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新趨勢

AI 生成內容工具功能愈來愈強大,閱讀與寫作的價值如何改變?國際素養協會 (ILA) 「AI科技進化中的素養」最新報告解讀,並附與AI協作從零到無限的15點師生檢核表。 AI 時代來臨,孩子還需要學寫作和培養閱讀習慣嗎?(親子天下提供) 「你識字嗎?」 在過去「識字率」是查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和教育程度的最初階門檻,但現在在台灣很少人會這樣問,因為不識字的文盲很罕見了,2024年教育部統計,台灣15歲以上人口中,超過36%擁有大學以上的學位,不識字比率只有1.35%。
記憶力靠天分,有人就是記不起來,只能靠勤能補拙?是真的嗎?一個記憶力零零落落的記者,靠著訓練一年,成為美國記憶比賽冠軍。他的領悟是,每個人都有記憶的天分,關鍵不是「勤」,而是「巧」能補拙! 親子天下提供 有的孩子幾乎過目不忘,令人羨慕。有的孩子卻得幾乎綁在書桌椅上,死K硬記,也不見得能背幾行字。 暢銷作家、也是華頓商學院組織心理學教授的葛蘭特(Adam Grant)在《紐約時報》為文指出,要記得好,「巧」比「勤」更有用。他更以獨立記者福爾(Joshua Foer)的故事為例,鼓勵大家,一個記事情零零落落的記者,在經過一年的訓練之後,竟然登上美國記憶比賽冠軍。 福爾的心得是,每個人都有內在的記憶天分,重點是要用對的技巧喚醒這些天生的記憶力。葛蘭特則戳破常見的記憶迷思,幫助大家以「巧」補拙。仔細看看這些迷思,原來,很多時候我們給孩子的建議,還真的都教錯了
大人忙、煩、累的時候,難免暫時隨手把手機當保母,不過也知道這樣不是好方法。現在有新的研究發現,這樣做的壞處又多了一個:會剝奪孩子練習面對無聊或情緒的能力,長期影響甚至會導致他們情緒失調、更喜怒無常。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長長的假期,或是疲累的下班後,一定有這樣的時候:大人已經很累了,小小孩還是黏著不放,或是大人不得已必須起身去煮飯、接電話、或處理雜事時,小小孩馬上崩潰哭鬧。此時,你是否也忍不住拿起手機或平板,推向小孩,希望換來一點清靜與時間?
非認知能力是AI時代最重要的能力,很難用課本來教。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身教是影響最大最能形塑的力量。 培育非認知能力,應該配合孩子特質,發展最擅長的技能,圖為新和國小角力隊。楊煥世攝(親子天下提供)  1. 非認知能力和智力一樣會遺傳!父母日常就能教孩子 父母的非認知能力,就與智力一樣,的確會部分遺傳給子女;但更重要的是,父母從身教表現出的非認知能力,例如情緒調節、社交能力、態度與動機,不只影響孩子發展出自己的非認知能力,其中自我控制與情緒調節等,更會影響孩子在學業成績的表現。 2.  想要提升孩子的學業表現,認知能力或非認知能力缺一不可 最新的研究發現,孩子的學業表現,非認知能力與認知能力的影響一樣重要。
閱讀在AI時代更重要了,但是閱讀的方法必須改變!日本家喻戶曉的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在獨家專訪中指出,閱讀不是死讀書,重點是培養「非認知能力」。從親近自然中感受到忘我的快樂,才能逃出手機上癮的陷阱。 日本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暢談新書《大腦想要的正確讀書法》。圖片為連線專訪截圖,親子天下製圖。 茂木健一郎——以Ken Mogi之名揚海外的他,是日本家喻戶曉的腦科學家。 今年2月國際書展期間,他的新書《大腦想要的正確讀書法:用最輕鬆的方式讀,找回被網路偷走的專注力》將在台灣出版。 他對大腦與學習關係的鑽研,不只讓他成為教育界與家長諮詢的對象,隨時教大家怎麼學得好、學得快,學得更有意義,甚至也因此兼任起屋久島大空高中的校長。
好奇是很多知識、發現、發明與創意的基礎,但是人們對好奇心的認識,其實充滿了迷思。哈佛教育研究所提出常見的誤解,以及如何教出「夠好奇又不會太好奇」的好奇寶寶。
「多鄰國」(Duolingo)入選時代雜誌的100大影響力企業,一個來自瓜地馬拉的理工男,怎樣顛覆全世界孩子的學習? (親子天下提供) 我們的生活,正深深受著哪些人與機構影響呢?答案不一定是大公司、大人物!
數位時代讓孩子更容易透過網路、電子設備閱讀,但OECD在30個國家的研究發現,電子閱讀養成的閱讀力,卻比不上抱著紙本書的傳統閱讀方式。他們在成績優異的孩子身上,找到如何平衡兩種閱讀模式、累積閱讀力的方法。 (親子天下提供) 研究顯示:電子閱讀不比傳統閱讀
孩子沒有耐心、不願等待嗎?耐性不是天生的,他們更不懂什麼叫做等待,但這是可以學習的。學會耐性、願意等待的孩子,還會更快樂,囊括人生更多收穫。   (親子天下提供) 小小孩沒耐心的時候怎麼辦呢?叫他們要有耐性,不要急、等一下嗎? 但很可能,他們根本不懂什麼叫耐性與等待。大人再怎麼說,他們還是停不下來。
大人常抱怨孩子沉迷於手機與社群媒體,影響睡眠、成長與學習。但一名爸爸把青少年女兒送到不能用手機的學校一年後,發現全家的收穫良多。或許需要反思與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 (親子天下提供) 試想把孩子送到沒有手機、也不能時時上網的世界,回到爸媽們小時候的年代,會是什麼樣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