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新趨勢
在台灣,孩子們越區就讀或轉學的原因,多數跟學區、成績有關。但是在美國,激發家長幫孩子換學校的主因,是擔心他們的心理健康。哪些情境促使他們不得不採取行動?他們採用了哪些解方?
(親子天下提供)
現代孟母三遷,或是為了更好的學業、接觸好的品格與行為、或是社區環境。但現在有了新的理由---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們總是擔心孩子的未來,希望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讓孩子預備好面對世界與未來的能力。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在這個學校找到答案。
不管走到哪裡,他們都吸引人、討人愛,還最懂得享受人生、最有科學頭腦、最受藝術滋養、最會學習……心理學家發現嬰幼兒具有六種超能力。原來,他們才是真正的人生勝利組!
(親子天下提供)
嬰幼兒總讓人眼睛一亮!他們很可愛、很有趣、很迷人、很討人喜歡……,彷彿有種魔力。
當孩子的反應緩慢、需要更多刺激才能提起興趣、或敏感易怒,別怪他們不聽話或不專心。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看了太多電視、影片、電玩畫面的緣故。也別怪父母不管或不禁,因為他們也需要了解該怎麼做才能保護孩子。
(親子天下提供)
愈來愈多父母發現,孩子的「口味」愈來愈重,需要更刺激的活動、更大的聲音、更亮的燈光……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讓他感興趣,或是很容易沉迷在聲光環境中。
照顧嬰幼兒不只要頭好壯壯,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因為這是攸關孩子未來的重要基礎。但是,嬰幼兒的公共健康照顧多半不包含心理健康相關領域的發展,要怎麼做,才能幫助小小孩身、心都健康?
查爾斯.費德一直站在擘劃教育方向的位置。2024年寫出《AI時代的教育》,提出 AI 科技驅使我們重新對焦教育的本質---重視動機、熱情、歸屬感和意義感。在這世界改變最劇烈的十幾年間,他對 AI 影響生活和教育有著什麼樣的觀察?
孩子到了國中卻仍是只看漫畫,或是固定讀某一類的書,從閱讀到思考就像另一堵高牆考驗這時期的孩子。九到十三歲是「讀到思」很重要的養分期。一方面是學習進到新的領域,二方面是腦的發展也準備好迎接多元觀點。
桑德爾是哈佛大學法學院的教授,但是他的教室不只在波士頓的哈佛大學校園。他認為,批判思考、道德推理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小就開始說故事給孩子聽......
孩子進入中年級已經歷第一次的期中考試,不少父母被孩子的成績嚇到,明明有準備,成績卻和低年級差很多。三年級孩子面臨課業加深加重的挑戰,卻也是開始練習規劃課業能力的好時機,資深老師們提供4方法,為中年級培養自主學習好習慣。宥宥現在就讀國小三年級,經常抱怨功課好多寫不完,提到考試就愁眉苦臉。以前讀低年級,不用準備就能拿高分,進入中年級之後,考試成績明顯下滑,讓他感到相當沮喪。
大人常擔心孩子接觸太多社群媒體會影響心理健康,但新的研究發現,孩子的「腦部運作」也可能因此被改變了。長期的追蹤發現,頻繁查看社群媒體,會導致對別人的反應過度敏感、還會出現強迫性的行為。而最健康的使用電子產品方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