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閱讀動態
長期在偏鄉推動閱讀教育的資深國小教師林怡辰,不斷嘗試各種創意,帶領孩子親近書本,樂在閱讀。在她滿滿的教學能量背後,竟緣於希望閱讀計畫的養分。
長期在偏鄉推動閱讀的林怡辰,讓孩子一個個愛上閱讀,大幅增進讀寫能力。(取自林怡辰臉書)
她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也是偏鄉閱讀推手,深信「閱讀翻轉貧窮,教育擺脫弱勢」。曾獲得教育部2012年閱讀磐石個人獎、2013年天下雜誌閱讀典範教師等殊榮。
她是彰化縣原斗國民中小學教師林怡辰。教學近20年來,她導入許多創意,在孩子心中播下閱讀的種子,例如「創意寫作課」、「四分鐘閱讀」等。就像施展魔法般,讓原本對閱讀無感的孩子,一個個愛上閱讀,進而自主學習。
林怡辰豐富的創新能量,竟緣於她還是菜鳥老師時、「不知如何是好」的教學困頓。此時,剛啟動的希望閱讀計畫,讓她回歸初心,要用閱讀開啟孩子們的視野。
希望閱讀自2004年啟動,每年認養200所偏遠學校,帶領孩童親近書本,用閱讀,為孩子搭一座通往世界的橋樑。這樣的基礎,為偏鄉孩子的成長提供了什麼樣的養分?
七月起,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推出【希望同學會】專欄,邀請畢業於希望閱讀聯盟學校的大孩子們,分享他們後來的歷程,換他們說故事給你聽。
吳沁縈(左)小時候受惠於希望閱讀,如今化身希望閱讀活動志工,帶給偏鄉小朋友豐富的學習之旅。(吳沁縈提供)
【希望同學會】的第一位大孩子,是來自雲林縣口湖鄉的吳沁縈。
10年前,小學時的她,珍藏著希望閱讀的閱讀獎勵品,至今仍捨不得用;
10年後,大學時的她,成為希望閱讀的活動志工,帶給偏鄉孩子最精彩的體驗。
一個封存了三年多、破舊不起眼的紅包,卻蘊藏著偏鄉孩子「一個都不能少」的無私友愛,以及陪伴與守護的師生之情…
(取自陳美珍老師臉書)
六月,畢業時節。屏東縣泰武國小老師陳美珍的一則臉書貼文,短短幾行字道出了一位小女孩無私付出的友愛情誼,引起許多人留言迴響。
三年前,陳美珍在擔任三年級班導師時,一位女學生郭學莘在得知班上兩位同學因家境之故,無法參加校外教學,便主動把剛領到的壓歲錢捐出來,希望全班都能一起去旅行,一同搭渡輪到小琉球玩。
郭學莘不知道的是,這個「一個都不能少」的心願,陳美珍早已幫她實現,為那兩位孩子繳了旅費,全班一齊成行。為了不辜負學莘的美意,陳美珍把這個愛心紅包珍藏起來,並在背面寫滿了肯定和鼓舞的話語。三年來,它一直收在陳美珍的書包裡,每天跟著她上下班,在學莘畢業的這一天,原封不動地還給了她。
全國停課第一天,呂家賢馬上打電話到每個學生家裡。這個偏鄉部落小學,遠距上課對師生都是重大考驗,他卻讓全班22名學生上線,一個都沒少,交作業比率百分百。他怎麼做?
南投信義鄉人和國小老師呂家賢,錄教學影片給學生看,用活潑內容和簡易的遠距方式,讓部落孩子停課不停學。(劉婉柔攝)
5月19日,因新冠疫情告急,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的第一天,各地的家長、老師、學生陷入一片混亂。
遠距教學啟動了,但許多學生登不進虛擬教室、找不到麥克風開關,有些學校乾脆宣布線上教學先暫緩,學生改自學。
位在中央山脈山腳下,陳有蘭溪與濁水溪交會處的一個布農族部落,年輕的信義鄉人和國小二年級班導呂家賢,停課當天的一大早,就拿著學生名冊,一個一個打電話。
他的班上有22個學生,沒有一個家裡有平板電腦、家用電腦。家長大多白天外出打零工,晚上才回家,有些甚至由不識字的祖母隔代教養。
一趟價值「一億元」的台北之旅,改變來自高雄偏鄉的林文祥一生,「這是終身帶得走的能力,它給我自信心,也給了我表達的能力。」而背後的推手,是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
(邱劍英攝)
那天,林文祥在學校操場上玩,老師卻突然從辦公室衝出來,對著操場上的他喊著,「林文祥你要去台北了!」
現年26歲的林文祥對記者說,「那個時候小學五年級的我,甚至還沒有意識過來,這是多重大的一件事。」
來自陣頭文化的故鄉
林文祥來自高雄內門區,在高雄山區靠近台南的邊界,從內門到高雄市區的車程要將近1個小時。以陣頭文化遠近馳名的紫竹寺,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居民多數務農。當地的金竹國小老師張超翔指出,大部份的學生不會讀高中,高職畢業以後就回到內門工作,許多人一生都生長在這個一萬多人的平埔族聚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