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新趨勢

如何幫助提升孩子的閱讀力?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李佳穎、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曾世杰、陽明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林珊如等超過20名學者,出席於11月18日舉行的「2022柯華葳教授兩週年紀念研討會:語言、語文、閱讀」。
少子化浪潮席捲台灣。小一新生人數已經從七〇年代的40萬名,到2021年只剩一半(21萬名),國發會推估,五十年後會再少一半。人口愈來愈少,每一個孩子都是寶,都必須是不可或缺的人才。台灣未來的人才該具備哪些能力?應該如何培養?父母、老師該如何調整改變?《親子天下》專訪 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現任沛星 Appier 互動科技、iKala 董事簡立峰,從未來產業發展,回看教育,建議父母、老師都要改變,才能培養出未來台灣人才。
這10年花蓮的教育挑戰不斷。小學生數減少近21%,再加上新課綱,偏鄉小校更艱鉅。不過,卻有一群明明可以退休的校長、老師,自組核心教師社群,2年巡迴不同學校辦研習,感動縣內老師,影響超過40所中小學校,證明教育可以促成改變。 花蓮縣核心教師社群早在教育處課發中心成立前就已組成,積極推廣多元的探究策略教學,兩年來,已影響超過40所中小學。(陳盈螢攝) 明明是暑期假日,花蓮縣宜昌國小的活動中心卻是高朋滿座。在籃球框下展開折疊桌,一群來自12所不同地區的國中、國小校長、老師(包含位處偏鄉的富北國中、屬「極偏遠學校」的奇美國小等),正由引導老師協助,為自己學校的校訂課程進行一系列「醫美療程」,重新檢視課程主軸、透過融入 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加深加廣課程,給學生教科書沒有、卻最合乎花蓮在地情境的素養導向學習經驗。
少子化趨勢下,未來人才的樣貌為何?學校教育和家庭教養該做出哪些因應策略,才能幫助孩子適應未來? 少子化之下,未來勞動力人口必然短缺。《親子天下》訪談教育部長及多位企業先進、大學校長,勾勒未來人才的樣貌,提供家長建議:
「共讀培養好腦力」,不是宣傳口號,而有認知神經科學實證。台師大和耶魯大學共同研究證實,6個月大的嬰兒,大腦就有預測力,而共讀可強化大腦預測力,並有助未來口語詞彙表達。 親子共讀對嬰幼兒語言發展、情緒、未來學習的深遠影響,已經眾所周知。隨著腦神經科學逐步解密嬰幼兒的大腦活動,「共讀培養好腦力」,更是有認知神經科學實證的說法。
疫情耽誤8個月的學習,美國兒童閱讀與數學成績倒退20年。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所認養的偏鄉小學,也有五成七認為學習落後。除了教育部投資的數位設備,問答互動、連結經驗的教學改革也值得嘗試。 這不僅僅是警訊,而是一個火警。 9月新學期一開始,美國就收到一份令各界備感焦心的「全國成績單」。國家教育進展評測(NAEP)針對九歲學童的測驗結果顯示,自疫情爆發以來,孩子的閱讀和數學成績大幅下滑,退步程度是30年來最大。  
當台灣人口愈來愈少,教育就不能再用快速、量產、大班制的標準化模式,必須重視每一個孩子的價值,培養多元人才。二○二二年幾則教育新聞,讓人怵目驚心:嘉義縣中埔鄉六十年老校灣潭國小,舉辦最後一屆畢業典禮,送走三位畢業生後,剩下九位學生,將併入車程五分鐘外的社口國小。七月底各校準備開學,卻有學校等不到學生,南投縣有六十九所小學的小一新生不到十人,七所只有一位,甚至有三所沒有新生⋯⋯
如何搶救疫情中出現學習落後的「失落的一代」,化解現下的閱讀危機,影響深遠,成為各國當務之急。「僅僅重新開放學校是不夠的,學生需要大力協助,來恢復失去的教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總監詹金斯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世界銀行建議,為了加速恢復學習,各國可從三大面向採取行動...  
位於美國南方、以農林為主的密西西比州,無論是經濟、教育、基礎設施,或醫療健康,在歷年全美各州的競爭力排行中,經常敬陪末座,甚至還出現這樣一句俗諺「Thank God for Mississippi」(感謝上帝,密西西比),意思是,不管評比再怎麼糟糕,幸虧有密西西比州的存在,讓其他州得以逃過墊底的命運。 如今這個全美最貧窮的州,正因為閱讀而翻轉。不但成為全美頭條新聞,吸引《紐約時報》、《經濟學人》深入報導,在疫情重創全球的兩年多來,它還是其他州政府積極想仿效的「閱讀推手典範」。
社交情緒學習已是近年來不少歐美小學的必修課,更有研究證實孩子情緒處理得好,就能學得更好。台灣 KIST 學校強調課程養成孩子品格力,採取 SEL 融入教學作催化劑,但理論如何在教學現場落地?KIST 實行了至少3年,大人小孩都能感受到變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