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新趨勢
五年一輪的 PIRLS 於5月中旬全球同步公開成績:台灣10年來閱讀平均分數最低、卻是全球排名歷屆最高為第7名。教授建議下一步的閱讀教育任務,是面對生成式 AI,培養學童高層次閱讀理解能力。但同時,家長也需愛上閱讀、及早進行親子共讀。
哈佛大學推出三種針對幼兒、寓教於樂的 Apps ,最難得的是,這些程式是哈佛教育研究所經歷各種研究、驗證所開發完成,能夠奠定孩子未來上學的語文基礎,並考量孩子的發展階段、個資疑慮、控制螢幕時間,以及大人帶孩子玩不出新把戲的困窘!還沒開始正式上學的幼兒,也可以在家接受世界名校、正宗的哈佛大學教育,邊玩邊學了,而且完全免費!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的學者們合作,推出了三種針對幼兒、寓教於樂的免費 Apps,在 Apple 或是 Android 平台就可以下載手機、平板、或電腦版。只需要用到簡單的英文,就可以由父母、或是由托兒所、幼兒園老師帶著孩子一起玩,讓大人不用為了不知道要跟孩子玩什麼而發愁,孩子也可以一路累積學習。
去年教育圈的震撼彈!由高中生與大學生撰寫的「108 課綱觀察報告」直指課綱落實的有待加強處,於2023年4月22日辦理報告發布記者會。吸引國家教育政策智庫、負責研擬課綱的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林崇熙前來,全程參與,寫滿四張 A4 筆記。去年3月,3位108課綱第一屆學生發起「108課綱觀察報告」如拋下震撼彈。今年4月,現就讀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一年級的學生李瑞霖(去年3人之一)重新組織團隊,邀集28名高中生與大學生組成 EdYouth 團隊,啟動最新調查,回收992份由大一生與普通、技術型高中生填答的問卷,今(22)日在親子天下 Club 舉辦「108課綱觀察報告」發布記者會,報告重點之一直指:「學習歷程檔案美意遭考招制度耽擱,終成升學主義打手。」
從嬰兒到青少年,孩子只要願意用力玩,就可以強身又健腦,還能讓人生更健康、有韌性。其中的關鍵,就在很多看似尋常、但藏著許多魔力的小遊戲和活動中。從嬰兒時期開始,「玩」就是孩子童年的重要元素。幸運的是,他們光是努力地跟大人、同儕、或自己玩,就能邊玩邊發展腦力,學習專注、強化工作記憶與自我控制,還能奠定終生健康的基礎,並且在人生更能展現韌性。
快樂是可以學到的?耶魯大學三百年來最受歡迎的「快樂課程」,推出了免費的青少年版。除了青少年,老師與家長也可以學習如何引導孩子,並且同時為自己織就美好生活。為賦新辭強說愁的青少年,現在有了一個新的選擇:免費上一堂大師的「快樂課」,或是從這篇文章管窺精華。人們稱為「快樂學」的耶魯大學三百年來最受歡迎選修課「心理學與美好生活」,今年一月中在線上學習平台 Coursera 推出了青少年版本「青少年幸福科學」。推出十天,就已經有超過一萬五千人上課。
半歲大的寶寶,可能一天就累積看了近三小時的電視,讓很多爸媽不可置信。但更糟的是,爸媽們無法看出來,這在孩子一歲半時,腦部活動就可能已經出現異狀。如果持續累積,將造成長期的傷害,甚至在孩子上學、進入中年級時,還看得到負面效應。
每三年舉辦一次的 PISA 評比,測試全球85國15歲青少年的閱讀、數學、科學素養,2025年要加考英語。《親子天下》獨家專訪 PISA 分析專家,第一手了解如何考?又為何考?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每三年大規模舉行 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比),對15歲青少年測試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22年來, 已有85個國家/地區、超過百萬名中學生,都參加過 PISA,涵蓋了九成世界重要經濟體。其跨國比較的結果,已是全球教改政策的重要指標。
五分之一的人口有閱讀障礙,算不算是件大事呢?過去人們把這樣的障礙放在特殊教育裡,要被發現異狀、經過檢定,才有機會改善。現在,美國超過八成的地方政府廣篩讀寫障礙,要努力找出「黑數」,還要改用科學驗證過的新方法來教閱讀,提升全面的閱讀能力。
許多攸關未來教育的研究,都從非教育現場的聲音出發,難與教育現場接軌。Google for Education借力國際研究機構,走訪24國,與許多教育現場領袖和相關人士歷時兩年做成3份報告,帶大家看到融合遠景與實務、截然不同的「教育新未來」。
如何學得更快、更多、更有效果?如何教得更輕鬆、更愉快、更有成效?回顧2022年的10大學習與教育研究成果,讓父母與老師找到帶孩子更輕鬆有力的未來。歲末是回顧與檢討反省的時刻,但若能從回顧中,看見未來的希望,就是更好的禮物。美國教育網路媒體《Edutopia》從上百則今年公布、有關學習與教育的研究中,選出了10則重要的發現。它們有的打破人們的迷思,有的為人們找到新的解方,有的讓人們看到未曾想過的視野,對於未來的教育政策、教學方法、與個人學習都極具意義與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