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新趨勢
十餘年來,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投入「希望閱讀」公益計劃,深入200餘所偏鄉國中小,結合社會力量,提升學童的閱讀能力。基金會秘書長凌爾祥在2021天下經濟論壇(CWEF)冬季場,分享背後的精采故事。以下是演講摘要:
(王建棟攝)
1981年,《天下雜誌》創刊;2002年,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正式成立,可以集結很多社會的善意力量,認養偏遠地區200所小學,我們啟動了「希望閱讀」計劃。
《天下》是出版業,但我們的發行人規定,自家出版書籍只能佔15%以下;因此每年7月,全台出版社的新書會送到辦公室,由老師、專家選書,我們再送到偏鄉。
「希望閱讀」計劃每年捐贈2萬本書,至今累積34萬冊書。我們的希望閱讀書車,已經繞行台灣176圈。
有人說,也許偏鄉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所以我們招募企業志工、大學志工進入學校,陪孩子讀書。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下稱「匯豐台灣」)長期關心兒童教育議題,今年五月底委請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與親子天下針對全台家有七歲以上孩童的家長進行「親子理財觀念大調查」,並針對教師(超過7成為國中小教師)進行「108課綱─金融素養融入教學挑戰大調查」,於6/16(二)發布調查結果。究竟台灣的親子家庭中遇到怎麼樣的理財困擾?教師們在理財教育上共通的難處又是什麼?該如何從家庭、從學校雙軌入手,幫助台灣的孩子從小有正確的理財觀念,金融教育從小做起。
網路世界真假訊息氾濫,該怎麼培養孩子數位素養?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舉辦「2019國際閱讀教育論壇」邀請新加坡理工大學助理教授姚奇儒(Jiow Hee Jhee)、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長鄭國威分享經驗。
柯華葳教授長期研究閱讀能力與識字歷程,也是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IRLS)台灣計畫主持人,提出閱讀教育新挑戰:面對數位時代,必須積極培養學生在網路大海的自學力,大人必須從信念開始改變,才能帶領學生成為有獨立思考的人。
柯華葳教授。(張適攝)
本文整理自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2018國際閱讀教育論壇」演講。
台灣在2004年加入國際「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PIRLS),參與2006、2011、2016年的評量計畫,這個計畫研究各國國小4年級學童的閱讀能力。
找對的老師,幫孩子面對未來?是特色高中頭痛的課題。美國加州High Tech High特色高中,讓業界專家來當老師,建立學生和各行各業的連結。歷經15年,跟地方教育局規定磨合,High Tech High自己發教師認證,培養自己需要的「特色教師」。
(High Tech High 提供)
全世界都在找提升學習成效的教育方案,教師的專業知能是改革手段之一,特色高中有機會幫傳統師院背景、或完全沒師院教育的老師,用專業認證讓他們可以翻轉教室。
然而,地方法規、認證系統卻是最難突破的障礙。
美國加州聖地亞哥的High Tech High特色高中找到破口。創辦人羅森史塔克(Larry Rosenstark)創辦初期就發現,推動教育改革最大的難題是找對老師。他認為,高中老師必須是工程博士或藝術家這樣的業界專家,才能建立學生與社會的連結。
自1995年以來,由國際教育評估協會(IEA)所主持的「國際數學與科學成就趨勢調查」(TIMSS)、2000年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主導的「國際學生評量方案」(PISA),以及2001年「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IRLS)開啟國際學術競賽後,世界各國莫不將學生在這些國際競賽中的表現視為國力的展現。
日本1995年在TIMSS傑出的表現,引發西方一股「向東方取經」的浪潮。芬蘭自2000年起在PISA評比一連四屆穩占鼇頭,吸引五十多國教育家前往考察。歷年來台灣學生在TIMSS及PISA數理科表現不錯,而在PIRLS及PISA的閱讀表現不及數學和科學,國際評比結果,推動台灣閱讀政策改革。
今年12月,PIRLS&TIMSS 2011成績同時公布,這一次台灣學生在閱讀、數學與科學成就站在國際什麼位置?
拿到一本書,你可以先這樣看
一本還沒展開的書籍,其實封面、封底、折口便已透露許多訊息,幫助我們認識它。這些訊息足以讓讀者決定接下來怎麼讀這本書,甚至決定要不要讀這本書或這篇文章。
封面:書名(書的名字是什麼?)、作者(這一位作者的作品我讀過沒有?我不認識這一位作者,可以去哪裡找他的資料?)
封底:如何介紹書的內容?如何介紹作者?(是宣傳還是事實?怎麼判斷?)
書皮、腰帶:如何介紹書的內容?如何介紹作者?(是宣傳還是事實?怎麼判斷?)
目錄:可不可以連成全書摘要?與書名一致嗎?
全書瀏覽:這是一本有圖有表的書嗎?難詞多不多?章節之間是否必須有聯繫?可以當休閒讀物嗎?
全書瀏覽,理解效率高
拿到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不要從第一個字,一頭栽入就開始讀。進入閱讀前一定要概覽,目的在確認要以什麼方法閱讀所要讀的文章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