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閱讀動態
對孩子來說,讀科學讀物他可能會覺得很難,可是這本書它其實沒有很難。它告訴你這幾位科學家他們小時候碰到什麼困擾,他們也會碰到人家跟她說:「你不一定要學這個;你是女生、你為什麼要去念醫學?你為什麼要念科學?」或者人家會跟他說:「你不要回來了,你出國留學就不要回來了。」為什麼後來他們毅然決然還是回到台灣來貢獻?我覺得這本書可以讓孩子自己看,它是以孩子的角度去做思考,沒有很複雜的科學知識,所以我特別推薦給台灣的孩子閱讀。
我想跟大家推薦一本書,是《怕浪費奶奶》系列書。我知道在學校裡,很多學校都有《怕浪費奶奶》這本書,透過這個很喜歡說「真可惜啊、真可惜!」的怕浪費奶奶,如果小孩子吃飯,滿臉都黏著飯粒的時候,她還會用舌頭去把它舔掉,大家每次看到那個都覺得好恐怖。那到底怕浪費奶奶她還有什麼生活上的提醒呢?
混成式學習新主流,翻轉教育未來已來
疫情促成一場全球性的遠距教學實驗,推助教育走向破壞式創新。 未來我們如何培育出彈性靈活、永續學習的人才?
永續閱讀,培養新一代的世界公民
永續發展是當今全球關切的議題,SDGs正牽動全世界教育的發展。閱讀,正是為孩子打開視野,向真實世界學習的必備能力和基礎。
新冠疫情為世界帶來巨變,更對教育造成衝擊。最新研究指出,因疫情停課之故,幼兒園和中低年級小學生的閱讀程度,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產生「COVID-19 Slump」(新冠疫情學習滑落)新名詞。
而我們該如何預防孩童閱讀能力下滑?歐美提出解方:每天15到20分鐘持續閱讀。
疫情也帶來全球反思,期待藉由教育的力量,培養孩子改變未來的能力,創造永續世界。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 阿米娜‧穆罕默德(Amina J. Mohammed)指出,「真正的永續發展,只能在最年輕人類的支持下,方能達成;我們要以閱讀培養新一代的世界公民。」
永續未來,從閱讀開始。2021年國際閱讀教育論壇將以【永續‧數位‧閱讀】為主題,帶領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透過閱讀,理解SDGs永續發展的核心關鍵素養。結合數位科技和跨域學習,引導孩子們探究永續議題,發展整合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改變未來的行動力。
2021國中專題研究競賽 決賽隊伍出爐囉!
本次由來自南投、臺東、雲林、花蓮等10所學校,14件參賽作品,展現對社區生活的關懷、放眼國際的視野。最終由5位評審綜合評選出,6支隊伍獲得參與決賽的門票,讓我們恭喜入選的團隊,也一起期待他們決賽的表現!
長期在偏鄉推動閱讀教育的資深國小教師林怡辰,不斷嘗試各種創意,帶領孩子親近書本,樂在閱讀。在她滿滿的教學能量背後,竟緣於希望閱讀計畫的養分。
長期在偏鄉推動閱讀的林怡辰,讓孩子一個個愛上閱讀,大幅增進讀寫能力。(取自林怡辰臉書)
她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也是偏鄉閱讀推手,深信「閱讀翻轉貧窮,教育擺脫弱勢」。曾獲得教育部2012年閱讀磐石個人獎、2013年天下雜誌閱讀典範教師等殊榮。
她是彰化縣原斗國民中小學教師林怡辰。教學近20年來,她導入許多創意,在孩子心中播下閱讀的種子,例如「創意寫作課」、「四分鐘閱讀」等。就像施展魔法般,讓原本對閱讀無感的孩子,一個個愛上閱讀,進而自主學習。
林怡辰豐富的創新能量,竟緣於她還是菜鳥老師時、「不知如何是好」的教學困頓。此時,剛啟動的希望閱讀計畫,讓她回歸初心,要用閱讀開啟孩子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