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閱讀動態
從都會搬到偏鄉,
張嘉成的故事重新繪製中心與邊陲的工作地圖。
他如何用音樂,為孩子們制式的生涯規劃帶來新鮮的想像?
《雷德斯基進行曲》是維也納音樂會最受歡迎的曲目之一,它將聽眾的掌聲編入旋律,每次演奏,都引得台上台下忘情,同樂於悠揚樂章中。
一樣的進行曲、相似的掌聲,在去年十二月,台南柳營太康村民的信仰中心,三太子中壇府廣場前,台上十來個十歲左右的孩子,喜孜孜地吹彈演奏。台下平日忙著飼牛、種稻,張家的阿嬤、林家的老爸,在指揮老師親切的台語指導下,迎著黃昏,欣慰而認真地擊掌打拍子。
這支榮獲台南市節奏樂第一名,與奧地利維也納孩子們享受相同音樂童年的樂隊,不是貴族音樂班學生,也不是明星私校子弟。而是偏鄉村落裡,全校只有一四二個學童的太康國小學生。
帶著細雨的週末早晨,北部地區的典範教師們,不畏風雨地抵達書香花園,滿懷分享的心情與對閱讀教育的熱情,齊聚一堂。
每位老師在三分鐘內,熱情分享彼此在校內或是班上的閱讀推廣方法與經驗。讓人意猶未盡的分享之後,緊接著由親子天下副總編輯賓靜蓀分享在日本訪問佐藤學教授以及實地觀察「學習共同體」的經驗。
佐藤學教授多年來推行「學習共同體」的成功經驗,也引起在場老師們的熱烈討論。
小小的分享會結束,其實是一個典範閱讀聚會的開始,老師們留下彼此的聯繫方式,以讀書會、分享會、交流會的各種形式,凝聚出一股力量,持續地為下一代閱讀教育努力。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為鼓勵偏鄉孩子創作,持續第七年舉辦「小作家圖文創作大賽」,今天(27日)下午於誠品敦南店舉行頒獎典禮,邀請30位來自台灣偏鄉地區的獲獎孩童至台北發表得獎作品,並由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與台積電志工們一同帶領,展開兩天一夜的台北學習之旅。
今年的小作家圖文創作大賽,以「我的未來,想成為…」為徵件主題,鼓勵孩子勇於做夢,藉由生命經驗以及文字閱讀,激勵自己、發揮想像,創造屬於自己未來的故事!
孩子們的夢想形形色色,包括麵包師傅、服裝設計師、導遊、棒球選手、護士、魔術師…等,作品中自然而真誠的文字與圖像,各有獨特的風格和特色,更有對自我成長的期待,使評審們深受感動,更驚艷於孩子們的創意能量。
本次中年級組評審之一,資深兒童文學作家劉清彥便表示,評審們非常享受評審的過程,孩子們圖文並茂的作品,讓評審們開了眼界。
來自台南市樹仁國小的魏杏娟,爸爸在她二年級時因為工作意外變成植物人,她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厲害的魔術師,除了變出許多奇妙的物品,還希望可以把爸爸變清醒,趕快帶她和弟弟出去玩。她更在現場變身小小魔術師,表演簡單的魔術,博得滿堂采。
閱讀是憲法,一切活動不得牴觸!
瑞源國小校長大聲宣誓,用閱讀的正向效力,
替原住民偏鄉的孩子,找回掌握人生的選擇權。
閱讀是瑞源國小的憲法,一切活動不得牴觸!」台東縣瑞源國小校長李治國宣誓。
他長年在原住民偏鄉學校服務,深知學校面對原鄉結構性的問題,無力回天。與其抱怨,他寧可用閱讀,來扭轉孩子的命運。
瑞源國小加入希望閱讀聯盟小學邁入第三年,李治國卻是希望閱讀的老朋友。七年前,他服務的台東縣初來國小,是第一批加入希望閱讀聯盟的學校之一。
初來國小推廣閱讀融入戲劇有成,全校小朋友曾受邀到台北表演繪本改編的舞台劇「叔公的理髮店」,獲得滿堂彩。
這群來自深山的孩子,在舞台上優秀表現,讓觀眾驚豔,見證閱讀為孩子帶來的改變。 李治國教書二十一年,從教師到校長的生涯中,不斷思索「什麼會讓孩子喜歡做,又能培養能力?」
大成國小以共讀、導讀、朗讀的「三讀」策略,
讓這所「不山不市」的學校,跨越資源不足的障礙,
成為孩子翻轉命運的靠山。
位於新北市三峽山區的大成國小,是一所標準「不山不市」的學校。
介於新店和三峽之間的邊陲山區,距離人聲鼎沸的三峽老街不遠,卻是個客運和捷運都到不了地方。
大成國小校長朱玉環,有一次帶高年級學生到台北參加活動,看見學生在捷運站興奮張望,一問之下,才曉得「台北土生土長」的孩子,居然從來沒搭過捷運。
大成國小三年級教室裡,年輕的代理老師,正在上閱讀課。二十多個孩子,活潑地與老師互動呼應,只有一位男孩,獨自坐在老師辦公桌旁低頭看書,偶爾抬起頭望向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