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新趨勢
數位工具與平台猶如一刀的兩面,讓孩子快速學習成長,卻也可能讓孩子上癮與傷害心理健康。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多年追蹤,找到趨吉避凶的密碼,讓孩子享受數位世界的美好,也認識與拋棄負面思考的陷阱,增進數位健康與福祉。
「小孩必須跌倒才能學會走路」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正向心理學教授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曾因不快樂而研究「快樂學」,思考如何讓孩子走在快樂學習的道路上。此次專訪班夏哈,他也分享家長和教師如何從閱讀及犯錯中得到學習與反思...
人們本來就有專注的本能,只是要專注在一件事上,其實要耗費大量心力,才能抵擋外來刺激。不過,醫學研究家找到腦中控制思考交通的機制,關鍵在身邊是否出現某種刺激⋯⋯
近年知識繪本成書市重要指標之一,英國圖書獎也今年首度頒發非小說類童書獎。在台灣,法政理財主題繪本大獲家長好評,學校老師也鼓勵孩子可多接觸知識童書。《親子天下》邀請專家分析知識童書商機,並請資深老師教你選書原則。
可汗學院啟用 AI 助教 Khanmigo,扮演虛擬蘇格拉底,像老師的多重分身一樣,不直接給孩子答案,而是帶著孩子討論、學習。這並不是要取代老師,而是要讓老師有更多時間可以跟學生互動。可汗還在專訪中透露,預告一年後 AI 在教育現場的情景。
全球15歲學生評量 PISA 2025年加考英文聽、說、讀,其中國中會考沒考、城鄉程度差異最大的口說,被認為是台灣學生最弱的一科,恐影響國際排名。
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先 Google 就好了?孩子們正在不知不覺中學到這個習慣,而且阻礙他們的學習。事實上,孩子靠自己更神,不立刻 Google,往往可以學更多⋯⋯。生活中遇到大、小問題,不知道答案的時候怎麼辦?
「Google 一下!」大人常常在想知道答案時,就直接上網搜尋。而且,孩子也學起來了。Google 大神隨時有解,好像隨身帶了一部無形的百科全書,隨時隨地可以學習。但這看似美好的資源,其實也有後遺症。
您是否常覺得孩子很難專注、容易分心?事實上,專注力是需要很多能力相互配合。如果孩子的專注力較弱,可以跟著職能治療師和特教老師的建議,從遊戲和日常生活中練習專注力。
台灣的國小、國中階段,英語學習較重視讀、寫能力。但劍橋大學研究團隊發現,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比讀寫能力更重要!因為英語口語表達更能訓練邏輯力與數學,未來在職場上機會較多,也更有競爭力。文字、語言是連結個人和所處世界重要的媒介。《世界經濟論壇》在9月8日國際掃盲日(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提出呼籲,除了學習如何閱讀、算數能力之外,「口語表達」同樣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經研究結果顯示,口語表達能力完整的孩子,不只在數理與讀寫上有突出的表現,他們更勇於扮演領導的角色,因此在職涯發展上擔綱要職的機率比起他人往往高出許多。
簡訊好用,愈來愈普遍,卻默默帶來後遺症。你的孩子、學生有「簡訊病」嗎?簡訊病不只有當下的症狀,還有長遠的影響。該如何預防?無論是 LINE、WhatsApp、Messenger、IG、還是簡訊,透過網路、電信的簡短文字聯繫與溝通愈來愈頻繁。進入暑假,孩子可能又比平時用更多簡訊跟朋友聯絡、聊天。美國伊利諾州的中學英文老師施朗格(Alexander Slagg)在教育媒體 eSchool News 撰文,擔心學生的「簡訊病」(Texting Sickness)會愈來愈嚴重。