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新趨勢
在台灣,國中小學所推動的閱讀運動,還停留在被動、由上而下灌輸的「共讀」模式。學生要從「聽父母老師讀」,轉移到「自己讀」,往往是一大無法跨越的障礙。
國際閱讀協會研究指出,養成主動閱讀、獨立閱讀的習慣,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基礎。從美國、日本到韓國,「晨讀十分鐘」運動已被證明是養成中小學生主動、獨立閱讀習慣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韓國閱讀教育開發院院長南美英博士所寫的《晨讀十分鐘》一書,提出成功實施晨讀的七十八種策略,以及在韓國個別學校、教師實施的經驗分享。書中描繪韓國的教育,和台灣處境非常類似:補習佔用太多時間、學生在校內重複無意義的學習,使得學生很難專注學習;辭彙能力、表達能力愈來愈差、孩子討厭閱讀、缺乏思考力……。於是,韓國部份有心的校長和教師,開始推動「晨讀十分鐘」,竟然得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意願與能力。
以下摘錄《晨讀十分鐘》書中內容,值得有心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家長和教師參考。
現在的韓國教育中,到處發生著不可思議的事情。根據韓國出版研究所調查,目前韓國在教室裡能專注聽課的學生不超過一五%,比起小地方的學生,大城市的孩子更差。也就是說,個人教育支出愈多的地區學校情況愈糟糕。
天生讀書種,讀書天倫樂——新加坡如何推廣兒童和青少年的閱讀?
Born to read, Read to Bond(培養天生讀書種,讀書促進天倫樂)。新加坡嬰兒出生時,醫院的護士叮囑產婦的事項中,竟然有「如何讀書給嬰兒聽」一項。小娃娃一出生,除了喝奶睡覺,還有資格辦借書證,政府鼓勵嬰兒與母親親情聯繫的方式,是以讀簡單的故事、唱兒歌的方式來進行。
這是新加坡政府培養國民成為「天生讀書種」的祕訣。
Thinking Schools, Learning Nation(思考型學校,學習型國家)。為了在強調知識經濟的新世紀卡位,亞洲四小龍中最具危機意識的新加坡,最近常聽到這句口號。
公共圖書館是新加坡推動學習、推廣閱讀的利器。「我們和社區發展部合作,針對零到三歲幼兒推廣閱讀,圖書館員的業務不再是被動地等待人民來借書,而是積極主動推廣、行銷閱讀活動,」留英攻得圖書館碩士的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助理總裁嚴立初,以親切的「新加坡式英語」解釋。
不久前,我們完成一個三歲至七歲兒童解決問題的研究,發現大多數三歲幼童可以清楚指出疾病與「傳染」的關係,判斷疾病的成因是什麼。幼兒園的老師說,自從有SARS和腸病毒以後,學校和家裡非常強調「傳染病」,兒童顯然學到了。日常生活中,許多不是刻意安排的議題,孩子也學得到。
孩童在環境中有如此複雜、豐富的知識「輸入」,但是目前出版的兒童讀物,仍以虛構想像的故事類、文學類讀物為大宗。即使是國小課本中,陳述知識的主要文體 「說明文」,都極為少見。這背後可能因為大人本身沒有閱讀知識類「課外讀物」的經驗,或覺得知識的吸收,發生在學校場域、由老師教導即可,以致於無法選擇 或直覺忽略知識類讀物的需求。
優良的知識類讀物,不能只是標注「是什麼」,如圖鑑或百科全書般把現象和名稱對應,而是應該能讓兒童看得懂,並引發兒童對相關領域或知識的好奇,啟動他們更深入的探索。
家長選購知識類讀物時,往往執著於「解答問題」的功能,希望孩子看完書可以把一些物種的命名類別都記起來,才覺得「有用」。其實好的知識類讀物,應該要能 「引發問題」,提供閱讀者探索問題的角度,提供小讀者解答問題的脈絡。例如有人研究諾貝爾獎得主是否都有師生關係,談其中的「師徒」故事,也會是很好的知識類讀本的角度。但重點不是「答案」,而是「問題意識」。
自從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先生提倡閱讀運動以來,各級學校大力推廣閱讀,相信沒有人會反對閱讀的重要性,也沒人會否定 閱讀的功能。但是,許多閱讀的推動者除了鼓勵讓孩子有機會大量閱讀之外,似乎並未強調閱讀是「文本」和「心智」互動的過程。事實上,閱讀者在追求意義的過程中,心智也獲得了啟發,思考能力得以增長。
那麼,幼兒該如何開始閱讀呢?在教學場域中,「圖書角」是孩子最不會主動參與選擇的地方。對幼兒而言,要進入圖畫書的世界並了解其中意義,門檻較高,遠不如「堆積木」或「扮家家酒」來得自然、生動而有趣,因此要帶領幼兒進入圖書,喜歡圖書,非得靠成人的參與和協助不可。
然而成人在參與過程中,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圖畫書,才能啟發孩子的心智呢?首先,故事必須有趣。「有趣」是指故事內容合乎孩子的生活經驗,反映生活的點點滴 滴,創造出另一個生活空間,讓孩子在其中探索。孩子在閱讀或是聽故事的過程中,抓取故事情節中與其經驗相關的部分,進行推論,追究可能,進而營造了另一個思考的空間;也就是這個思考空間,啟發了孩子的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