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DGs永續閱讀遇上108課綱
聽到SDGs(永續發展目標),不少人可能會認為很遙遠,事實上它卻和108課綱息息相關。
108課綱目標在於讓孩子學會素養,而所謂的「素養」和「核心素養」,乃指一個人能適應現在生活與面對未來挑戰,應該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成為終身學習者。
「素養像是一個羅盤,指引學生方向,」台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何昕家表示,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素養,都有這樣的羅盤,端看自己會不會使用。「而老師的重要性,就是要教我們的孩子知道如何使用這個羅盤。」
透過閱讀看見世界,為世界做一些改變
何昕家指出,台灣新課綱的推動,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是一個重要的脈胳。OECD提出「教育 2030」學習框架,強調核心素養的促進,以面對未來環境,增進人類未來福祉。其中最關鍵與重要的,就是17項SDGs永續發展目標。這也和十二年國教的19項議題,有著高度的重疊與交集。
「17項SDGs代表了17個真實世界的重要課題,閱讀成為銜接課室內外學習的橋樑,」何昕家說。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SDGs兒童永續書單」選書委員之一的曾品方,在台北市萬興國小擔任圖書館老師,經常運用永續書單做不同的閱讀教學,「讓孩子透過閱讀,認識全世界,甚至可以為世界做一些改變。」
在課堂中,曾品方會先讓學生總覽17項永續發展目標,讓他們快速了解全貌,同時也會請孩子思考:「為什麼我們要推出自己的書單?」孩子都會很認真回答。至於要選哪一本書、哪一項SDG,則可以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近來俄烏戰爭為國際焦點,很多孩子也關心。曾品方從兒童永續書單中,挑選《戰火下的小花》和《我的阿富汗筆友》兩本書發展教學設計,引導高年級學生思考性別平等、夥伴關係等議題,加深理解永續發展目標的意義,從中能提出自己的觀點,養成思辨能力。
重視跨文本閱讀,靈活運用永續書單
比起讀了多少本書,曾品方更重視「跨文本閱讀」,鼓勵老師從故事結構、時代背景,或是議題的不同面向等切入,在不同文本之間建立脈胳和意義。舉例來說,《戰火下的小花》和《我的阿富汗筆友》分別選列「SDG 5 性別平等」和「SDG 17 夥伴關係」;但當它們放到阿富汗議題時,就是一個脈胳。
除了故事書本身,曾品方也善用其他媒材。例如在閱讀前,會請學生看一篇媒體報導,並採用閱讀理解策略的「六何法」(5W1H),帶領孩子認識事件背後的人、事、時、地、物等脈胳,請他們思考:哪些是事實?哪些是寫作者的意見?他的意見就是你的意見嗎?還是你有什麼想法?
曾品方提醒,在設計教學時,不要想一次介紹很多SDGs目標,每年只要著重一、兩項目標就好。在運用書單時,也不要被綁緊,例如,單一本書可能探討兩項SDGs議題,譬如《尋水之心》雖然被選入「SDG 6 潔淨水與衛生」之中,但從兩位主角後來的相遇和實踐行動,也可深入討論「SDG 17 夥伴關係」。
如果所選的書涵蓋不同SDGs目標,老師也可以介紹兩個、甚至三個目標,「要讓孩子知道,世界本來永遠都不會是二分法,世界本來就是多元的觀點。」
閱讀是能力,不是科目
她建議學校的導師或閱讀推動教師,可以邀請跨科老師共同協作,讓永續書單扎實地與課程融合。例如結合自然課一起做環境教育,不但可以減輕老師的時間壓力,更能讓孩子體會到這些學習是環環相扣的。
「閱讀是能力,不是科目,是每位老師和家長都可以共同推動的事,」曾品方更鼓勵家長挑一本書,和孩子持續閱讀對話,一起灌溉永續的種子。「希望我們的孩子長大之後,可以為這個世界帶來一些永續的力量,讓我們的地球、我們所生存的這塊土地可以一直永續下去。」
※SDGs兒童永續書單詳見「SDGs兒童永續書房@天下」
※2022/4/1至5/31,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與誠品書店合作推出「SDGs兒童永續書展」,本文同步刊登於「迷誠品」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