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閱讀動態

五月底,教育部在「偏遠地區學校分級及認定標準」中增加「非山非市」、「極度偏遠」兩個分類。許多「非山非市」學校面臨爭取教育資源不易的情況,基金會希望閱讀計劃的苗栗烏眉國小也是其中一員。在這樣的改變下,偏鄉小校的教育方針該如何應對呢? 苗栗縣烏眉國小希望閱讀種子教師黃思峻(左)、陳素菊(右)坐在書車上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資料照片) 今年11月11日,苗栗縣通霄鎮烏眉國小迎來了百年校慶。經過一世紀,除了校園建設改變,學生人數也從7、800人減少到僅剩128人,且多數孩子來自隔代教養、單親等家庭,都市區普遍的課後安親班,在這裡僅有不到一成的孩子參加。 在這樣的背景下,烏眉國小卻年年有孩子獲得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舉辦的「小作家圖文創作大賽」中作文類獎項,當問起老師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與書寫能力時,兩位老師都非常謙虛地認為,他們沒有特別厲害的方法,只有做以下基本的三點:
只要有心,國中生就可以改變世界。南投北梅國中的學生,用一年的時間,解決社區青少年菸酒問題,還有其他更多國中生,以行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的專題報導決賽中分享他們的努力。
「長大後,我想變成一個導遊,因為媽媽總是看著天空的飛機流眼淚,我要帶媽媽回去越南,跟她介紹那邊變成什麼樣子。」來自全台各地偏鄉的孩子,站在台北的舞台上,大聲的念著自己的創作。聽不見孩童生活應有的無憂無慮,卻道出偏鄉外配、隔代教養、家暴,及各種家庭失能的狀況。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凌爾祥。(蔡宜家攝) 這是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希望閱讀」計劃所搭建的舞台,以提升偏鄉閱讀識字率為目的,逐漸牽引家長、教師、校長、各方的志工投入。最終也發現,原來需要「希望閱讀」的不只是孩子,而是所有的人。 有書 才能讓孩子走出去 拿著一張已發皺、寫滿筆記的偏鄉聯盟學校地圖,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凌爾祥,談起已走過十個年頭的「希望閱讀」,她時而溫柔、時而剛毅的神情,似母親,也似教師。
曾經,這些需要「希望閱讀計劃」協助的孩子站上了台,宣告他們要幫助每個人都愛上閱讀。他們從閱讀的接受者,成為閱讀推廣者,到走到社區為小孩、老人說故事。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提供) 「不愛閱讀嗎?讓我們幫你!」南投縣北梅國中的四個孩子站在台上,才一開口,就自信地宣布他們的閱讀新主張。你可能想不到,儘管只有小小年紀,他們已經成功推動在地社區閱讀,讓城鄉差距急速拉近。 同儕影響大,帶著大家一起參與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位於南投縣國姓鄉與仁愛鄉交界的北梅國中,有七成的學生來自單親、外配、或隔代教養的家庭,在這種身心雙重「偏鄉」的情況下,學校內老師為了改變這群孩子的未來,這十年來引進各方資源推動閱讀,現在,孩子真的擁有了翅膀,還決定帶著同學們一起飛。
「我以為閱讀是為孩子埋下一顆種子,沒想到孩子卻給我一座花園!」穿著一襲花洋裝的李玉玲老師生動形容,信手拈來盡是孩子因閱讀而蛻變的故事。 「小一入學不識ㄅㄆㄇ的孩子,用對了方法,小一下居然認得2800多個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