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閱讀動態
你可能不知道,一些偏鄉小學的國語文課,正悄悄翻轉中。
30多位來自台灣北中南三地的偏鄉教師,在一場教師增能工作坊中,共同分享了他們對孩子們的學習觀察:一年來導入希望閱讀「教師厚學計劃」教學之後,孩子開始不一樣了。
教師厚學計劃第一次的實體工作坊,提供各地偏鄉小學教師跨校、跨版本的共學交流機會。(陳筱婷攝)
高溫和暴雨在七月輪番來襲,為酷熱的暑期拉開序幕。在孩子開心迎接暑假的同時,一群來自台灣北中南三地30多位偏鄉教師,卻整裝行囊齊聚一堂,參加「教師厚學增能工作坊」兩天一夜的培訓,為自己、也為孩子厚植教學能量,一起提升偏鄉學童的讀寫能力。
教師厚學增能工作坊是希望閱讀「教師厚學計劃」第一年首次的實體研習活動。在經過一學年採用教師厚學計劃的閱讀理解教學方法和教案後,不少偏鄉教師都反映:「孩子的圖書借閱量和識字量,都明顯增加了。」這樣的好消息,讓在場所有人為之雀躍。
當大學教授遇上小學一年級新生,如何讓一篇不到50字的國語課文,變成一道道有趣的偵探推理謎題,讓孩子自主探索、學習?——來自「教師厚學計劃」的觀課觀察。
「起立、立正、老師好!」台南市麻豆區北勢國小一年甲班的孩子,用洪亮飽滿的聲音迎接早上的國語課。這天的國語課很不一樣,是由清華大學柯華葳教授閱讀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陳明蕾示範教學,而原來的國語課老師,則和校長張志全及其他教師坐在一旁觀課。
讀寫能力是學童成功學習的重要關鍵。為能提升偏鄉學童讀寫能力,11月17日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彭宗平、清華大學副校長戴念華、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凌爾祥以及柯華葳閱讀研究中心主任陳明蕾於清華大學名人堂共同宣告啟動「教師厚學計劃」,並於記者會揭露偏鄉國小學童讀寫能力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