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閱讀動態

作文裡,這個小男孩的「爸」也寫錯,「媽」也寫錯⋯⋯可是,這時候錯字已經不是重點了,我問他:「然後呢?」「然後,我就保護媽媽。」我拍拍他的頭:「後來呢?」「後來,媽媽就離開我了。」花蓮明義國小許慧貞老師在2016年《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的國際閱讀教育論壇上,有一個感動全場的故事,她帶著孩子閱讀故事,也帶著孩子說出自己的故事。
「咦?紫光燈還能幫助修復古畫?」受紫光長期照射下而損毀的藝術品,竟然也能透過紫光來協助修復,一聽見這神奇的事情,孩子們迫不及待打開眼前的材料包,準備運用桌面上的電池、冰棒棍、銅箔膠帶、紫外線LED燈等材料做出紫光燈。
2022國際閱讀教育論壇將以【重啟閱讀-擁抱大學習潮】為主軸,借鏡英美搶救閱讀之經驗,呼籲各界重新正視閱讀的力量。如何有效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避免因疫情衝擊,出現學習損失或惡化,這項關鍵任務,無論是家長、老師、學校領導人、教育機關首長,甚至是民間企業等,都不能、也不該缺席。
兩年多的疫情,造成全球數以萬計的孩童出現學習落後,擴大了教育不平等。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呼籲各界正視閱讀的力量,再獲標竿企業-台灣杜邦公司熱情響應。他們將號召各廠區企業志工前進偏鄉,用閱讀與陪伴,幫助落後的孩子迎頭趕上。
閱讀典範教師林怡辰,雖然前幾天還在開刀房,但她忍著傷痛,在2016《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的國際閱讀教育論壇上,為我們分享她用了一年的時間讓全班的孩子愛上閱讀..... 我從教書第一天開始就在偏鄉,至今12年了,從沒有離開過,今天帶給大家的故事也在偏鄉。請大家先猜猜看,我第一次到偏鄉的時候,全校有30個小朋友,家裡有書的有幾個?只有5個,而且他們家裡的書,唯一的一本就是農民曆,還有另外一種叫佛經,這就是我所在的偏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