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新趨勢
教出閱讀與寫作力,是提升語文能力、乃至於所有能力的重要指標。在政府帶頭推動閱讀這麼多年後,台灣的校園有什麼改變?國語文教育下一步該怎麼走?
(邱劍英攝)
「貧者愈貧,富者愈富」,這個在閱讀研究和文獻中相當著名的「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在台灣M型社會中作用逐漸增強,學生學習各科領域成就的雙峰漸漸明顯,並開始向兩極移動。
「國語文學不好,其他科目的學習都會受到影響,」淡江中文系教授曾昭旭強調,國語文與數學是中小學最重要的兩個科目,國語文又比數學更重要,國語文是學習各個學習領域的總基礎。
閱讀和寫作成為學校教育的新元素,逐漸引發學校和老師對圖書館認知、課本課程的設計、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網路科技運用等開始新的思考與做法。
班級閱讀活動該如何推動?帶領過程中可以掌握哪些技巧?喜歡和孩子玩成一片、任教於台中縣大元國小的老師蘇明進,分享他從四個層面去進行閱讀活動的經驗。
翻開孩子潘潘的聯絡簿,映入眼簾的是她急欲分享的喜悅心情:「老ㄙㄨ,跟你說哦,我這個星期,已經看了三本優質好書了,這三本書都好好看!我發現書真的超好看的,我下次一定要看更多書......」
孩子能這麼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真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我想,這也是每一位努力推動閱讀教學的老師,最想得到的甜蜜回饋吧!
我自己在班上很努力的推動閱讀教學,因為我知道在國語授課時數明顯不足的情況下,唯有「閱讀」和「寫作」,才能統整孩子腦中的語文知識,讓孩子的語文能力不至於下降得太多。
不過說真的,「讓孩子愛上閱讀」這件事,並不會憑空出現;得靠老師的規劃與引導,才會有所成效。班級裡的閱讀活動該如何推動呢?通常我在班上,會分成四個層面來進行,包括:
你還記得自己認識的第一個字嗎?對台灣的學生來說,學習拼音ㄅㄆㄇ是進入文字領域的第一道門,然而,同樣使用正體中文的香港小學生卻直接識字讀書,這種學習方式,看起來是否不可思議?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謝錫金說,這種識字法不但有效,而且能學得更多、更快。
研發「綜合高效識字法」的港大教授謝錫金說,從前的中文識字教育強調寫字,卻忽略認字的重要性。「識字,要從認字開始。」謝錫金解釋,識字3步驟:「認字、寫字、用字」,認字必須透過大量閱讀,過去的教育強調寫字的筆順與結構的正確,卻也限制了學習的數量。
複雜的字 非常難忘
「綜合高效識字法」強調大量閱讀,讓學生提前閱讀「難」字。他解釋,低年級學習認識複雜的字,但是不學寫字,以圖像方式記住字的形狀。比如「龜」,非常難寫,但是很容易記住,低年級學生了解烏龜的意思與發音,再連結字型,以後看到「龜」字,腦中就可以產生連結,雖然不會寫,但是絕對很難忘掉。
謝錫金指出,設計課程應先教生活中常用而筆劃多的字,但是練習書寫的字,筆劃愈少,愈容易抄寫,應讓初學習寫漢字的學生先寫筆劃少的字,以免減低學習興趣,筆劃多的字則減低抄寫數量,減少壓力。同時,一篇課文的字不必一天學完,不要揠苗助長。
「吐瓦魯、吐瓦魯,歡迎、歡迎、歡迎!」熱鬧的打擊樂與孩子的呼聲,台灣邦交國吐瓦魯總理葉雷米亞昨天在台北市平等國小,向孩子訴說全球暖化對吐瓦魯的威脅,希望台灣政府能為減少溫室氣體盡力,幫助吐瓦魯免於沉沒。
吐瓦魯位於南太平洋,如長蛇般的島國,全島面積約26平方公里,全國人口僅有8千人,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少的國家。由於地勢極低,近年溫室效應造成海平面上升,吐瓦魯深陷於海水淹沒的危機中。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凌爾祥表示,天下雜誌日前出版《日漸沉沒的樂園─吐瓦魯》一書,作者山本敏晴走訪世界各國,詢問6歲以下孩童:「妳們心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在吐瓦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是她們美麗的沙灘,但她們的寶貝卻即將被海洋吞沒。
吐瓦魯幾乎沒有天然資源,主要收入來自國外援助。產業雖有捕魚業及旅遊業,但因地處遙遠,每年只有少數旅客到達;當地的沙灘是島上每個孩子的集體記憶。葉雷米亞還記得,16歲時的海灘既大又美麗,但近年全球暖化使海岸線緊縮、被侵蝕,就連植被也遭到破壞。
吐瓦魯在各種國際會議上提出援助的請求,希望各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減緩吐瓦魯被海淹沒的可能性,但危機依舊存在。平等國小的小朋友在聽完葉雷米亞的分享後,分別提出降低暖化的點子。
閱讀,是自學最佳手段…大家都同意要『教學生釣魚』,一樣的,我們要『教學生閱讀』。但仔細思量起來,閱讀的釣魚方法是什麼?我們這一次在香港教室裡看到了。
——柯華威老師
走進香港播道書院二年級語文課教室裡,第一個令人感到好奇的是,這堂課由兩位老師一起教。校長盧偉成解釋,在播道每個年級中,會有一班由兩個老師一起教,一方面讓資深老師可以帶領新的老師,一方面也讓他們有互相學習的機會。
課堂一開始,老師讓學生兩人一組合作完成一張學習卷。一位學生從書中找答案,另一位則把答案寫下來。教室裡,只見學生非常專心地討論作答。
接著老師開始進行一段QA,問的是書中相關的內容。若是一個題目出現不同答案,例如,「你看到的魚缸是用什麼做的?」有學生說:「塑膠」,有學生說:「玻璃」,這部份課文中並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學生透過看插圖與日常生活經驗去判斷,所以會有不同答案。當答案不同的時候,老師會進行討論。討論的目的,是希望學生不只能閱讀文字,也能從圖畫與相關文字中去推測答案,並讓學生了解,很多問題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
台灣閱讀教育推了六年,但根據《親子天下》最新的國中閱讀大調查發現,25%的學生看一本純文字的課外書會感覺吃力,最常看的是漫畫書;除了學生,連老師都不會用圖書館。我們的少年閱讀學習出了什麼問題?
閱讀能力,是自學的最佳手段,《親子天下》針對國一到國三的學生進行「自學力大調查」,結果發現,國中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都有待加強。近四分之一的國中生,閱讀一本純文字的課外書會感覺吃力,超過四分之一的學生,「從來不會」主動到圖書館借書或找資料;經常看課外書的國中生比例只有四成,而且年級越高,經常看課外書的比例越低。只有不到三成五的國中生回應,當自己未來不是學生的時候,還「經常會」看書。
從2002年曾志朗擔任教育部長,開始在學校推動閱讀至今六年,我們少年的閱讀學習,出了什麼問題?
為了了解教學現場實況,《親子天下》針對國一到國三的學生,也是九年一貫課程下長大的孩子,進行「自學力大調查」,同時也調查國中導師的看法和評估。調查中針對自學力的各個面向,如閱讀的能力、興趣和習慣,以及主動蒐集資訊、理解和摘要文章的能力、做筆記的能力等,進行學生和教師的意見調查,結果發現,升學壓力大、一切向考試看齊的國中階段,自學力的各個層面反而不足,尤其在最重要的閱讀能力部份,更顯得基礎脆弱。
在兒童寫作教學領域,你很難忽視「沈惠芳」這個名字。
她是少數從十多年前,就開始摸索低年級ㄅㄆㄇ提早寫作教學該如何進行的老師。笑稱自己有點「雞婆」,喜好分享的她,還不斷透過演講、報章雜誌專欄,記錄自己的語文教學心得,演講足跡甚至遠及香港、馬來西亞與新加坡。
在她自己經營的班級裡,寫作,更是無處不在。雖然教育部規定國小學生每學期至少寫七篇,整學年寫十四篇作文即可,但她班上的學生,透過遊戲、活動後緊隨而來的引導、片段、篇章寫作,整年累積下來竟能寫到六十四篇之多!
雙軌,篇章與統整教學並重
若從教學法觀察,沈惠芳是採「篇章教學」與「統整教學」並重的雙軌制,透過教材賞析、個別輔導、合作學習、同儕回饋、小組討論、遊戲競賽等各種方式,以及建立感想與意見交流的「神仙家庭」網路園地,推升孩子對寫作的想法與熱情。
故事應該從為孩子記錄成長點滴開始。
台中縣大元國小老師蘇明進,從教書第二年起架設個人網站和學生的班級網站。在強調「與他人分享、互動」精神的部落格興起後,他轉而利用這種好學易懂、強調互動、可多人共筆的媒體輔助教學。
蘇明進幫學生架設班級網站,為的是「替孩子留下一個可以重溫童年回憶的地方」,已經念大學的第一屆學生到現在都還會在班網留言,查看同學近況。
在十二年的教學生涯中,他利用部落格進行教學、輔助班級經營,並建立起教師專業交流的平台。他的部落格還獲「台中縣九十五年度教師部落格大賽」第一名。
部落格上練文筆
部落格教學要成功,除了老師的經營外,更需要學生一起投入。
每週,蘇明進利用彈性課程將孩子帶到電腦教室使用班級部落格。使得原本上網只為了交友和打game的孩子,開始學習使用部落格。
蘇明進用部落格教學最大的企圖是幫學生「練文筆」。
有時他請學生將昨天寫的小短文打到電腦上,全班相互觀摩;學校蒐集畢業感言時,他請學生上去留言;有同學生病住院,他發起主題讓孩子表達對住院同學的祝福。
有一次他規劃「地球暖化」的主題,在部落格貼了許多相關影片連結,要學生看完後在回應處留下自己的感想。
有一位朋友來找我打聽轉學的事,我很驚訝,因為她女兒唸的是私立名校,當年好不容易抽到籤才進去的。當我聽到理由時,更驚訝:居然是因為女兒學校要演話劇,女兒是班上唯一上過表演藝術才藝班的人,竟然未被選上主角,她認為學校不識才、不惜才所以要轉學。
我問她難道沒有聽過「好花還需綠葉襯」嗎?再好的紅花也要綠葉來陪襯才不會單調,演戲是團隊的整體表現,配角也很重要,奧斯卡不是也有「最佳女配角」的獎嗎?
曾經看過一本書,作者說他小時候參加足球隊,第一天練習時,教練空手而來,沒有帶球。小孩子都不解,沒有球怎麼練球呢?一個膽大的孩子問了大家心中的問題:「教練,球呢?」教練說「我們不需要球。」大家更驚訝了,打球不需要球怎麼打?教練問:「打球時,場上有多少人?」一隊十一人,所以總共二十二人。「好,在比賽時,有多少人會同時摸到球?」不論怎麼打,只有一個人手上會有球。「很好,」教練說,「所以我們就要來練習另外二十一個人必須做的事」。
好花還需綠葉襯
打球是個團隊的事,必須每個人都好,比賽才會贏,所以基本功最重要,沒有練好基本功,所有其他花俏的招式都沒用。要打得好,其他的二十一個人都跟拿球者一樣重要,甚至還更重要。作者從教練身上學到寶貴的一課,每個綠葉都站對了位置,好花就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