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新趨勢
社交情緒學習已是近年來不少歐美小學的必修課,更有研究證實孩子情緒處理得好,就能學得更好。台灣 KIST 學校強調課程養成孩子品格力,採取 SEL 融入教學作催化劑,但理論如何在教學現場落地?KIST 實行了至少3年,大人小孩都能感受到變化。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舉辦的2016年國際閱讀教育論壇,邀來國際語言學大師史蒂芬.克拉辛(Dr. Stephen Krashen)談閱讀的力量,克拉辛一再強調,閱讀要是一件沒有束縛的趣事!
孩子升上中年級後,面對文字書興趣缺缺,面對週記、作文都說寫不出來,大人可以怎麼引導?該補習嗎?
升上國小中年級,老師開始給予寫作的作業、任務。每次到了寫週記、寫作文的時間,孩子總是哀嚎「不知道要寫什麼?」歸究主因,就在於「生活經驗太少」,假日都待在家裡玩遊戲,也很少參與家事;談到食物,只知道好不好吃,至於如何挑食材、怎麼烹飪一概不知,於是寫出來的內容平淡無奇、大同小異。
從日常的市場買菜、到假期的各地遊玩,其實都是豐富經驗的方式。光是體驗還不夠,更重要的是事後的分享,鼓勵孩子多觀察、思考,培養對周遭的「感受力」,當腦海有了材料,下筆便不會一片空白了。
讀寫困境猶如一座冰山存在已久,又碰上分心世代,讓兒少讀寫力落差更是明顯。當3C搶走孩子的眼球,我們要用另一種角度看待新世代讀寫力的養成。
OECD的研究發現,3~5歲的孩子怎麼生活與學習,將可以在5歲時預測未來可能的發展。所以教改要提前、學前教育要常常檢討,更重要的是,幼兒學習不是只有閱讀和數學,還要重視社交與情緒技能。
要如何協助我們的孩子迎接新世代的挑戰?數位政委唐鳳接受新書《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作者丘美珍的提問表示,面對變化莫測的未來,心中能容納多方觀點的人,才能對各種出征、妖魔化論述免疫,才能接下未來拋出的各種變化球。以下整理唐鳳第一人稱回答:
許多研究已證實,孩子的閱讀能力將攸關未來的「學習成就表現」,若父母從小跟孩子一起「共讀」,對孩子的大腦的認知發展與語言功能更有遠著的正面影響。但你可知道,親子共讀不只是「說故事」給孩子聽而已,還有極其複雜的關鍵能力需要大人協助孩子發展。
(親子天下提供)
「你們猜猜台灣家長平均一週帶5歲孩子去書店或圖書館3次以上的比例有多高?」幾秒後,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張鑑如接著回答:「只有3成而已,比例真的不高!」而且,隨著孩子的年齡愈小,比例也愈低。
張鑑如曾研究「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的7,000多筆資料,統整出全台2至5歲幼兒的閱讀概況,除了發現家長帶孩子去圖書館的比例慢慢降低之外,更發現每天會親子共讀的人數比例也不盡理想,僅有不到2成的學前幼兒家長會「天天」與孩子共讀,「從不」或「幾乎沒有」親子共讀人數則高達3成。
研究顯示,93%的2歲幼兒天天接觸3C產品,專家觀察,過度過早運用3C的幼兒,容易假性過動。全世界都在推動從零歲開始親子共讀,培育愛學習的腦,用共讀取代3C育兒,要如何做到?
親子共讀其實從零歲就可開始,不僅可提早促發孩子的學習腦,也能讓親子關係加溫。(黃建賓攝)
3C育兒正夯,愈來愈多父母、阿公阿嬤或保母,為了短暫安撫(讓幼兒好好吃飯、安靜搭捷運等),把3C當成解決方法,但後遺症已不斷出現在幼兒園教室和診間裡。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都憂心忡忡。
11月18日「柯華葳教授逝世週年紀念會」邀請教育部長潘文忠與多位學者,延續柯華葳的學術研究和理想,推動台灣閱讀教育的下一哩路。會中有專家指出,愈頻繁進行親子共讀,愈能提升1歲嬰幼兒大腦預測力,促進孩童語言發展。
(shutterstock)
台灣推動閱讀已經超過20年,從2007年起邁入「閱讀2.0」,閱讀教育更看重策略和方法,幕後推手就是台灣閱讀教育先驅、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榮譽教授柯華葳。國家圖書館與清華大學18日共同主辦「柯華葳教授逝世週年紀念會」,邀請教育部長潘文忠與多位學者,延續柯華葳的學術研究和理想,討論台灣閱讀教育的下一哩路,而最小的閱讀推廣對象是2個月大的寶寶。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下稱「匯豐台灣」)長期關心兒童教育議題,今年五月底委請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與親子天下針對全台家有七歲以上孩童的家長進行「親子理財觀念大調查」,並針對教師(超過7成為國中小教師)進行「108課綱─金融素養融入教學挑戰大調查」,於6/16(二)發布調查結果。究竟台灣的親子家庭中遇到怎麼樣的理財困擾?教師們在理財教育上共通的難處又是什麼?該如何從家庭、從學校雙軌入手,幫助台灣的孩子從小有正確的理財觀念,金融教育從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