能量,一起提升偏鄉學童的讀寫能力。
教師厚學增能工作坊是希望閱讀「教師厚學計劃」第一年首次的實體研習活動。在經過一學年採用教師厚學計劃的閱讀理解教學方法和教案後,不少偏鄉教師都反映:「孩子的圖書借閱量和識字量,都明顯增加了。」這樣的好消息,讓在場所有人為之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